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
(政治不正確幹話)
跟朋友看完《奧本海默》
我:你知道曼哈頓計畫von Neumann有參與嗎,後來他還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工作?
友:哪一個Neumann?
我:發明普林斯頓架構跟提出賽局理論的那個,台灣會翻馮.諾伊曼或范紐曼。
友:那個Neu-怎麼會翻「諾伊」這個讀音?
我:他原本是奧匈帝國的猶太人,如果用德文發音的話就會那樣念,雖然我不確定那算不算德文名,但他的名字用德文直譯的話是neo man。
友:這樣他算是元素英雄嗎?
latest #6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友人是做NLP領域的資訊工程師,然後我的論文要碰模控論(原本還要碰政治哲學,但大綱考時被口委以篇幅過大為由要求拿掉),所以Neumann在電腦科學跟機率學的貢獻對我來說是必讀,友人也常常教我電腦科學的質化知識。
基於友人對我在言論自由議題上的主張的認同,所以各類型的不道德言論、告訴乃論的違法言論跟自我批判、自我揶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少見。
-
其實跟電影主題差很多,20世紀的物理學發展真的非常神速,奧本海默在劍橋待的實驗室是發現電子荷質比的湯木森;當初奧本海默進劍橋之前請發現原子核的拉塞福幫他寫推薦信讓他進他想進的實驗室(但未果),結果到奧本海默那輩就開始在研究核分裂跟核融合問題,20世紀末還有強子對撞機跟夸克理論的出現。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電影裡海森堡講的話幾乎跟他在《物理學與哲學》中對哲學的批評一樣嚴苛。奧本海默在哥廷根大學跟著波恩讀博士之後,波恩問他要不要留在哥廷根任教,當時奧本海默以他想把量子力學帶進美國為由推辭;但後面奧本海默有自嘲道他數學不好,而那個年代的哥廷根大學恰好就是以哥廷根數學學派聞名,這個學派為了解決自然科學和哲學還未漸行漸遠的19世紀末的新康德主義學派最終留下的心理主義問題,所以出過不少有名的學者,從高斯、黎曼、愛因斯坦、希爾伯特跟後來在哲學界大放異彩的Frege、Husserl還有Neumann都曾是那個學派的一分子,雖然叫做數學學派,但在物理學、心理學跟語言學上也同樣有諸多迄今為止都還具有影響力的學說。
立即下載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同時代還有新康德主義馬堡學派的卡西勒跟法國生命主義哲學家柏格森也曾跟愛因斯坦打過論戰。這真的像Wolfram Eilenberger所說的,這時期是《魔法師的年代》,是一個物理學還沒完全與哲學分道而行,相互競爭、吸收、成長最後走向完全不同路途分道而行;像薛丁格跟奧本海默都曾修過哲學,甚至薛丁格在原子標準模型提出後還寫了一本古希臘哲學史去比較古希臘的原子論者跟拉塞福他們的差異。
開水◎無世界漫遊中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順道讓我murmur一下,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中把Sinn跟Bedeutung區分開來,但他還堅稱他的區分不是根據語言哲學;Frege同樣也有做這個區分,我指導認為海德格的書寫來自他對Frege的理論的不贊同,所以要我去讀Frege的德文原典,我希望我有那麼多時間念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