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樹
5 years ago
你是那個劊子手嗎?喪命車輪下的動物亡魂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路殺社與綠島螃蟹

2016/12/27的文章,
這篇在講各種路殺與路殺社。
因為有點長,另外開一噗。
latest #22
立即下載
弦音樹
5 years ago
事先提醒,任何有同理心的人,看了這篇大概都會不舒服。
https://images.plurk.com/1iSOfPbNP1vui4RFrh7sea.jpg

您知道嗎?原本在全台灣都可以看得見石虎的身影,
但現在只剩苗栗、台中、彰化與南投才比較多一些些。
在石虎貓貓消失以前,跟機器狼一起好好關心牠吧汪 (・ω・)

圖片提供: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ω✪)(看得很專心)
弦音樹
5 years ago
然後這篇其實沒有石虎,我主要重點放在路殺社上。
弦音樹
5 years ago
摘錄

根據全台灣第一個採用社群媒體記錄動物路死社團——「四處爬爬走-路殺社」的資料,爬蟲類(蛇為大宗)約佔全部路殺比例的40%,後依序為甲殼類(路蟹)、鳥類、蛙類、哺乳類;而路殺地點通常不在國家公園或生態保護區,而是人們群居的都會區、淺山區。

「我家旁邊到底有多少動物?」許多人很好奇,在沒有資料解答之前,有一些熱心的人,主動挽起袖子,開始觀察記錄路死動物。而「路殺社」這個公民科學社團,成為他們互相分享資訊的重要基地,甚至成為保育動物的號召。
弦音樹
5 years ago
這段在講路殺社的起源。
弦音樹
5 years ago
摘錄

他曾計算,在上班顛峰時刻,這條位於山區的聯外鄉道,每小時有近600輛車呼嘯而過,速度非常快,即使輾到生物,駕駛根本都不知道。

為了記錄,郭建政也曾有生死交關的經驗。他描述,每每在山路上看到屍體,總會先把機車往前停到安全的地方,再往回走記錄。沒想到,因為山路實在太窄,郭建政差點被過彎車速極快的汽車撞到。

「那時候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原來那些被路殺的生物生命就是這樣沒有的。」他餘悸猶存的說。
弦音樹
5 years ago
這段在講路殺社的記錄過程。
弦音樹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特生中心的林育秀女士在演講中也有提到,
絕大多數的路殺都是當地居民趕上下班趕回家造成的。
弦音樹
5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S108Pmz2LDZ04RMmuxXpR.png 綠島的螃蟹路殺屍體,這也太... 心痛。
弦音樹
5 years ago
摘錄

綠島生態很獨特豐富。每當清晨與黃昏,環島公路總是爬滿寄居蟹、蟾蜍等生物,路上、樹上也常見台灣特有種「斯文豪氏攀蜥」,就連現在珍貴稀有的椰子蟹,也會現蹤在綠島各處。

但自從20年前,綠島大量引進觀光客後,生態開始變化了。大量生物被路殺,椰子蟹甚至被抓來食用。「觀光客都走後的週一最明顯,你到環島公路上去看,只能用屍橫遍野形容。」

每天早上5點,志工們就會分批到島上各區觀察路殺狀況。「印象最深刻是,在某個下雨過後的週六,雨後許多生物都跑出來透氣,結果那天,路上有上千隻生物死於非命,志工們從早上5點調查到午夜才回來。」林登榮語氣漸漸沉了下來。之後幾年,綠島生物漸漸少了,路上一遍死寂,因為「都被壓完了。」
弦音樹
5 years ago
看了這段超級心痛。
弦音樹
5 years ago
摘錄

事後他將驚悚的路殺照片上傳到路殺社,除了引起了大量社員關注,也讓當地業者自發性與志工開始發起「護蟹行動」。

「我們一開始不知道奧氏的習性,於是透過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找了幾位學者給建議。」綠島護蟹行動的統籌鄭淑芬說,除了邀請學者,他們也到學校宣導,邀請業者來聽演講,慢慢從觀念導入護蟹行動。

努力漸漸有成效,綠島在地的民宿、餐廳、潛水業者都開始自發性的參與護蟹行動。2014年甚至與民宿合作推出「綠島公益旅行」,將護蟹行動與「幫寄居蟹找殼」、「移除外來種」等生態活動結合,讓遊客可以不只是「看」,而是動手救生態。
弦音樹
5 years ago
摘錄

「我們已經融入當地的保育行動了,每到夏天,業者就會知道有人在護蟹,會開始讓客人登記要不要參加,也會自己帶隊過來。」鄭淑芬說,保育的行動漸漸變成一種另類觀光,加上林德恩、呂縉宇等專家會在旁解說生態,也是吸引遊客的誘因。

「有遊客經過會停下來問:『你們在賣這個喔?阿好不好吃?』」鄭淑芬哈哈大笑說,跟遊客解釋護蟹行動後,有的人就會停下來一起參與,有的則是會放慢車速。儘管反應不同,但遊客們都願意為了這些小小螃蟹而付出行動。
弦音樹
5 years ago
這段讓我想到陳美汀說的,「如果大家都能關心石虎,那每個人都能幫上一些事情」。我想我應該一輩子不會忘記這句話。
弦音樹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我曾經有一天下班吃完飯要回宿舍的時候,也在附近的路上壓死一隻老鼠,我有看到牠從一旁的雜草地裡跑出來,但還沒反應過來,牠就死了。

那個輪胎的觸感,我到現在都還無法忘記。

從此之後我經過那個路段都會盡量放慢速度,很怕又有什麼動物因我而死。每次我經過那個路段,我都會想起林育秀女士的演講,說大多數的路殺都是因為當地居民趕著回家造成的,那段。
弦音樹
5 years ago
我好難過
弦音樹
5 years ago
KMN_BOT: 謝謝機器狼(摸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