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心得紀錄

結企之後終於有時間仔細重讀大家的主線故事,請容我把散亂的心得跟想法記錄在這串裡。主要是收錄自我流感想的所以不一定要給回應,但所有回應我都會留下來珍藏。

\拉線後歡迎留言/(之後應該會把每個角色的段落獨立成篇)
latest #55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斯普林的故事對我來說很不好讀,但無疑是屬於好的那種難讀。有點像是馬賽克玻璃的碎片,很美,折射出很漂亮的光,但握在手裡又割人,又捨不得放開。講述愛的故事,原生與非原生家庭,親情、友情,創傷與治癒,通篇以一種非常溫柔的方式把殘酷的東西密密藏起來。是屬於那種,分開來讀不太懂,一口氣讀完又會內傷,而且也還是讀不太懂的故事。不過到頭來會覺得無所謂,因為觸碰心靈。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大概是因為我的閱讀習慣比較偏向邏輯嚴明的敘事法,但斯普林的主線敘事很跳躍,敘事者視角會不斷切換,所以跟起來有點辛苦。但我想這樣的呈現有其意義,刻意模糊的敘事視角(她/他、妳/你)讓人更容易把個人的經驗投射在角色身上,也把角色跟角色間的生命聯繫得更為緊密。劇場跟現實的界線也相應模糊,最精彩的是Day 12的大海與流沙,而這也貫穿主線到最後成為反覆出現的意象。
立即下載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其實不太知道能夠寫什麼,斯普林的主線故事讀起來比起小說,有時更像是抒情散文,會在某些時刻毫無預警打到內心某一塊,共鳴某些記憶和情感。結構上,前後呼應的句子和段落很多,很像是美麗織布上交錯的線,也像是反覆的樂曲旋律。

劇團裡的大家都是好人,有時候太好太溫柔了,反而像童話,但也並沒有什麼不好,斯普林這麼純淨的靈魂值得一個最美好的童話故事。好喜歡他們拌嘴的日常,從交易到不是交易,學習怎麼拼字的日常噢。

以下節錄一些很喜歡很觸動的段落: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也許日常生活中偶爾會有像這樣感到疏離的時刻,像是哭的時候被安慰說不要哭,或是聽那些難過故事的時候被提醒說別聽了,多聽些快樂的曲子。

這些都令人感到寂寞。

把難過的故事真實演出來才能不再難過。

Day 12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斯普林檢查了之前發現有機關的金屬桿,吹出一聲長長的笛音,慢慢地會有一百頭羊聚集在這裡。今天的景象會覆蓋過去的記憶,無論是她的,還是團長或老闆的,因為他們不擅長遺忘。那就不必遺忘,讓記憶增加新的意義。

Day 20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她曾經嘗試寄託在故事裡抒發,就像往大海丟,可以防止自己去撿,而海水會包容一切,但她的臂力不夠,一切馬上就飄回來了。

Day 25-2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謝謝斯普林中帶來這麼美好的故事。

謝謝朵中……彷彿被看透靈魂看透心,我在您面前是赤裸的……(給我穿衣服),覺得大家有立體的人物塑造和豐富的劇情架構真的很厲害,個人以隨筆的方式進行,相較壯烈的山稜線,存在打掃房間時偶然碰撞掉落的日記一隅,或許更適合她的基調(絕對不是因為作者對好好講話有障礙(ok

雖然本意確實是不讓現實與舞台分那麼細,但嚴謹的確不是個人強項,與其勉強自己,既然是初次參企,個人就放飛自我,把自己的漫天雜談寫到極致,他她你妳我的故事恍惚之間都可以是自己也有的一部份,就像團長對老闆說,我才是那個你,我其實是你。

感謝各位包容,這是一個可以放鬆邏輯螺絲,只是感受氛圍,在房間窗戶照進的陽光中,與手指滑過紙頁所揚起的灰塵一起,隨著一個小孩子走過三十天的印痕日記。
關於童話,之前跟露中聊到一開始看到設定,看起來就不會有好生活的斯普林,卻是走過於美好的童話風,初期自己也有質疑說劇團的人太好了吧,都不會有背刺一下的嗎?但……就真的是這樣,因為她要走的不是這樣的故事,她追求的不是現實,她想說的是故事。

不是說完全沒有痛苦,也不是沒有一點傷痕,但遇見的人比她自己更珍惜她,成為寶物是因為有人重視,對於現實她可以有斬斷戈耳狄俄斯之結的決絕,但故事給予輕碰線頭就讓繩團恢復如初的奇蹟,故事是掐緊自己脖子哭泣之後輕輕收回的手,日常裡的非日常。

