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7 months ago
[閱讀]《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

作者:S&T OUTCOMES、川口拓

作者川口拓為日本自衛隊危機管理與生存教官,類似主題的書籍大概每隔幾年,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出上這麼一波,這本成書於2019年,也算近期。

書名《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是以如果發生了戰爭,一般的民間人該怎麼做,當然不是去開鋼彈,不過整本讀來,似乎抓不到什麼實感,許多都過於概念性,也許是因為專業教官的角度與民間人士的不同,民間人士要的不是概念,而是明確的守則,不能像指導自衛隊員這種已經有基礎應變觀念的人一樣的內容。

另外就是,這本書將無差別槍手、恐怖攻擊與戰爭等不同威脅放在一起講,能將章節分開來條列敘述應對方式,讀起來會更好些。

紀錄部份實務重點內容與讀後想法。

#Book
latest #6
DarkAsk
7 months ago
外企與使館人員開始撤離,那就是有很大機會開打了。交戰國間也許因為某些政治考量,而有操作情報的必要,但外企與使館的身體是最老實的。

文件、須知、資訊、地圖等資料,先印成紙本,以免因為電腦損毀或停電而埋葬在電子產品內。

緊急集合地點與隨身救急包,在地震頻繁的臺灣應該是經常被提出來常識就不多提。

要避免恐怖攻擊,不要前往人潮聚集場所,但說歸說,這是個不切實際的說法,而書中也沒特別說明怎麼應對,只指出,前往演唱會、運動賽事等人潮聚集場所,要先看清並模擬避難路線。

書中提到比較有意思的概念是「基線(Baseline)」,基線是日常生活的基準。一樣的景象、一樣的聲音或味道,記住這些事物,就能輕易查察覺異樣。如沒看見應該有的事物,或是出現平常不存在此地的事物時,就可能是發生了某種異常,這是迴避危機的第一步。
DarkAsk
7 months ago
遇到游擊攻擊或是恐怖攻擊,基本的行動指標是「Run」「Hide」「Fight」。

第一是先逃離越遠越好,第一時間不需要去觀察究竟發生什麼事,專心逃離。如果無法逃離,下個選項是「躲藏」,將房間關燈上鎖,最好選擇混凝土圍繞的空間,一般的裝飾牆無法抵擋子彈。無路可逃、無處可躲時,只有一戰,使用手邊可以拿到的武器,瞄準頸部或眼睛。

遭遇刀襲,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大聲呼喊,因為刀子攻擊不會發出聲響,如果對方還是高手,致命攻擊後立刻往下一個目標,周遭的人很難察覺危險。

當自己遭遇刀襲,必須拿物品來抵擋,將背包或公事包放在自己與刀子之間做為保護,半彎著手將背包保持在不遠不近的距離,太近失去保護身體的意義,舉太遠則是手臂容易被劃傷。

舉背包時用肩帶或握提往內捲,減少手掌外露部份,以免被針對攻擊持握的手掌。
DarkAsk
7 months ago
恐怖主義分為五種型態:
本土恐怖主義(homegrown):土生土長卻認同海外組織。
孤狼恐怖主義(lone-wolf):不隸屬任何組織的個人或小規模團體,對社會或特定勢力抱持不滿或私怨。
返國恐攻型:被恐怖組織感化,離開自己國家加入組織,受訓後回國發動恐攻。
感化型:透過網路等管道,與激進組織產生共鳴,自行發動恐攻,因非組織性計畫,幾乎無法事前掌握。

遭遇使用車輛的衝撞恐攻,要往左右兩側逃,一般車輛時速70公里,跑不贏的。

收到飛彈攻擊預警,首要遠離玻璃窗,無論是玻璃帷幕大樓掉下的碎片,或是因震波噴進室內的玻璃碎片,都非常有殺傷力。
立即下載
DarkAsk
7 months ago
飛彈落地後,首先要確認自己身體狀況。人體可能因為腎上腺素分泌而使痛覺遲緩,此時如果急著行動,可能會讓傷勢變得更嚴重,例如未發現插在動脈的碎片。

1.張開雙眼,確認兩眼各自是否看得見。
2.確認四肢有無損傷,從指尖開始活動,依次手腕、手肘,也要用目視確認,有時已經失去某部位,卻還是有幻肢感覺。
3.以手眼確認身體軀幹有無損傷。
4.確認頭部有無損傷,不可急著搖晃頭部。
5.緩慢站起,以四肢著地的趴姿、跪姿,最後才是站姿。

「海牙公約」與「日內瓦公約」限制對宗教、學術、慈善用途的建築物,或醫院、教育設施、核電廠發動攻擊,因此在戰時可以在這些地方避難,但大家都很清楚,打急了沒什麼人會鳥這件事。
DarkAsk
7 months ago
到這邊大概是半本左右,但後面的內容太過概念性,而且說穿了沒什麼用處,例如說跟讀者介紹了艦砲壓制是什麼狀況,但,知道了也不能幹嘛啊。

然後也許是因為狀況多變,作者不想斬釘截鐵地說什麼結論,例如在逃離敵軍要選擇撤退路線,列出了走鋪設道路、河邊、砂礫道路與草木茂密道路各自的優缺點,最後說,各有優劣請自行判斷選出最佳路徑,啊就是不懂得選才讀這本書,講完優劣還是不會選啊。

「模糊身體輪廓」是有意義的建議,人下意識的對人類輪廓有反應,因此只要變換輪廓或動作,就比較難被注意到。

具體來說,只要露出頭型、頭到肩膀的線條、雙腿間的隙縫、腋下隙縫等部位,很容易被看出是人類,因此用頭巾蓋住頭部,以手臂虛掩頭部輪廓才探頭窺視,會較容易不被注意。

本書還有其他內容,有興趣的請自行找來閱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