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230706
#日常雜
七月剛開始就好忙。
還沒空整理峇里島的心得。
latest #72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應該會忙到明年吧。
然後就後年ㄌ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Loya_Easuke: 不ww
立即下載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週日跑去地下街買了幽靈偵探和超偵探,然後再去新銳買了親愛的堅尼第二集。覺得這樣的收尾也不錯吧。雖然多少還是覺得有點突兀。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09
看完了《怪物》。是枝裕和、坂元裕二和坂本龍一三人合作的作品。演員表現可圈可點,喜歡逐步揭露真相的過程。劇情本身很簡單,只是在表象之下的,人們究竟如何聲嘶力竭的吶喊與活著呢。而怪物,又是誰呢?或許誰也不是吧,只是和他人不一樣的,終究會被當成怪物。結尾看似光明,卻也哀傷的一部電影。有點像是在剝洋蔥,一層一層的剝下之後,是純潔的感情吧。

也是很日本的一部片就是了。整個壓抑感其實還滿明顯的。也許開頭的火災是個吶喊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要說的話,每個人終究還是有其自身的局限在吧。因此真相逐漸揭露的同時,也會為了他們而心痛。我蠻喜歡這部的。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10南瓜妮歌迷俱樂部 【七月十日】Official Music Video之前在簡單生活節聽到他們的歌後就很喜歡。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11A ★★★½ review of Monster (2023)連結有雷,但片尾曲真的很好。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加堅強。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15女王蜂 - メフィスト / THE FIRST TAKE我通常聽THE FIRST TAKE都是開著只聽歌,但avu-chan這首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實在是太厲害了,讓我整首歌都沒有移開目光。不得不說avu-chan真的……越來越厲害。the first take的版本和PV或是專輯的版本又是不同的感覺,他怎麼這麼辣啊我的天。在朋友介紹女王蜂之後我就很喜歡主唱的聲音,所以犬王上映的時候我就去看了,到現在還是超級喜歡avu-chan。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等下開電視來聽這個版本好了。avu-chan真的好辣喔。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明日,明日,又明日 - 嘉布莉.麗文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在Line的閱讀討論群小道消息中看到有網友介紹了《明日,明日,又明日》,發現是一本跟電玩遊戲和遊戲設計者相關的小說,看了一些書摘就覺得深受吸引。於是在昨天下班時去中山書街買下,今天中午起床後就一路看從下午兩點看到晚上七八點。真的很好看。這本小說我覺得滿出色的,該怎麼說,豐富和立體的人物塑造,也探討了不同面向的議題,主要還是聚焦在身份認同跟亞裔、性別刻板印象與人生種種會遇到的各種,該怎麼說,緣分的錯綜複雜嗎?遊戲佔據兩名主角人生非常大的比重,如果是遊戲業從業人員,應該會對裡面的一些情節有所共鳴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目前看到第四章。其實第一章還沒看完我就篤定我之後會把電子書版本也買下了。真的太喜歡。封面的設計也有它的意義在,不過這要看小說內容才能明白了。並不單單只是拿葛氏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來用。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16
小說看完了。覺得標題的含義很好。
遊戲確實就是能夠無限的改變吧。
明日,明日,又明日——雖然這句是出自《馬克白》就是了。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後段一直在哭。不知道為什麼很感動。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6vdt2CojStAdN6YkSXmNsm.jpg
真的很喜歡。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今天開了《幽靈偵探》來玩。滿滿的巧舟味,有夠喜歡。人物塑造怪的很鮮明,非常有趣。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17
回家路上發現包包破了洞,雖然本來九月就預定要買新的後背包,但現在還太早了。好在家裡還有之前的備用包,還能頂著用。不過常用的那個包不知不覺也陪我好幾年了,是以前跟朋友的Anello新年福袋團買的呢。
丁Tei▽低浮
11 months ago
今年如果有的話就再買一次呀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teipurin: 可是我生日有想買的包包了(舉高丁
丁Tei▽低浮
11 months ago
好耶犒賞自己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teipurin: 開心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KS4vbLkObTDKp6KzQsLd9.jpg
感覺再背下去會出事的破洞。
也該換了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kp1996: 嗯啊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20
和同事聊TGDF第一天某場議程後的感想,意識到雖然知道應該要用體驗服務玩家,或是要從玩家角度設計內容、抓緊核心系統之類的,但只是知道,對我來說,還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作,才能理解何謂「設計體驗」吧。如果只空想,認為「這個設計會很好玩」、「玩家會買單」,那可能只會做出淪為自我滿足的遊戲而已吧。

