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等登 分享
"中國不可避免的參與

以國際公共財的視角而言,中美競爭導致國際公共財的提供者角色發生了轉變。隨著美國影響力的衰退,各國可能會遭遇「公共之惡」(Public Bads),即美國提供的公共財不足或低質量,以及成本轉嫁的問題。
這種情況使得中國在處理國際公共事務上的角色愈發顯著,尤其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尤為突出。舉例而言,在羅興亞難民議題上,孟加拉曾積極尋求中國的合作,希望借助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來促進難民的遣返工作。在日益嚴峻的羅興亞人道主義危機中,周邊國家的處理能力顯得有限,泰國、孟加拉不可避免地都希望有個大國提供安全和人道解決的能力,搭便車心態昭然若揭。即使是敵對狀態的軍政府與反抗軍,還是希望中國成為仲裁者,例如曾在昆明主持的停火協議。"被迫從軍的幽靈公民:緬甸羅興亞人遭誘騙參軍,與中國精明的內戰仲裁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