謝謝您的感想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頹廢酒醉身上又有殘缺的帥大叔的背後總是會有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像是那種公園裡會碰到渾身酒氣蓋著報紙在躺椅上睡覺的流浪漢(人家不是流浪漢),如果你願意去傾聽,也許可以聽到他年輕氣盛時隻身闖國外、因為意外少了條胳膊回來,還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之類的。

魯尼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初始魅力的角色,顯見的殘缺讓人一眼就能夠體諒他的醉生夢死,讓人同情他榮耀的角鬥士生涯不再,人生在高潮時急轉直下。只是時日一久,看得見的傷逐漸成為理所當然,人們的目光從憐憫轉為恥笑與輕視。看哪那個人又渾渾噩噩度日了。也早該習慣那樣的身體了吧。人生還是得過下去啊。沒有人看見內心的傷口從來沒能好好結痂過,甚至默默愛著他的馬克也沒有,這是他的悲哀之處。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這份悲哀某種程度源自於他的驕傲。魯尼一直對自己的角鬥士才能引以為榮,即使在失去腳掌之後,競技場仍然是唯一能夠點燃他眼底光芒的所在,所以我們看到他對弗斯圖斯的期許。然而競技場同時也是他的噩夢,他親手奪走許多同伴的生命,也奪走原本有可能健全的身體,奪走有機會與阿妮絲更多相處的時光,所以我們看到他對弗斯圖斯的告誡。競技場是他的愛也是他的恨,是他的一生,前半生榮耀,後半生追悼。他得到一切也失去一切,於是見到震垮的觀眾席,他終於能放聲大笑。

他毫不意外也是個多夢的人。遺憾與追悔會在夢土裡侵蝕靈魂,把美好的時光反覆重置,又會惡意地在幸福的瞬間讓你清楚意識到,你所愛的人事物早已離你遠去。弔詭的是,即使痛苦,你還是願意藉由酒精徘徊在那個世界,因為那裡有你思念的人。在那裡美好的人永遠會存在。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魯尼一直在原地等待。生命當然還有更多的可能性,世界上當然還有其他愛他的人,但這些對他來說遠比夢境還要遙遠。他無法放棄虛幻的夢境因為那裡有組成他這個人的所有一切,而他最大的悲哀是他不願選擇新的人生,但自責與罪惡感又像枷鎖一樣將他困死在現實世界裡。這個角色的塑造不是透過行動,而是透過不行動而完成的。因此火山爆發對他而言是解脫,是最完美的幸福結局。

個人的死亡是孤獨,無人的生還是幸福,我是這麼想的。死亡之所以帶來痛苦,是因為有人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謝謝魯尼中願意書寫這麼一個獨自承受巨大痛苦的角色。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MTVT】魯尼
6 months ago
朵中的文筆太好了,我這個作者可以直接功成身退⋯⋯
魯尼的人生真的就如朵中所說的,永遠停留在過往了,過去有多麼榮耀現在就有多麼落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能夠名正言順的死亡就是最棒的結局了

謝謝朵中的感想,說出了很多我心中琢磨的事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不得不哀嚎我很喜歡妮塞亞的⋯⋯下筆前琢磨了很久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心境轉變,並不是說在她成為了尼塞亞以後,這個角色就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但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又是如此。

