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偷偷說
如果沒有冷戰結構中的國共對峙,金門不會成為白永瑞所說的「核心現場」;但是,對於金門的普通百姓而言,這個對峙卻是第二義的,第一義的是他們的生活本身。

當金門的大小坑道被裝扮成了旅遊景點的時候,當漁民們把當年的反降落樁改造成了牡蠣採收樁的時候,當金門的商家把當年的宣傳炮彈殼改製成刀具的時候,這一切並不意味著金門人忘記了過去的殘酷歷史,但是,金門人確實在以自己的方式吸納和承擔著這段歷史。

當我在金門島中心的後浦繁華街區看到一家名為「老金門懷舊館」的飲食店招牌時,我感受到了「民眾秩序感覺」的含義。這家小店的招牌上畫著很大的毛澤東頭像,旁邊是「毛澤東奶茶」的廣告,下書一行小字:「時代要變,奶茶要變,命運才會改變」。這行字的下方更有一個具體的建議:「來到這兒,請將統獨、藍綠放兩旁,輕輕享用兩岸共治的和平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