(公雞)
@Bf109k4
20Friends 92Fans
Karma110.63
Taipei, Taiwan
(公雞)
20 hours ago 1
各位讀者不會以為硫磺島的國旗我只寫一篇吧?

https://images.plurk.com/5ZHGlLdbyO7zBQO9tx31fy.jpg
圖文創作許可運用範圍:
轉貼分享連結、儲存圖片觀看
不許可範圍:
未經授權製作週邊
嚴禁抄襲劇本、改編及改圖
(公雞)
3 days ago 1
我相信所有資深讀者都認識這架機器,所以廢話不多說,今年「萬事通」與「肥肥」又要在奧什科什航空展同台編隊了,住在北美或者今年打算赴美旅遊的讀者,可以開始規劃觀光行程囉。Facebook就算看過東京大空襲雙方視角,【螢火蟲之墓】片中我最愛的還是B-29投彈那一段,4具R-3350的氣勢真不錯。
(公雞)
4 days ago 2
相信各位讀者都看過這張照片了,從這次的新聞可以聯想到兩項議題:
https://scontent.ftpe7-1.fna.fbcdn.net/v/t39.30808-6/482241891_1044363341042608_2516774112187272537_n.jpg?_nc_cat=106&ccb=1-7&_nc_sid=833d8c&_nc_ohc=NmHSqWCA_KoQ7kNvgFhaK5M&_nc_oc=Adg-tQhl8SKWOz1NHKp2qqJum7kravnonzCDzI-qIpZOPPNnJgG_wpYQpjYJputREdT8NJ5GP6SuQ99jzdOBE7Fn&_nc_zt=23&_nc_ht=scontent.ftpe7-1.fna&_nc_gid=KZipdj4NBXBqOweLx1AFSg&oh=00_AYGjfcKz9H_yiuXIU7j6h4-K7chUP5G9QI0AZYS1v6GKwg&oe=67DCA46D
1、警政署把玩具槍當真槍打壓的政策開始收到效果,從執政黨立委、承辦地方政府公務員,乃至中間經手軍職人員,居然無人認得賴總統公開宣示的「境外敵對勢力」的「主力步兵武器」,「不對稱作戰」又向「戰力不對稱」邁進了一大步。
(公雞)
5 days ago 2
國軍軍史教育的缺陷之一:動態與靜態影像紀錄都很缺乏Facebook來看個反例,雖然日不落國已成過往雲煙,但自從電影發明以來,大英帝國軍史上大部分重要時刻都有影片紀錄存放在帝國戰爭博物館。這部短片是1944年8月佛羅倫斯(要寫翡冷翠也可以?)近郊,英國陸軍皇家燧發槍團(Royal Fusiliers)步兵正在逐步推進,M1928A1衝鋒槍有的用護手,有的用握把,李-恩菲爾德步槍還是一次大戰版。皇家燧發槍團當時在義大利有1、2、8、9共4個營,我也沒厲害到分得出影片中是哪一個。
(公雞)
1 weeks ago 3
我們看了兩篇讓人肩膀很重的主題,今天來個稍微現代的:Facebook澳洲裝甲暨砲兵博物館(The Australian Armour and Artillery Museum)正在拆解新進的二號戰車F型砲塔,預計翻修後裝到該館的二號C型上。維修工廠(還是該寫工場?)看起來像間普通修車廠,維修能量卻超越兵整中心的大廠房,後者實在該好好檢討,不然以後艾布蘭五級保養可能都要送回安尼斯頓啦!
(公雞)
1 weeks ago 22
首先,我要為之前用都更當標題這件事道歉。Facebook再者,我也希望各位讀者看看,窮兵黷武,瘋狂兇殘的「大日本帝國」為自己國民帶來的災厄,過了80年後在現代東京仍然看得見一道道的傷痕。
(公雞)
1 weeks ago 3
延續昨天東京大都更的話題:民防在戰時是做什麼的?

警告:以下圖片絕對不要在吃飯時,或小孩用電腦時點開。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b/Tokyo_kushu_1945-3.jpg

日本在窩窩兔期間的民防組織叫做警防團,警防團團員來自超過徵兵年齡的男子。加入警防團聽起來很威,但都更時你要挨家挨戶確定大家都去躲防空洞,開始下M69燒火棍雨時,你要拿水桶接力滅火,等到火勢大到無法挽回時才可以腳底抹油避難去也。簡單的說就是最後閃人,最先葛屁,上圖就是逃生不及的警防團員們。
(公雞)
1 weeks ago 9
相片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
https://images.plurk.com/3lNSSaaWU7hEj0ZDvj67XG.jpg
現代東京都市計畫奠基者

大部分臺灣人都很愛去日本旅遊,尤其是到東京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先進的建築設計與都市規劃,回來後當然忍不住吐槽「華國美學」一番。東京市容之所以如此現代化,幕後推手既非伊藤博文,也非後藤新平,當然更不是八田與一,而是圖中這位叫做寇蒂斯·李梅(Curtis LeMay)的美國老菸槍。
(公雞)
1 weeks ago 4
(請直接點開Youtube連結觀賞片段)
大家都聽過東京甩尾,可是您相信戰鬥機也能甩尾嗎?Flying Leathernecks | A Combat Hardened Veteran | Wa...這片段出自姜文....我是說約翰·韋恩(John Wayne)1951年的電影Flying Leathernecks,剛在臺灣上映時中文片名叫【陸海空大進攻】,現在發行DVD改叫【太平洋航空作戰】,我也不知道該用哪個才比較正確。
(公雞)
2 weeks ago 2
模型是有極限的,除非超越模型:Ingenious 1930s British Engineering: Hawker Hurrican...光靠歷史照片與塑膠模型,很難想像這些老戰機與飛行員當年是怎麼「活」的。所以英國老牌模型製造商Airfix拍了這段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