我在想性別對於建構一個人的想像有多深刻的影響。也許是因為朵黎娜的核心衝突跟性別有關,所以在閱讀妮塞亞的故事時,那些專屬於女性的壓抑,那些無可企及的理想與志業,從強烈的共鳴在真實性別揭露的瞬間轉變成本質上很不同的東西。這並不是指男性就沒有要面對的課題,尤其像尼塞亞這樣從小隱瞞真實性別過日子的人,或許還更深刻理解到女性的難處與溫柔——所以他能夠同情那些妓女,所以他對小康斯坦丁敞開雙臂,給予柔軟溫暖的懷抱,一如他從小對待奧利弗。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在性別揭露前,我對妮塞亞的理解,是堅韌、聰穎、溫柔而勇敢,是她一刀斬斷異教徒的髮絲,是她甘冒殺生之禍的風險也要對抗著體制,是她在內心想著:「只有站到了掌權的位置,才能改變這一切。身為一名女性,實在太弱小了。」(Day 15)帶著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決絕。這是她最有魅力也最吸引我的核心特質。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但在真相揭露的瞬間,這些為了要抵抗性別這個原生枷鎖而產生的衝突忽然之間煙消雲散。對我而言,此前所經歷的所有掙扎、隱忍,似乎化解得太過輕易。「(⋯⋯)大家都選擇三緘其口,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尼塞亞才是法官的合適繼承者。」(Day 30)讀到這裡我甚至有點生氣,為作為女人的妮塞亞感到忿忿不平,然而尼塞亞卻對獄中的奧利弗說:「法官我來當就好了。」(Day 30)彷彿正確的性別是一切的最終解答,而妮塞亞在這句話裡被徹底否定。(然而尼塞亞就是妮塞亞,我先去跟自己打一架⋯⋯)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想尼塞亞與達克之間的情感已經無須多作著墨,那是超越性別的愛,也是作為法官在莫帝維塔生活著的尼塞亞必須承擔的抉擇後果,而他們最終也得以共同迎來轉世的結局(期待後日談!)。可我的遺憾完全就是奧利弗,他確實做了很多錯事,還有心結尚未解開,但就這樣糊裡糊塗痛失深愛多年的姊姊多了一個哥哥我真的覺得他需要一個心理諮商⋯⋯

我不知道我在寫什麼如果有冒犯尼塞亞中我很抱歉,但我私心很想念妮塞亞I’m so sorry QQ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哇看到朵中很氣憤,就真的好感謝妳看得好認真投入。
其實我也很生氣難過,頂著妮塞亞的身分活了好幾天,最終解答真的沒有別的方法了嗎?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妮塞亞身為一個女性時展現出來的這些特性,可如果繼續讓她保持女性身分,她掌不了權。
其實我寫了一個妮賽亞保持女性的結局,她的父親決定為了她嘗試修法讓女性繼承人可以擔任。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如果沒有火山爆發,修法也不會通過,她繼承不了法官,職位被其他男性親戚奪走,她被迫嫁給某個男性進行貴族聯姻。追根究柢,還是要依靠男人,這件事讓我非常非常反感。所以不得已,為了讓尼塞亞在最終章能夠成為「擁有話語權因此能夠幫助人」的一個人,我還是讓她成為了男性。而我想搞不好最生氣的,是她自己。讓朵中這麼氣憤我也覺得很sorry。
再來是奧利弗,因為時間不夠我不太有機會好好描寫他的心理。雖說大部分人都覺得奧利弗是深愛姊姊,但我的解讀是姊姊是他在成長過程中,願意傾聽陪伴的人,他對她是佔有大於所有其他的情感。不能喜歡她、沒資格喜歡她,所以我要佔有她,我要控制她,我要看到她不幸。這不是一個很正常的愛,甚至可以說是畸形的。而當妮賽亞成為男性,奧利弗對自己想要控制另一個男性的自己感到可笑,心結沒有解開沒錯,可兄弟之間真的會一字一句把這些愛恨情仇說清楚嗎?我覺得男性之間不會。尼塞亞沒戳破奧利弗畸戀的事實,奧利弗就把它埋葬起來,放到現在可能就是:「白癡喔,吃橘子啦。」這樣的感覺吧。
至於讓朵中產生:彷彿正確的性別是一切的最終解答。是的沒錯,這句話就是寫出來讓大家感受到現實的。
尼塞亞把自己女性的過去毀掉,她自己也很痛苦,但事實擺在眼前,不這麼做會更痛苦。坦白說,我這邊取巧讓尼塞亞擁有兩個性別,也是想要展現出這種「性別現況」,同一個人性別對了就對了,儘管到了現今還是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分明女性比較優秀升職的還是男性因為他有老婆小孩要養;男性擁有比較高的薪資或社經地位只是因為他是男性。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不平等。女性是弱者,自古以來都是。但現在的我們終於有能力努力去對抗這件事。
謝謝朵中,love you。後日談就不用討論這嚴肅的性別議題了哈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說盧修斯是莫帝維塔這座慾望之都唯一的清流真的一點也不為過。認真勤懇的馬賽克工匠,每天規律的健康作息,還會把斯普林送的小花放在窗邊對它說話,實在有夠可愛怎麼回事?慶典期間想把自己跟牆壁融為一體,沒想到被最愛捉弄人的露西亞抓到,竟然還可以自然地全身而退超級厲害(倒數30天)。那個解開正義女神的臭味之謎也是一絕,真不愧是務實第一名的盧修斯(什麼樣的人是壞人與臭味的秘密)。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很喜歡盧修斯非常尊重他人這點。無論是面對小朋友,還是聽聞他人的悲傷過往(像是魯尼妻子(Tapas試吃活動)跟露西亞父親的死訊),即使並不外顯,他也總是會在內心認真對待。他的理智展現在馬賽克工藝上,而他的溫柔則是埋藏在日常的小細節裡,像是總是細心澆灌斯普林的小花、看顧它的成長。這份真摯在生命倒數幾天時,更在與斯普林最後的交流裡達到巔峰:「我想春天不一定需要用影子來確認,畢竟今天我見到了春天。但當綠色佈滿這時,我也會在台下欣賞劇團的演出(⋯⋯)」(斯普林的日記),真的很溫柔⋯⋯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在海邊與朵黎娜的相遇是意外,也像是法余馬拉的安排(倒數24天)。那個時間點恰逢盧修斯在工程上遇見挫折,而朵黎娜則是正準備跟鞋匠身份道別,對我來說,是命運精準的交會點。這段屬於匠人之間的交流無可替代,他們找到共同的核心,交換情感與理智如何共同造就藝術與技藝,即使一人要啟程離開,另一人則在這條路上更為成熟,卻對彼此留下深刻的影響。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在之後的交流裡(製鞋的工藝),盧修斯即使不明白朵黎娜因為婚姻而必須放棄匠藝的理由,卻在過程之中習得了不熟悉的情感,對婚姻有了初步的想像。盧修斯的溫柔善良讓朵黎娜對未來抱持了更多希望,也讓她相信即使自己再怎麼改變,盧修斯都能肯定她作為匠人的存在,這對她來說是很大的安慰。總之真的很感謝這場相遇。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然後,與沒有血緣關係的弗斯圖斯。我決定留到弗斯圖斯的心得一起寫。

