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3 years ago
[囧]關公大戰外星人
ಠ_ಠ - 剛剛朋友正好說到,ABO的信息素真的是信息素嗎?以台灣的中文翻譯會是這個詞嗎?若如果不是該用...
在大學的時候,老師/教授都會耳提面命「如果有原文、看得懂原文,一定要看原文」和「如果台灣前輩有翻譯辭彙或台灣社會已有常見說詞,一定要優先使用台灣詞彙」

糾素這漾~~~
latest #121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因為ABO創作一開始就看英文pheromone,或是日文也寫成フェロモン、所以知道這些名詞台灣正體中文翻譯就是「費洛蒙」

補充:不管是日文或中文,都是接近pheromone的發音(音譯)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後10年前其實有轟動一時的「動情香水/催情香水/費洛蒙香水」廣告詐騙,廠商謊稱香水有「費洛蒙」所以噴了可以吸引異性、把妹、閃光會想要 什麼的,這些效果已被醫療或檢驗科學確定是在唬爛
「催情香水」再現!稱可吸引異性 李婉鈺遭當活廣告怒報案 | 社會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kellerlin
3 years ago
儘管對當時未成年的小朋友來說,「費洛蒙」這三個字幾乎等於「費洛蒙」,彷彿講了這三個字,就是「發情」、「騷」、「浪」(死語),而那時候ABO還沒流行起來
立即下載
努力的活著吧,哩哩呱哩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關於賀爾蒙費洛蒙到底哪個用詞正確我也常常搞混
這個我真的超級忘記QQ每次都會被我爸吐槽QQQQ((有個喜歡物理化學的老爹,女兒卻是理科腦殘
K☆
3 years ago
荷爾蒙在體內
費洛蒙在體外
以前小學老師是這樣教的
九命
3 years ago
LilyQuali: hormone 賀爾蒙 和 pheromone 費洛蒙,英文上好像就有差,但是我每次都分不清楚。(自炸)
原來真的是有差的
荷爾蒙體內 費洛蒙體外(有些動物昆蟲聞得到
kellerlin
3 years ago
LilyQuali: 分享我自己的諧音記法

荷爾蒙→「喝」爾蒙→因為是「喝」的所以是在「體內」
費洛蒙→「飛」洛蒙→因為是「飛」的所以是在「體外」

不要問文組為什麼要讀生物跟分生,而且我還被當兩次
kellerlin
3 years ago
pleasegivemeabluerose:
英文…不,應該是看得懂古希臘語,這兩個字就不會搞錯

PHERO是古希臘語外散、散佈、攜帶的意思

不過我不確定HOR-是啥意思就是了,求高手……
cosmathane
3 years ago
kellerlin: =口=,實驗很難吧!!
kellerlin
3 years ago
cwg: 我上幾堂就烙跑了,完全看不懂
cosmathane
3 years ago
kellerlin: 實驗才是本體(不!
kellerlin
3 years ago
講回來,如果一開始ABO看的是原文,那就會知道英文pheromone,而台灣正體中文翻譯就是「費洛蒙」,國小國中就會教到,如果有跟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對岸/隔壁/人民幣地區/維尼國/赤納粹/NMSLAND/媽死國有交流,還會知道對方簡體中文的翻譯是「信息素」
kellerlin
3 years ago
台灣一般民眾使用「信息素」作為專有名詞的比例一直不高(而是抱持中國強的台灣學者比較嚴重),甚至為了避免翻譯誤會,學者或學術單位寧願直接用英文或英文縮寫而非中文,這使得中文譯名很多時候只出現在教學場域跟課本裡,而不是學術研究的日常,所以才會有「學術研究者直接用原文,不在乎中文翻譯」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而,學名、專有名詞的出現,是有歷史脈絡的,比方一群大師討論一翻,要能方便學術研究、學生要好記不會搞混、社會大眾要能接受而且不會討厭、最好還能聽到看到就能猜到這個東西的意思或原文是什麼,所以會出現一些候選字跟類似的字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些候選或類似的字可能在「信、達、雅」(抱歉這邊古典派了點)各有不同優勢,最後人們選擇了某個字,於是這個字變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用語」或「專有名詞」。這就是一些字「被使用」而成為「普遍/普及/普通」的樣態之一,就是人們文化的發展與演變的過程,而且不斷的在改變,也不會停止改變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因此,對語文研究,或是人類學的文化研究來說,我們選擇了某個脈絡的文字/詞彙,作為我們的日常用語或專有名詞,是再正常不過,不需要大驚小怪、也不一定要去糾正或反對的,因為風水輪流轉,如果台灣的翻譯底蘊夠、翻譯環境佳,不需要刻意要求大家一定得使用什麼詞彙才是「對/正確」,大家就會自動回流不是嗎?
kellerlin
3 years ago
社會學對此看法相反,語言就是一種「文化詮釋權力」的戰場,我們選擇什麼詞彙,就等於對該詞彙背後搭載的歷史脈絡與翻譯者投下「信任票」。也就是,儘管很多使用者主張語言是流動的、中性的、有機的、有自由意志或選擇權的,然後在有「選擇權」的狀況下,堅持「非某個字不用(不然就沒有fu)」,反而違背「流動的、中性的、有機的、有自由意志或選擇權的」意思,而強化「我堅持只用這個字」的信任強度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正是一部分人擔憂的,一些創作者不是因為不知道「費洛蒙」所以用「信息素」,而是知道「信息素」是「費洛蒙」之後,基於感情、習慣、賭氣、或是客群、以及許許多多理由,仍然把票投給了「信息素」