以此來說,覺得接觸戰鬥這塊是好的,進到現在的公司也是好的。也是一種實務和所學應用的實例。在這樣的經歷底下,才能驗證以前學到的事物。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不過也不全然是因為接觸戰鬥,而是遇到了好的同事們吧。覺得進到現在的公司真的很好。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不過昨天最喜歡的果然還是飛鳥的分享,一聽完整個神清氣爽,我果然還是很喜歡商業啊。即使在某些時候,商業的某些價值觀會讓我沒那麼能接受,但還是很喜歡這樣的研究。我覺得利用KOL去營造聲量這點很有趣,每個不同社群網站理所當然會有不同數據也是理所當然,要怎麼利用各個網站的特性去設計不同的活動,去達成想要的成果,一開始想就會,有那麼點興奮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第一天的活動結束後,回銘傳一趟爬了山,又去基河校區走走。也是有緣,剛好遇到了以前論文的指導教授,和老師交換了一下近況,也問了一下老師最近有興趣的領域,還是覺得,原來我真的喜歡商業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喜歡各種碰撞後的化學效應。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昨天聽到一個我很認同的想法是,一個優秀的作品,如果沒有人知道,那也沒辦法知名。赤燭在行銷上也下了很多功夫,我想這多少也是我對行銷越來越不排斥的原因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意識到以前在IGG的時候,內部和美術的溝通真的非常的糟糕吧。沒有一個意見統合或是共識,團隊的意識其實不是很好。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昨天和老師聊到我覺得KOL的現象很有趣,老師開玩笑說,要不要回來學校念博士班?我說不要吧,不要三個學歷都是銘傳哈哈哈。老師想想說也是,以目前有實務經驗來看,其他學校也會想要我這樣的人吧。有機會的話,還是去國立大學比較好。還有,研究都是先觀察到一個現象,然後去想可能的原因,再度意識到現在的自己也是受到這個想法影響很深吧。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自己的自信大概是在這幾年才逐漸建立起來的吧。
你很棒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kp1996: 嗯,我很棒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230722
我還蠻喜歡《奧本海默》的。整部片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對話,滿滿的對話,用各種不同的對話在推進劇情,讓人了解奧本海默的想法、他的成就與後來經歷的事情。整體來說和《模仿遊戲》有點類似,但也不盡相同。我很喜歡利用靜默和爆炸聲響的對比,與奧本海默躁動的內心聲音。結尾的部分也很喜歡就是了,終究是造成了影響世界的連鎖反應啊。
灰嶽|ㄓㄧ:
11 months ago
然後席尼墨菲還是,好帥。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230723
不過我喜歡《奧本海默》,大概是因為我喜歡看研究者對於自身領域的鑽研和狂熱吧。喜歡為了追求卓越而不斷促進什麼的那種感覺,他們在當時都只是在追求一個夢想而已,而最後奇蹟發生了,即使最後……造就無數的哀傷。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k6Njr0OUW3qQLPrLiWa2k.png
其實也在玩Pokémon Sleep。發現最近的自己真的滿淺眠的,雖然要開著網路和螢幕才能偵測,但這個大概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商業模式和議題吧。另外,如果以遊戲設計來看,它的蒐集和報酬感也滿有回饋的,覺得是遊戲化的一個好實例。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TGDF實體第二天的議程我覺得滿精彩的。早上由《Asterigos:失落迷城》的美術總監帶來關於遊戲主角的設計思路,與和團隊成員間如何溝通協調,然後展現最終角色設計的成果。從如何決定美術風格開始 (使用座標定位這個,在IGG的時候主美也有用過,但最後效果其實不太好),議程中也聊到怎麼和企劃協調,我多少想起在IGG的時候的溝通成本吧,也多少明白美術窗口的工作經驗到現在還是,影響我滿深的。

再來AMD的技術對我來說是炮火展示,展現目前他們在影像處理上的最新技術,與行銷方案的業務合作。下午的第一場我覺得滿有趣的,是講者提出如何和音樂設計師溝通的這塊,以前在開配樂時,我其實腦中沒有畫面,沒辦法好好的想像一個科幻背景的手遊,到底該有甚麼樣子的音樂。以講者的分享來看,更重要的是描述出一個場景、一個氛圍,然後去溝通和協調。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我也很喜歡他們說,不要有過多批判性的回饋,那會扼殺創造力。也很喜歡他們所說的,體會到不舒服的時候,就是成長的開始。而他們說,靈感來自於生活,對我來說也一直都是這樣吧。重點是在感受上。

