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 #11月療癒主題~工作 ]
你捨得休息嗎?

我想很多人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
我巴不得不工作,整天耍廢!
但耍廢就等於捨得休息了嗎?

今天要來聊聊『 #休息 』!

#歷歷日常 #休閒 #娛樂 #出去玩
#放鬆到底是鬆哪裡 #身心靈皆鬆
latest #24
休假時間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喜歡滑手機、看小說、打遊戲,
就算無所事事也想舒舒服服地把一整天花掉!
這樣的生活真的很快樂

但有時會覺得,耍廢雖然身體、心情、精神都稍微鬆弛了,
不過身體好像還是無法舒展開來,累積的疲勞也沒有減緩,
心情上也只是暫時麻痺自己,沒有真的放鬆下來,
精神上倒是很鬆弛,但想到要上班就很厭世。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後來想想,
如果我希望保持身心靈的平衡,
那我是否也該練習讓身體、心情、靈魂都要休息呢?

實際練習之後發現自己對休息很小氣,
根本捨不得好好休息XD

以下是看了一些書,還有各種經驗的小整理XD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圖解】一寫就成真!神奇高效手帳筆記術:4色手寫+40種記事提案,教你寫出100分人生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
立即下載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身體的休息

身體的休息,分成:
無所事事的休息(簡稱耍廢XD)
身體適度伸展、運動的休息

但我們一般人的工作應該大多都不是高勞動力的工作,比起過度使用身體,不如說身體容易呈現過度緊繃、姿勢不正確的狀況。

所以除了『降低身體勞動』外,適度的『運動』也很重要!
雖然不想承認,但運動還是很重要啊QQ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無所事事的休息

在《手帳筆記術》裡提到:
月行事曆上,可以先將『無所事事耍廢休息』的日子標出來,
在排計畫時完全避開這天,任何人都無法打擾的神聖休息日!
(書中建議是每個月兩天,但我實在無法

設定每日三重點時,
可以將『無所事事耍廢休息』當作今日的重點。
這除了可以降低無所事事的罪惡感外,
還能明確的告訴自己:
我已經休息了,剩下的疲累感,或許該用別的方法處理。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適度運動的休息

運動的好處實在太多大家都聽膩了,
我也不是對身體結構很熟悉的人,所以就不做贅述。

身體在運動時,會有種能量場也跟著震盪的感覺。
這當然也可以說是運動分泌腦內啡XD

但適度運動對 #脈輪 下三輪的改善滿明顯的,
會有很強的接地感,靈性的學習也比較能落實在生活中。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心情的休息

心情上的休息比較難有普遍的方式,
主要還是與各位在工作時累積的情緒有關。

覺察心情是紓解情緒壓力的第一步,
但我知道這真的是一件有點累人的事情。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保持覺知』說的那麼簡單,
但人一累,就容易麻木(身心靈都是)

所以在體力/精神力不足的時候,
一般人會以「發洩」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心情。

發洩不被需要的心情所以大吃
發洩不被理解的心情所以唱KTV/找朋友抱怨
發洩不自由的心情所以大購物

這些活動都能解決/緩和初步的不舒服。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但這些不舒服的原因沒有被好好正視,
通常就像堆雜物一樣放在自己的內心之門後面。

沒有堆到生活不能自理時,日子就還能過;
一直不處理,推積到影響到生活時,
通常會先開始覺得「莫名卡卡的」、「莫名不開心」,
接著視情況會慢慢變成長期的低落與心情悶悶的。

之前在 #心得回饋其中一篇,有提到
#推開內心之門 的整理,如何使自己慢慢變的不同。
總之心情上的休息,就是要適度解壓縮。

看見自己真正不舒服的點,
才能協助自己的心情慢慢好轉。

覺知就是改變的第一步呀~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靈魂的休息

這就又比心情的休息更加抽象,
我覺得靈魂的休息和「充電感」,
或者說「重拾生命力」比較相似。

當我們在工作時,大多的生命力都是出多於進的。
不談能量交換之類的原因,
光是專注力、創意、精神力的消耗就很驚人了!

所以要適度地補充自己的精神力XD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點在《手帳筆記術》裡的作法是:
每個月安排兩天的「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日』的不可侵犯感,
沒有『無所事事休閒耍廢日』高。

但還是建議要好好履行和自己的約定,
會有種「自己重視自己」的感覺,
這會慢慢培養 #愛自己 的能力。

可以參考和自己來一場約會這篇文章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然你要做任何能量療癒靜心冥想
負面能量的淨化切除乙太負面能量管……等等,
這些都很好。

只需要問問自己:
「我在進行的時後,有充電/重拾生命力的感覺嗎?」

而這個休息,通常也要先有點勉強自己去做,
嘗試了一小段時間後才能看得出效果。
這真的是急不得><
當然,除了這些身心靈圈常用的方法外,
我個人覺得 #學習 也是不錯的充電方式。

學習自己有興趣的課程,
會意外地發現自己雖然身體上可能比較勞累,
但卻有滿滿的電力可以再次回到一般日常生活。

我是一個很喜歡上課的人,
直到現在我還是不停參加各種工作坊、學習課程,
因為在學習中,我的生命力是進大於出的。
(而且還會有成就感!)
--------------------------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做了這件事,反而沒有好好休息該怎麼辦?」
「我這個方法用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換新方法呢?」

我想這是大部分的人在嘗試做新的休息方式會有的心情,
內心不免有些擔憂、疑慮,
甚至覺得『不舒適圈』雖然不舒適,但穩定啊?!
【4-4】歷歷🌟信任這個過程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WgRLeDY5HTmhev7k3xidN.jpg
彩虹卡提醒大家;
在休息上「有捨才有得」。

如果舊的模式已經僵固,且無法服務你的生活,
那何不釋放,並讓新鮮的可能性進入自己的生命中呢?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慢慢練習,
和大家一起練習 信任這個過程
--------------------------
感謝你看到這邊

如果你覺得這個休息的新觀點有觸動到你,
歡迎你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你有些想法或是心情,
也歡迎你與我分享
蒼海一樹苗
3 years ago
適當的運動反而能讓身體更好的休息~最近開始運動睡眠更有效率
jamie1111: 是的~而且心情會變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