感謝盧修斯中在這三十天內帶給罪孽的莫帝維塔諸多療癒人心的時刻。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MTVT❱ 盧修斯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先帶著一大包衛生紙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入場)
謝謝朵中對盧修斯這麼仔細的介紹和心得,看到您這麼仔細的閱讀完盧修斯所有的交流真的感動到化為液態(此生玩企劃沒受過如此高級的待遇)!!!

盧修斯這角色是我所有角色中最爛漫的角色,一開始就設定為在城市中是背景般不會被注意的居民,他的故事得像是市井小民的一般生活(結果搞到最後像強迫症患者😂),他的溫柔真正顯現出來就如朵中的觀察是在與斯普林對話時平視對方開始,這個剎那黃金構圖的一點!會讓盧修斯做此選擇的原因多少也和中之我的性格有點關係,應該是說小時候會希望和成年人平起平坐,長大後會希望讓小孩子認為我們之間年齡隔閡絕不影響彼此的尊重。

因此他無論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不外顯的尊重和珍惜,默默的用行為而非語言表達的愛就像銀色的反光,那是灰色但面對光時在閃爍。
❰MTVT❱ 盧修斯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經常在控角時想像著電影或作品的畫面,不太會用華麗辭藻也不擅長,習慣把一切像分鏡稿的方式呈現,這點對於盧修斯來說非常適合。在與朵黎娜海邊交心時,我那時想到一部電影(Youth 譯 年輕氣盛)。追求的道路上不得不正視自己,誤解嘲笑時也有鼓勵欣賞,在這領域彷佛這方面被無限放大後,最後才看到腳下的影子。盧修斯的回覆也圍繞著這項核心的運作,靈感是來自於生活或內在的累積?因人而異,但我喜歡談論這不同時吹著海風心無旁騖,就像好友般愉快的來場輕鬆的討論。

也許是矛盾的見解促成的談論讓我相當著迷,這包含與朵黎娜談論愛情與婚姻,不明白不能感同身受都無所謂,建立於理解與尊重產生具有理念差異的談論就像走在彼此思考與人生經驗交織的道路上,欣賞、介紹後理解其中的差異,畢竟沒有人過上相同的人生,凡事事出有因也讓此變的更加優美。
盧修斯的爛漫並不是情愛的爛漫,不修飾、樸實的真誠與純粹和思考著未來但對人生的出其不意順其自然,像義式電影中在地中海的陽光照在這片土地,陽光產生的暖色並非真正的暖色,那是富含情感的冷色。

