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因為裁員的關係我離開了某大公司, 面對茫然的未來, 只知道AI很紅, 那就來試著找找看吧. 3個月的空窗期過去, 終於有一家國內的AI新創願意雇用我了. 當時進去這家公司, 真是不得了, 一家40~50人的新創, 裡面最高曾經有5位博士在職, 其中2位博士要角是從美國回來的, 有一次從他們二人的對談中, 那些AI枱面上的頭人似乎就是以前和他們一起在校園裡做研究的人. 有時也會聽得出他們有那種錯過一波淘金熱的感嘆. 想想也是, 當時是2016年, 距離Hinton用4400萬鎂標出他的新創已經快4年了. Hinton等一群人除了賺到大錢, 也繼續在科技巨頭如Google, Facebook裡位居高位領著高薪, 也難怪他們會有這樣子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