而這些人,應該要是對自己文字、文化最敏感的文字創作者(對讀者與觀眾有莫大影響力)
kellerlin
3 years ago
當然也會有許多人嗆玻璃心之類的,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文字是文化詮釋的戰爭,那這種玻璃心言論挑釁也就跟侵略國把敵國國民梟首、或戰利品掛在戰車前吸引衝動的士兵送死一樣,只會讓人知道,對方沒有人性、而自己陣營有笨蛋要優先拿來鋪路堆沙包(死語)而已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一切當然可以沒有惡意,結果卻幫助了文化統戰的收割,我只要你/妳放下戒心,鼓勵你/妳不要去聯想這麼難的東西、事情沒有這麼誇張、都是支語警察跟覺青綠共跟網紅在批鬥在打壓台灣創作者,一旦你相信這些擔心的人都是杞人憂天,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一毛錢,拿走你/妳對文字的文化詮釋權,讓你/妳的文字創作者為我服務
kellerlin
3 years ago
也因為「讓你/妳覺得『信息素』比較好用」這招這麼有效,下次換別的你/妳也會毫不知情的中招,你/妳甚至會自我說服「信息素是ABO原創的,只有在ABO劇情中才能用,跟費洛蒙沒關係」

看英文跟日文的讀者表示:啥?我可從來沒聽說這個說法,況且信息素就是費洛蒙啊???那是中(ry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用NMSLAND的用語,然後說它不是費洛蒙,是特殊的外激素………這是「激素共識」還是「特殊A與O關係」嗎?
kellerlin
3 years ago
當然像噗首偷偷說的噗主,警覺到「自己自動說服自己」,算是很厲害了。文化社會學跟語言心理學的表示:「你/妳必須很有意識(高強度的覆誦跟反省),才能注意到你/妳的日常對話邏輯混亂矛盾跟意義缺乏(講話沒內容)」,文字創作者對語言的敏感度比一般人高,照理來說會更快發現「這翻譯是三小」,看是要避開或改用其他用語,然而……(苦笑)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堅持我們老師的建議「看原文」、「用自己的字」,是比較能避免這種詮釋權被剝奪的狀況,然而在這個案例中,比較麻煩的是「推廣翻譯」的強勢問題。對方比我們早翻譯出來,但我們取巧/偷懶,在沒有檢查、取得授權、或是替換成在地詞彙的情況下,把符合對方文化的「推廣翻譯」當成是自己的創作規則,而也在沒有知會讀者的情況下,開始創作或出版(偷懶用了對方文化的「推廣翻譯」當成跟自己文化共同的東西)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打個比方,B取得A語文章的翻譯授權,把A語文章翻譯成B語文章,然後C在不知道、誤會、或偷懶的狀況下,不看A語文章,而是把B語文章拿來用,但也沒有標B也沒有標A,於是知道A跟B的C語讀者發現後,希望C語作者能夠改成C語,但是指正的口氣不好…於是使用B語創作一段時日的C語創作者就炸裂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也許翻譯推廣的人士一片好心、也許使用B語翻譯文的人沒想那麼多,但文字就是這樣,就是有文化詮釋的「魔力」,就是會讓人覺得你/妳用這個詞就是「替它背書」、就是「妳/你選邊站」的問題,就像當我寫「ばかやろう」妳/你就會遲疑我應該是會日文的台灣人,但寫成「八嘎鴨肉」妳/你可能很難當我是日本人,人們就是靠一個人選擇使用的字或語言,來猜測他/她的國籍與語言程度,甚至是價值觀跟態度。如果引用不同語言翻譯的名詞來創作文章,沒有標明原出處或是引用規則的說明,那麼,就必須接受讀者把你/妳冠上「使用B語創作」的帽子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然講到這裡,最簡單的真的就是標一下自己用的是B語規則,你/妳也好指責別人目洨,讀者也好避開,如果是要靠C語客人吃飯的,那當然還是要改成C語;如果不是靠這個吃飯,那就自己寫爽就好,不管C語客人該該叫也是OK。