不知不覺打了那麼多,開始說話就沒完沒了😂,再次感謝朵中的閱讀!被這樣對待我一邊滾動一邊嘴角上揚, 如此真誠又全面的回饋讓我有更多動力繼續創作,真的相當感謝您!我覺得我不能再打了不然又會爆一樓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以幸運為名的角鬥士,我喜歡這個稱號,某種程度沖淨了競技場的血腥和絕望。和大多數角鬥士不同,弗斯圖斯是真的喜歡站在那裡,享受生死一瞬的刺激、搏命戰鬥的熱血,因為他從小就只對劍與英雄故事感興趣。競技場是他成為英雄的途徑。

也許乍看之下會認為他過份天真,但對於一名十五歲的少年而言,他只是從不遲疑地貫徹自己的信念。雖被魯斯提亞家收養,卻對平凡的生活感到格格不入,從天性上就對規律平實的相反有著極大追求,所以他不作二想地接受生父的贊助,即使最初是為了生母的下落,卻早已在一場場競技當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尤其喜歡弗斯圖斯在競技場因地震倒塌後,與盧修斯進行的關於生死的對談。弗斯圖斯本來就是不太把事情想複雜的個性,對他來說角鬥士是榮耀,在競技場上準備好的死亡與無來由的死亡並不等價,但盧修斯卻問他,有什麼不同?弗斯圖斯才第一次認認真真思考了這個問題。這是他的成長與體悟,同時也是他的天真良善盡顯之處:這孩子竟然從不認為以生死競技為娛樂的觀眾嗜血、殘酷,反倒對他們比起戰死的角鬥士更為憐憫,我真的是覺得他傻得好可愛⋯⋯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他與盧修斯的情誼很純粹,性格兩極,價值觀殊異,但他們心中都將彼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單就日常生活來看,他們甚至沒有什麼交集:競技場與戰鬥是弗斯圖斯的生命,卻是盧修斯極力迴避的地方;馬賽克工藝是盧修斯的志業,弗斯圖斯卻只會閒來無事來搗蛋——然而這背後隱含的是害怕見到弟弟受傷甚至丟了小命,與每天走在鋼索上需要哥哥的規律日子來感到踏實的心情。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他們的生活看似平行,卻心繫對方,因為他們是一家人,是由不同的馬賽克玻璃凝聚而成的一幅完整的畫,是貝利科爾的鎚子也擊毀不了的全家福。

小時候,弟弟在樹林裡救了哥哥,活像個小英雄。長大的過程裡,哥哥不再念英雄故事給弟弟聽,希望他不會再因此輕易玩命,卻無法理解他生命中所追尋之物與自己不同;弟弟單純相信著生父的約定,無視哥哥的勸告,活了自己熱愛的人生,卻也親手扼殺了成為英雄的夢。他們長大了,學會為了珍愛的彼此而離別,在生命的最後,沒有人是英雄,只有滿溢的童年記憶陪伴他們一起。

這是我此企劃最需要來世結局療癒的一對兄弟,謝謝弗斯圖斯中跟盧修斯中手牽手捅到我胸口的刀。大家來生都給我幸福快樂。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終於!從頭到尾重看了一遍主線!克勞蒂婭的結局遠比我一開始想像得來得圓滿。她的角色成長曲線非常分明,從一開始的厭世深櫃蕾絲邊,到最後主動邁開步伐往心愛之人奔去,陪她一起走完這三十天的旅程不得不說相當感動。

