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在台灣人口減少的過程中,通膨將會成為一個自然且常態性的現象。央行未來直到人口重新增加前將完全沒有任何貨幣寬鬆的理由,並且還要額外以縮表手段來避免惡性通膨(畢竟死人是帶不走錢的)。無論實體經濟好壞,未來央行將只能用縮表和停止縮表來控制物價,否則民眾持幣信心將會崩潰,並且反映在外匯市場上。
個人認為,未來要特別注意利率、貨幣供給量、人口、人口成長率、央行政策方向以及AI普及率。如果央行不進行縮表,惡性通膨可能落在人口急劇減少的時期,估算大約是20~30年後。無論是股市(央行保持寬鬆)還是現金(央行進行收縮),在這個期限前都要準備好,並重視主動收入的重要性:現在長投者似乎很鄙視這點,他們不曾思考過最差、最慘烈的經濟蕭條將導致股市、ETF下市潮,債市降評違約潮,匯市貶值潮,而一切將起源於工資停滯導致的消費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