若是身為商業創作者,面對肯回應的讀者我還是覺得要感激一下啦,畢竟一般讀者只會默默離開,哪會特地發偷偷說「要是改一改我會更喜歡/不改的話我也買不下去抱歉」呢?
https://images.plurk.com/7yId7FYpoYxPnpj6qpuCCQ.jpg
島本和彥《動漫狂店長2》p.24
天啊我要把這邊存起來!!!謝謝QQQQQQ
kellerlin
3 years ago
LilyQuali: 請別客氣
K☆
3 years ago
每次看您的噗都獲益良多
kellerlin
3 years ago
kaori80793: 拾人牙慧而已啦...其他語言分析的噗也讓我收穫滿滿,都不敢亂獻寶
kellerlin
3 years ago
補充一下:「我用某字,但我內心詮釋是別的意思,難道不行嗎?」

可以,妳/你完完全全可以對某些字有獨特、屬於自己主觀的喜好與詮釋,沒有人能攔妳/你,也不應該糾正妳/你,那是妳/你的自由。

但如果妳/你要跟自己親友或自己以外的人溝通,就會很麻煩,要一直解釋一直解釋、自己翻譯自己的用語、直到對方聽得懂為止、或是在還沒解釋之前被誤解嘲笑、或是覺得聽不懂而討厭跟無視妳/你而已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就是堅持「對某些字有獨特、屬於自己主觀的喜好與詮釋」時,一定會發生的事,以及付出的代價
kellerlin
3 years ago
要維持這種主觀、獨立、特殊化的自我解釋詞彙,必須要有很強的理論背景跟知識、經驗,來說服別人。這也會回到某些專有名詞跟學名誕生或被創造出來的時候,是如何選擇已經有的文字,來賦予新的意義。新詞往往是「再詮釋」的過程,普及的條件很多,但其中一個就是好用或能夠被人認同與接受,並廣泛使用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然而當其他人也會自己「再詮釋」自己的新詞,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多數決「因為最多人使用,所以我用」、「因為最多人看得懂,所以我用」,而這正是(前略)媽死國的拿手好戲:不管一個翻譯好壞,只要我下令所有人只能接受媽死國的翻譯用語跟詮釋,我就能把所有華語圈的用詞與詮釋拉走(使用的人數優勢)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台灣、香港、澳門、其他華語使用地區或民眾,就會直接面臨「要跟自己親友或自己以外的人溝通,就會很麻煩,要一直解釋一直解釋、自己翻譯自己的用語、直到對方聽得懂為止、或是在還沒解釋之前被誤解嘲笑、或是覺得聽不懂而討厭跟無視妳/你而已」因為(前略)媽死國已經規定聯合國跟其他國家的官方用語是「簡體中文(中共詮釋限定)」,所以跟阿斗啊講中文的時候,就會是各種啊砸!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一個詞能夠創造出不同詮釋,那當然非常鼓勵,甚至是「給你錢你快(創)作

但如果宣稱要創造自我的不同詮釋,但其實跟(前略)媽死國一模模一樣樣的時候,大家應該會懷疑妳/你上場是來踢自殺球的
kellerlin
3 years ago
補充:「感情上過不去,初戀最美難道也不行嗎?」

