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
以前總是跟同儕抱怨海德格的原典沒有Index,自己翻了一下原典才發現要做Index真的太費工了,因為海德格會自己造字,或把日常語彙當術語用,像最近讀到一個詞“angesetzten”,詞性絕非名詞,但英譯版直接翻成名詞“start-point”,中譯版譯作「由之入手的」,以詞性來說翻譯品質比英譯版好一點;但問題在於這個詞究竟該看作ansetzen(著手開始)的動詞變化,但常規文法裡沒angesetzten這種變型,除非作為第二虛擬式的過去分詞才會出現angesetzt,但仍有所不同。另一種是看成an-(它可以有「某某行為的開始」的意味)+Gesetz(法律、原則、自然法則)的動名詞化,但德文日常語彙裡沒這個單字。
我自己沒有正式學過德文所以不好說,但我指導的德文程度至少是C1也說好像兩個都可以。
但問題就在於,如果要作Index的話要想辦法分析出這個動詞的原型,但它要放在哪裡就是一個問題了。
另外海德格寫作的另一個問題是同名異義詞的混用,像Auslegung(解釋)在《存有與時間》裡是一個有特定意義的專有名詞,但海德格自己有時候也會把它當日常語彙用,例如:「對於……的解釋」就會在非術語的情況下用Auslegung,也就是當行文的日常語彙書寫;那麼在做Index的時候到底要不要把每一個Auslegung都放進去就會變一個問題。
反正我對於海德格的原典不會出現Index已經是預設了,如果出現反而還會質疑編者的學術能力。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