啊對,第二天的議程除了第一場以外,其他都是英文。發覺自己還是比較習慣美式口音,跟如果講話沒有抑揚頓挫,就會很難聽清楚講者在說些什麼,會很依賴螢幕上的即時翻譯軟體。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再來是敘事設計和AI的議題。這場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場,因為她展現的是自己失敗經驗的嘗試,也提出了他們一直想要試著利用AI來表現各個NPC不同的反應,希望NPC可以更趨近於真人一些。但他們也發現,在遊戲敘事的設計上,玩家更傾向於一個有限制性的發展,而非更自然、更無法掌握的社交互動。在聽這場的時候,我想著的是,如果未來AI可以蒐集到各種社交模型的資料庫,是不是就可以讓模擬市民的互動更真實一些?也能讓敘事型遊戲帶向更遠、更無從預測的發展?

講者有提到《欺詐之地》這款遊戲。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款,它的戰鬥有兩種,一種是單純的武力,另一種就是談判。談判上也分為兩種風格流派,一種是純嘴砲,另外一種是威壓。它把交談跟談判上的風格設計融合得很好,這也是一種人們社交或是互動的再設計吧。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最後是獨立遊戲行銷法則。這部分是由《Among us》的社群總監帶來的分享,基本上以行銷入門來說,是很實用的。比如可以先用SWOT分析去找出自家產品的優劣勢與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從中設計適合的行銷方案,在進行社群推廣時,也能拆解遊戲本身和外部的因素,去發想新聞稿的主題,也提到推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各階段喚起玩家的注意。對我來說,這些就是理論和實務的結合吧。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即使在怎麼透過案例研讀,終究還是有點高空吧。昨天看《奧本海默》時,也有實務派的科學家說,理論終究是有侷限的,再怎麼用公式計算,仍然需要實際應用才能證實甚麼。在學校學的是理論,在社會中經歷實務,將兩者驗證結合映照,我想我意外的喜歡這樣的過程。包含現在對自身的時間跟排程管理也是,或是核心策略的設計也是,我一直記得策略管理課堂上所讀的哈佛商業期刊的文章,提到要抓緊核心,去針對公司和事業群做延伸發展的這個概念。所有的策略都該緊抓著核心,而非不斷的發散。而販售的是體驗這件事,即使以前在課堂上有學到服務本身是種體驗的販售,也是在當戰鬥企畫的這一年多,才更有所感吧。以前只專注於研發上,即使有下去玩,但我也沒有深入地成為一個真正的玩家,也沒有去問或是去拆解自己的感受,我想這多少是我的局限吧。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聽第一天遊戲策略循環設計的議程時想到,如果我沒有成為戰鬥企劃,沒有深入理解玩家想要玩甚麼樣的戰鬥,或許我也會成為一個只會依照自身想像設計體驗的企劃吧。重點應當擺在體驗上,我也是現在才更能了解,我們要如何去想像玩家的樣貌,從而設計出適合TA的遊戲。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剛剛把《幽靈偵探》玩完了。我果然還是很喜歡巧舟的劇本跟人物設計,這款的美術我也很喜歡。雖然色塊很單純跟簡潔,但把整個世界觀的調性很棒的烘托出來。劇本的翻轉也很有意思,並不是走本格推理,但我喜歡裡面傳達出的溫柔情感。雖然謎題的部分是容易的,關卡設計上我個人是覺得還滿有特色,雖然不是那種會讓人眼睛一亮的設計,但我還滿喜歡。不過最好的應該還是人物間的情感和故事的發展吧,我真的好喜歡巧舟設計的各種翻轉和詭計。不過故事感覺還是留了點尾巴,沒有完全解釋完就是了。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剛剛看完了《芭比》,芭比海默成就達成(?)

其實本來沒有打算看,是在FB投放看到這部是反烏托邦片跟一些台詞,今天才去看的。看完覺得這部娛樂性十足,應該算是喜劇片,在議題的方面我覺得滿點到為止,但呈現方式滿有趣,有好好利用芭比這個產品本身的特質去呈現。

想想小時候我也有芭比娃娃呢。雖然總歸來說我還是喜歡奧本海默一點,但芭比也是滿好看的,我喜歡對於現今社會的諷刺與反轉就是了。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以上連結都有雷,斟酌閱讀。
難怪你常常睡不太好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kp1996: ????
灰嶽|ㄓㄧ:
10 months ago
kp1996: 喔,是在說sleep的紀錄喔
嗯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