妳/你的初戀也太好操控--呃,該怎麼說,讓妳/你對某個東西迷戀、離不開是有心理學理論的,稱為「制約」(可能同時有古典制約跟操作制約在內)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跟操作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的方法很像,我只要讓檯面上的同人文充滿著「信息素=香香色色肉肉開心美好的東西」、然後日常接觸的教育告訴我們「費洛蒙=枯燥生物課本跟臭臭的汗味」,妳/你就會覺得「信息素才能引起性慾,而費洛蒙我不行」
kellerlin
3 years ago
而且因為看到太多香香文都是「信息素」、也相信大家看到「信息素」會聯想到香香文、也用「信息素創作」獲得不錯的閱覽數與讚賞,所以一旦讀者點出「信息素是費洛蒙」、「不是台灣用語」,就等於破壞了「信息素」給人開心的「感覺」,因此大腦一時之間不能接受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愛」、「性慾」是很原始的「歡愉」、「興奮」,大部分跟性愛有關的創作,都是想辦法連結某個「象徵符號(語言、圖畫)」跟「性愛歡愉」之間的關係,好讓讀者自行在腦內「高潮」,而且這種「高潮」不必物理%%%,就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種特定文字圖片連結到的抽象情緒,若愈是原始生理的衝動,就愈難被打破,如果要特意代換文字圖片,反而會引發加倍的厭惡:因為預期的歡愉跟興奮沒有發生,結果出現類似戒斷症狀,拒斥或遷怒沒有辦法達到歡愉或興奮的任何事物
kellerlin
3 years ago
你/妳的(二次元)初戀、跟初戀感覺,在虛擬娛樂的時代,都是被制約算得好好的,而無可避免的,內化到當代創作者身上,變成就算沒有人操控妳/你,妳/你也毫不知情的複製了這一套「制約連結」,使用「信息素」來連結「香香文」,而對「費洛蒙」感到「陽萎」
kellerlin
3 years ago
沒有這一層連結、不曉得制約問題、或是先使用「費洛蒙」的人,當然就會問「小朋友怎麼都在用(前略)媽死國用語?」、「為啥要硬凹信息素≠費洛蒙?」、「台灣用語很男用難用嗎?」

然後就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不過因為用心理學來解釋就是一翻兩瞪眼,不是社會學那種「來,請開始妳/你的表演」還有一咪咪的機會,所以說,對美好的東西有一點存疑,對別人的疑惑多一點思考,或許才不會自己明明什麼壞事都沒做,結果還變成跟韭菜同一國……
kellerlin
3 years ago
JimHawkins: 自約(打飛
kellerlin
3 years ago
開頭原串的討論愈來愈豐富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後最終講到「要不要糾正?」

基本上
糾正只會有反效果
糾正只會有反效果
糾正只會有反效果
記得這點就好
(偷偷說:hormone是來自於希臘文,維基百科有唷~
A hormone (from the Greek participle ὁρμῶν, "setting in motion")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kid51412: 噢靠,我真是「大目新娘無看見灶(Tuā ba̍k sin-niû bô khuànn-kìnn tsàu)」忘記找維基就好←笨蛋一個

謝謝您告訴我啦,感恩
我最近都直接寫氣味或味道,畢竟在那種當下誰會把這種專有名詞掛嘴邊,而且日常要講別人身上的味道還是性吸引力也不會用到費洛蒙啊,會比較常用男人味女人味或性感之類的吧(不要逃避
狼狗傑
3 years ago
只好再次分享華萊斯以呼應樓樓樓上忠告:
#火爆論戰
阻止網路論戰是困難的,但操作制約仍是最好的選擇:繼續與其他人討論不同主題,不要理會與回饋企圖引人發火的人。
網路心理講義
所以或許破壞制約最好的方式是創造費洛蒙香香的文囉(?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如果能夠用日常用語創作,我覺得還滿有融入感的說………而且以前還有看過什麼「狐狸精渾身騷味(死語)」……不同年代有不同「氣味」,也是很有特色

大家自由創作屬於當代的氣味, 才叫做
kellerlin: 我就是ww覺得寫信息素彆扭但費洛蒙又好像沒聽過,決定走一個不太會講專有名詞的日常路線。然後才發現平常我真的很少聽過有人把性相關的專有名詞像角色設定掛嘴邊的,又不是在介紹香水(劃掉)
不過真的要寫名詞的話大概會寫費洛蒙吧,信息素太生硬了對我來說其實有點難入戲,即使改成訊息素大概也好不到哪去
kellerlin
3 years ago
ccc302: JimHawkins: 創造費洛蒙的香香文也是個好方法沒錯,只是數量洗不回去,所以支持有費洛蒙的創作者(?),也是不錯的選擇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其實我覺得大家明明讀過生物學,卻怎麼好像不曉得「費洛蒙」這個詞的開發潛力有多大……

「這個作者寫的費洛蒙超級野性啊!」
「猶如失去理智的狂暴野獸,發散著警戒費洛蒙,讓大家緊繃到不行」
「就像螞蟻跟隨著標跡費洛蒙的味道前進一樣,若有似無的招募著聞得到的傢伙一步步走入陷阱」
「濃郁的性費洛蒙仿佛是揮之不去的臭味,讓他開始乾嘔了起來」
「董A,新開發的性費洛蒙,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更別提「閾限濃度」、「合成成分」、「腺體位置」、「個體反應」、「受體跟感覺組織/器官」、「效果與持續時間」,每個生物課本上講到的,其實都可以拿來玩自己的設定欸………只是再講下去就人外了
kellerlin: 因為這詞平常就,比較不常用吧wwww不過性費洛蒙聽起來挺有感覺的,いいですね
cosmathane
3 years ago
kellerlin: 翻譯的浪漫主義/超譯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性費洛蒙