克勞蒂婭是完美的貴族女性。這份完美不僅體現在她對外恰如其分地扮演雷比達夫人的角色,更在於她對內也將自我幾乎全面抹煞,那程度我覺得已經是自殘了。她很自愛,或者她自認為很自愛,但其實她是最不在乎自己真正感受的那個人。她從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丈夫、為了雷比達家而活。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她甘願成為雷比達的影子,不是出於性格上的溫順,而是因為她聰明地體認到,在什麼樣的框架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給自己帶來最好的利益。對人對事,她有自己的評判與立場,但從不表態,而是縝密安排行動,巧妙迴避所有可能歸因於她個人的理由,像是面對塞內卡家逃跑的孩子時所展露的那樣(Day 18-19 秘密)。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在朵黎娜問她認為台上演員看見了什麼時,克勞蒂婭回答:「想必每位演員都不一樣吧。(⋯⋯)也有人純粹享受演出,眼中只剩劇本所構築的世界。」最後按下沒說出口的那句:「那樣挺好的。」(Day 11 匠心),相當程度反映了她自己的選擇。無論她有沒有意識到,在她的世界裡,每個人生來都在扮演某個角色,於是貴族有貴族該有的樣子,平民有平民該有的樣子,奴隸有奴隸該有的樣子,男人與女人的分界亦然。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對她而言,背棄劇本去追尋超乎原本身份該有的位置,顯得愚蠢而可悲,因為那絕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當聽見科內莉婭說,總有一天要帶弗絲卡離開劇場,要她當自己的陪讀,克勞蒂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她只配當某人的情婦(Day 20 鳥籠)。而她後來也的確這麼做了,在弗絲卡問她想不想帶她離開劇場時,她給出了誠實的答覆(Day 25-26 自由(二))。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這樣一個在有限度的範圍內叛逆的貴族夫人,被丈夫揭穿以後,原本已經即將回到了自己該在的位置,是什麼、是哪個瞬間讓她下定決心做出改變?臟卜師露西亞捎來了心愛之人的口信,是什麼讓她決定要作為雷比達夫人離開莫帝維塔,還是要作為克勞蒂婭去到弗絲卡身邊?我不清楚。也許是噴發的火山。也許是法余馬拉允諾的自由。也許她只是想久違地換上一雙自己想要的鞋子,大步奔跑、大口呼吸。

謝謝克勞蒂婭中娓娓道來了這麼一個浪漫的故事。對我來說,克勞蒂婭的故事最浪漫的地方不是她最後的告白,而是她終於願意接納自己。這是真正的愛。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最後說點主觀上的閱讀感受,可以作為隨機的讀者樣本參考就好。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花了比想像中還要大的心力重新閱讀主線,經過了一番失眠跟深思,我試著梳理一下原因。這篇小說的筆觸冷調,但成篇綿密的對話裡包裹著巨大的情緒,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必須透過層層推敲才得以略見原貌。Show, don’t tell,這是高明的技巧,但我認為要是能拿捏一下比例在閱讀體驗上會更好。

我在想,要是這是一個劇本,有搭建好的舞台佈景,有服裝、行為、臉部表情等大量的non-verbal cues,佐以目前的對話呈現會有非常好的效果。但以小說為載體而言,我認為敘事可以再更飽滿,讓讀者能在稍有鋪陳的狀況下進入新的場景,像是空間、時間、在場人物,錯綜的人際關係,以及角色的背景交代,都能更好地建立人物形象,協助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我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挫折是我至今仍然無法確定科內莉婭的死因。我相信作者有意識地將一切編織在文本裡,十三名奴隸,她的兄長,凱索的研究等等,關鍵字散佈各處,但要在震撼彈拋下又沒有足夠線索梳理前因後果的情況下,消化大量對話的推進時(情緒堆疊),在劇情轉折反而迎來反高潮,讓我略感痛苦。因為這是最重要的劇情轉折,我其實很難全心專注於後面的故事發展。

科內莉婭是我會想深入認識的角色,她也是為克勞蒂婭的人生帶來轉變的重要存在,倘若未來有機會看到更多她的故事,我心裡的遺憾可能會少一些吧。

我自認是因為邊寫邊崩潰終究沒在那個時刻控制住自己的兩個人格(作者/讀者)麻煩的是我即使認同你說的一切也很喜歡現在的樣子,可能是因為這是我這輩子寫東西最驕傲(甚至傲慢)的一次
我好愛朵中,或許你想要的有一天會實現的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MTVT_C: 真心喜歡自己寫的作品是最珍貴的,每個版本都有它無可替代的模樣,記錄寫作當下的自己,不用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改變
dorina_bassianus: 真的,我好開心(而且竟然沒有被殺到)
其實我今天也被問了一次D22,但我還是覺得那樣就好,當時也確實有保持某種模糊的意識(作者人格)也有保護自己(讀者人格)的意識也說不定⋯⋯
MTVT | 朵黎娜
6 months ago
MTVT_C: 之前有位作家老師跟我說過,我的作品已經展現自己的價值觀跟哲學,也有自己的美學風格,他只有提醒我一些作為讀者可能接收到的非作者意圖上感受。
我那之後就覺得風格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寫作者,需要的不再是內容上的肯定,而是客觀的文學技法的回饋。要是這些心得有給予你一些寫作上的收穫,也不枉我為此失眠了XD
dorina_bassianus: 我以為你會寫得很emo所以出乎我意料,mua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