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妮妃雅在總統府的表演,忽然凸顯「天下為公」語言中潛在的男性中心主義沙文主義,一方面是Republic,屬於民、大眾、國家的,另一方面,公就是Male,或男性尊稱Sir。在孫逸仙身處的時代,有參政權的民,確實就是有一定資產的男性(希臘羅馬古典時代也是如此),寫出「天下為公」某方面也貼近當時由男性主導的社會型態。女性成為民,參與政治,也不過是一百年間的事件。百年的轉變,或許還不足以改變潛藏語言中的性別意識,但應該夠我們開始驚覺與反思這些潛藏語言中的刻板性別意識,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天下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