當然也可以根據目的或用法講成「求偶費洛蒙」、「交配費洛蒙」、「催卵費洛ㄇ………(自摔
kellerlin
3 years ago
cwg: 生物學名詞詮釋的二創再二創,腦洞大開而已啦
素蝶chou🍩🍓
3 years ago
pheromone - 費洛蒙,資訊素,傳訊素
不知道幫補充找到的資料是否可行?
撇除標準翻譯費洛蒙之外,台灣學術界最常用的似乎是外泌素
kellerlin
3 years ago
kirocio: 感謝分享

只是我自己在學期間從來沒聽過老師或課本寫「外泌素」就是了,都是直接唸原文pheromone,或是直接寫特定外激素分子成份跟英文名字
kellerlin
3 years ago
然後能忘的內外激素名稱跟成份我都忘光了,別找我
kellerlin: “那冷厲的眼神透過螢幕,直射進他心底。恍然之間仿佛又回到了那晚,昭示著慾望的費洛蒙,帶著些許的壓迫感充斥鼻間,如同他本人一樣,危險,卻也愈發誘人。”
試著寫了一段,我覺得可以www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有味道有味道(溢味深遠)
剛好昨天有與親友討論這件事
其實我覺得無法接受費洛蒙,比起信息素的制約,遭遇挫折四部曲(?)當中的拒絕會不會更接近這種心情?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然而,語言最妙的地方,就是如果把海豹臉AL這段轉為簡體,把「費洛蒙」改為「信息素」然後放在網路上給台灣或(前略)媽死國的讀者一起評論,還分得出寫作者是哪一邊嗎?如果可以,那內文就是台灣特有,不受「費洛蒙」或「信息素」影響;如果不行,那表示台灣跟(前略)媽死國不具有辨識度或差異性,而必須要用「費洛蒙」或「信息素」來區分彼此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s1946738520: 對,一旦「知道」就回不去了,但轉換認知也不是個好受的過程(補充解釋:所以我認為問題在「制約」。制約連結愈強烈,轉換時的挫折就愈強烈痛苦,制約沒有這麼強的人,轉換就比較沒差)
台灣很可惜沒提供大量的「費洛蒙」創作給大家耍萌,卻要求大家不要使用自己看得開心的「信息素」,怎麼說都有點苛責......
kellerlin: 你這樣一說我忽然也有點好奇,單看文字的話,能否從文章的敘述口吻來分辨作者為中國或台灣?還是一定得從一些詞彙差異來分?
早期其實都是費洛蒙,但不知道甚麼時候信息素就開始冒出來了...?沒泡中國那的環境,只覺得怎突然好多abo用信息素
kellerlin
3 years ago
s1946738520: 講到挫折五階段,您的反應已經比長頸鹿好太多了
Quick Sand Giraffe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這點我閱讀經驗就沒那麼多了,我只能挑出詞彙差異,而無法明確指出某些內文編排或是寫作風格,是否跟哪種文化有脈絡上的親近性……有研所嘗試用電腦跑內文分析,目前還在看是否能夠用AI辨別差異當然離實用還有好長一段距離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hibariameya: 應該是從華語圈ABO推廣文開始,然後(前略)媽死國開始流行就……

但我不會衝過去糾正或指著別人的鼻子大叫「蠔~嗲~油~~~」,就只是「喔」然後默默繞過而已,如果知道自己在幹嘛,大家真的不需要咄咄逼人

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就放生,反正講了也不會聽的啦
kellerlin: 我是知道在一些口語習慣上中國的語氣和台灣的很明顯有差,像“我覺得吧”、“就那樣唄”、“我怎麼著了”、“姑娘”、“爹娘”,這類聽起來就比較偏中國。另外台灣的中文因為融合了台語,所以會有一些原始的中文(北京官話)沒有的語法,比如常講的“吃飽沒”就是台語的語法。這方面應該也和中國的有差異。不過再多的我也不知道了orz好想重聽一次語言學和聲韻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台灣華語超棒der~自己稱讚自己
語言我只有語言心理學跟文化社會學可以擦邊球而已,求 高人指路嗚嗚嗚
ASSD🌈幻
3 years ago
有些好奇上面提到的操作制約,是指主動使用信息素這個詞會得到可以被操作的增強刺激嗎?
kellerlin: 其實我是費洛蒙派就是WWWW
原來是五階段嗎,看來是我記錯了
kellerlin: 我也是憑大學時的記憶而已。有興趣可以找找語言學概論,聲韻學應該也會涉獵一點。另外華語文學可能也會有。在修華語文學課程時聽到,華語文學與中國文學的不同之處,在於雖同樣是中文,但華語文學是中文經過在地化後,與當地語言文化融合後的創作產物,與以中國本土為主的中國文學還是有差。教授當時說,對中國文學來說,在外地經過在地化的華語文學會被視為“不正統”,為了擺脫這種中國中心的判斷標準,才把華語文學從中國文學裡獨立出來。應該可以就語言在地化這方向去查看看?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serenedark: 是的

我認為在一些網路社群的環境中,主動使用『信息素』會得到正向的回饋,這並不是有一個編輯給予了某些創作者獎賞,而是目前的網路社群就是設計成「使用某些用語的創作者會獲得比其他用語的創作者更大的正向回饋」(比方說更多按讚數、訂閱數、斗內比例、曝光率等),背後的成因可能是創作人數多、比例懸殊而已

我們不知道螢幕對面的帳號是不是真人,但卻相信閱覽數跟按讚數是「真的讀者的反應」,更何況某些社群網站按讚跟訂閱都可以用買的,若我們對此沒有知覺其實也是滿恐怖的事情……
kellerlin
3 years ago
s1946738520: 忘記幾階段的話只要看一下長頸鹿(拖走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感謝解說!
語言學的書我再翻翻看,但聲韻學的書則是很容易有看沒有懂……那個發音好難想像,先找免費線上課程聽聽看

中國文學正統本位的爭議,一直是台灣華語、台語(閩)、客語、台文面對的………帝國霸權殖民(抱歉用社會學角度,我想做語文研究的也許不太喜歡這樣定義,但不這樣講,就很難拉出來與之對立)。從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的角度來看,就會更清楚漢文化霸權對於任何獨立與分離的發展,都是「同化」為目的,因此討伐、貶低、替換、扭曲、接溶或消滅「在地化」,是以帝國統治為本位……

當然也可以不用想那麼複雜,我只是覺得使用正體中文比較有美感而已,而美感不是由效率與科學決定罷了
羊玉aka海豹臉
3 years ago
kellerlin: 聲韻裡發音很多現在的中文很多都沒在用,當參考就好。台語或粵語這種較古老的語言反而保有較多古音。社會學角度也沒關係,畢竟同化這方面是事實吧ww像我媽說過她其實是有客家血統(有族譜紀錄),但她成長過程中完全是閩南語家庭,阿公還超討厭客家人。所以沒什麼喜不喜歡的,現實如此www而且我也不是非常認真在鑽研。
忽然想到,在"有"後面加動詞也是台語的語法,比如"你有吃飯嗎"這樣ww當初聽教授講時覺得是很經典的融合www
ASSD🌈幻
3 years ago
了解了,謝謝解惑,這樣聽起來後設認知的能力便變得相對重要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原來如此

客語也是需要拓展使用人數的語言,雖然說我自己講台語寫台語似乎動不動就煏空,然而自己母語環境能夠多用就多用吧~

懂~之前噗浪語偷偷說的時候,才知道「知毋知(影)?」的用法是台語特色之一,變成台灣華語「O不OK」這種結構,沒有注意就不會有各種新發現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serenedark: 對……意識/覺知到自己為何使用該詞彙,也能更快注意到整個環境的特質與演變,進而理解自己做出的「選擇」

普奇神父表示:覺悟者恆幸福
kellerlin
3 years ago
這邊幫補充「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教育百科
維基中文條目用語不是很順,就先不引用了
猫子
3 years ago
跟台語不熟,但有時候覺很點微妙的接近,廣東話也有「知唔知」、「得唔得」XD
羊玉aka海豹臉
3 years ago
kellerlin: 我媽不會客語所以我也不會orz台語則是超不輪轉,詞彙量和表達能力完全追不上國語;雖然還是國台夾雜的硬講就是了ww
這個也好常見,感覺融合的例子真多啊
瑞秋煠
3 years ago
無關想稍微提一下,小時候聽過「唄」這個語尾好像是台南某地的腔調(說台語的閩南族群),我自己也講得很習慣了www雖然可以理解大部分人會覺得語氣上比較中國,但不一定是中國腔(?) 我媽也都說台語,但沒說台語的時候也常被認作是中國人
kellerlin
3 years ago
nenekomeow: 哦哦原來廣東話也有啊!感謝分享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歡迎大家來體驗第一次講母語就煏空

雖然學語言的時候不能混合用,但是混合語卻是跨文化/族群的日常
kellerlin
3 years ago
anetrlf2: 哈哈,國小有正音班跟朗讀比賽,只要講話字正腔圓就會被嗆中國(後略)人,挖喜正港欸台灣人辣~~~一定很少聽以前外省人或現在中國(後略)人的口音,不完整捲舌又不拉長韻母又沒有鼻腔音的發音非常台灣好嗎?
kellerlin
3 years ago
謝謝都嘛講成ㄙㄟˋㄙㄟˋ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補充一下:「那把『息素』改成『息素』,乍看之下很像,但又不會影響觀看的fu可以嗎?」

不行啦,不要製造新的戰場好嗎......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信息=Message or Information
訊息=Message or Signal

資訊=INFORMATION(專門指定,幾乎不會有其他意思)
資料/數據=DATA(專門指定,幾乎不會有其他意思)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這些創作不會公開也不會流通跟教學,或是在開頭聲明自己的「用字規則」後,寫或打一百萬遍「訊息素」完完全全OK,誰罵你/妳我就幫你/妳罵誰
kellerlin
3 years ago
但是,嗯,咳,認為「改一個字」比較OK,那就有點誤解了之前更多學科的用字脈絡了。尤其是文理醫類組都已經有的科學研究共識用語(非常難得要珍惜),一個字、詞都已經是固定用語,連結的原文也是綁定的狀態下,看到把「信息素」改成「訊息素」,對大一開始就被專有名詞慘電的學生來說,絕對是哭笑不得、一秒出戲的
kellerlin: 台灣的字正腔圓和中國的還是有差www像假設把音調的高低起伏分成1到5,中國的會從1到5開好開滿,台灣腔可能只有1~4或2~4
然後原來信息和訊息是不同的啊?所以要意譯的話只能講信息素嗎?那我還是用費洛蒙好了ww反正味道感也比較重(x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發音差異真的很有趣,很難學

信息和訊息有時候對應回英文或原文會有偏差,它們的交集是「Message」,但中國(後略)「信息」有時會偏向Information,也把Information翻成「信息」;然而「訊息」在台灣不是Information的意思,因為Information是「資訊」,也只會翻「資訊」,雖然pheromone有「資訊素」的用法,但講出來聽成「資訊數」、「資訊束」就好笑了,因為會混淆幾乎沒聽過有人用......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也因為太出戲了,才會看到很多二三類組的噗友誤解「什麼?那不是ABO自創用語?」、「我都腦內轉換成『訊息』欸?」、「有糧就好我都無視......」,這就是一個「明明注意到不對勁、明明自己就是本科生,但仍然自動說服自己的過程。」所以我上面才會說,這是個環境對讀者與創作者的「制約」,必須要很有「知覺」,才能發現
kellerlin: 怕我自己誤會還認真的查了一下資訊和訊息定義確認,愈來愈ww搞不懂這到底是文科的問題還是理科的了
話說,回去翻了下以前寫的abo文,發現我一直以來都只寫氣味或味道。看來我從以前就開始逃避這個問題了wwww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學術名詞的翻譯統整一直都有在做,是跨類組的、學術的基本規格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 編譯發展中心出版學術名詞電子書,歡迎多加利用

在「教育社會學」、「STS(科技與技術社會學)」、「社會學方法論」、「文化認識論」會談到「學術用語的制定如何影響社會」,但談下去會講不完......

只是光是一個新字就有可能有不同翻譯都是「正確的」(指政府認證、有正當性),這時候選自己前輩或師承理論,然後在開頭解釋一下就好,以讀者可以理解為主
Empowerment - 賦權;賦能;培力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以語言心理學的「實用」角度來看「信息」,就會發現這個字映射的範圍太廣,從Message到Information,必須看上下文或寫作的脈絡來確定是Message還是Information。

而台灣正體中文則區分訊息Message跟資訊Information,訊息指片段的資料/數據(data)或信號(Signal),可能有意義也可能沒有意義;但「資訊」是指有意義在內、有目的的整理資料/數據(data)或整合信號(Signal)、或是有內在結構的「資料/數據(data)」,「資訊」是資料意義化、目的化、結構強化的樣態

所以大一就聽老師講說:有整理的叫做「資訊」,沒整理的叫做「資料」,這種簡單的概念區分(只是依據什麼目的整理資料變成資訊的過程與結果還滿複雜的,這要到研究所才會學到了)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也因為在學術中「資訊」強調「資料的結構化」,所以不一定有意義或結構化的「訊息Message」,就被釋放在日常的對話中,變成「留言/留息(leave or take a message)」、簡(short message)、傳(如MSN或雅虎即時通send message),這些「訊」不太可能,也不容易變成「」,因為那是不同的意思,也跟中國(後略)用語不同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如果只想改「訊」為「信」這一個字,就會在實用上造成辨識跟認知的困擾
「留言/留訊息」變成「留信息」、或是比較少用的「留口信(口信是兩邊都已有的用語)」→所以是要用電話還是書信(Letter)留話?
「簡」變成「簡」→簡單的書信(Letter)?
「傳」變成「傳」→是要寄E-mail嗎?

當一個字被綁定,又或是有單獨的意思時,跟另外一個字幾乎是不能等價(共量)的
kellerlin
3 years ago
反過來說,改變「信」為「訊」,可能也會對「信息素」的使用者或閱聽人造成辨識與認知的困擾。如果大家都很熟,當然可以猜到妳/你是不是打錯字、又或是你/妳的用語習慣比較不一樣,其是妳/你指的是OOXX而非●●※※。但讀者或觀眾不是創作者肚子裡的蛔蟲,在沒有看到宣告的狀況下,是不可能知道創作者特地改變「信」跟「訊」的心路歷程,大部分只會「錯字真多」、「嗯!關掉」而已......
kellerlin
3 years ago
從語言心理學來說,就是「辨識不方便」、「認知出現困擾」而已,反而跟國籍、種族、文化關係不大,而是直覺對不到作者電波,放棄、繞過,這樣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同樣也會頻繁發生在跨文化、跨CP、跨粉絲社群、甚至代間(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對話與想法,所以不斷溝通、記錄歷史、跟普及基礎教育才會是每代人不斷的功課,若不這麼做,我們將無共通的興趣與知識語言可以累積,也很難繼續守護紮實的文化底蘊

不過中國(後略)對於反向操作倒是得心應手,不讓人們發展自己的用語、不讓文章評論累積、增加發文難度、打壓普及知識的文章,他們所懼怕跟厭惡的,正好是這個噗在做的......
kellerlin: 原來如此,雖然本就是相關科系,但還是再次真切體認到,詞彙的精確真的是門學問啊。所以如果就意義與結構的完整性由高至低遞減的話,資訊>資料>訊息,而信息有可能指訊息也有可能指資料,得看上下文來分,這樣理解算對嗎?
不過既然不能混用,那信息素和訊息素哪個會比較精確呢?
話說,去上面的詞彙網站查了下,若我理解沒錯的話,台灣似乎也有用信息一詞呢,平常明明超少聽到ww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詞語精確是學術研究的第一關:正確使用學術名詞來表達標的或現象。但就算是碩博班,還是天天要跟世界各國的專名混戰……(靈魂出竅)

資訊>資料沒錯,但我覺得「訊息」的意義就比較彈性,有時候「訊息」指還沒被集合或挑選成為研究的原始「資料(數據)」(比方聊天訊息),有時候「訊息」指可以攜帶「資訊」傳播出去(比方接收訊息)。比起「資訊」、「資料」指涉物件的名詞,「訊息」更偏向指涉「(被)傳送/接收的物件」,而不去強調物件本身的複雜與意義程度……大概啦(心虛
kellerlin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然後台灣一些學科一直都有用「信息」做為專業術語或學術名詞,到底是因為最先使用的人是大師、或是湊巧撞字就不得而知了,若去信質疑或請問某些學術單位,她/他們還會爆氣……加上自己遇過一些「中國強的台灣學者」覺得中國(後略)比較先進好用共同沒關係反正以後大家都中國人所以統(拖走

因此……我上面才建議「不要糾正」,自己寫文章警惕就好,小無名就做小無名的事,讓大師自己處理自己

雖然聽起來很酸,但我有沒靠山,沒辦法對幹,只會被抓去種而已
kellerlin: 原來如此,瞭解!
認同。而且說真的,這種事糾正不完啊ww姑且不論動機,動不動就指著別人挑錯,確實容易惹人煩,對自己想推的理念反而不是好事吧
kellerlin
3 years ago
lazydepression18: 如果是靠這個吃飯的,那用語就會修正成目標客群喜歡的用語,免得大家不買單;如果不是靠這個吃飯,那只要作者跟讀者能接受就好,不接受的就會繞開

另外比較麻煩的狀況是,如果作者用字常常讓讀者產生各種誤會,那可能就要參考編輯/其他前輩/其他作品,看用字遣詞是否跟閱聽客群差異太大,然後調整或標明特殊用字規則
北風颯颯
3 years ago
稍微查了一下abo是什麼,我覺得看到這噗之後才知道abo的話,會覺得abo是螞蟻王國之類的東西不過好像蠻有趣的?
kellerlin
3 years ago
s4norwindthsa2: 如果能夠發揮費洛蒙的生物要素,劇情或橋段的整體設計應該會很有趣沒錯,但主流創不是這個......XD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