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latest #27
掰噗~
10 months ago
有這種事!?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先說喜歡的地方:
.前半段組隊時把科學家的學術網絡拍得很像有個secret network的諜報感(←很諾蘭的部分)我個人純粹覺得既親切又快樂,很有一種看2.5次元舞台劇的興致(欸……
.先看到光再聽到音爆的時差意象多層次發揮(雖然中後段用得有點太滿)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然後是,也不是討厭但還在思考的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主創對歐本海默這個角色有偏愛,大多數時候選擇大敘事地合理化他的選擇,也就是,極少真正地去質疑他——不是從有惡意的外部,而是從內部。(唯有妻子琪蒂最後戳穿歐本海默「讓他人任意抹黑只是想得到應有的懲罰」倒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全新視點,只可惜一閃而過,未被繼續著力)——所以我反而感受不到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只是看著他承受所事情,然後我單純地「不理解」這個人真正的驅動核心是什麼,彷彿我成了躺在床上失眠的年輕奧本海默思索著所有異音的關聯性。但難道它們能被還原成一個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輪廓?如果目的是這個,那電影使用這種主旋律(對天才匯流一時形成歷史標的的狂熱)是否根本性地悖離描寫小人物的可能呢……
立即下載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倒不如說我全否定大敘事或主旋律,前作《敦克爾克》在操作上的優秀之處於我來說,就是一直到最後的最後才讓主旋律收割小人物敘事,像是一次滑順地變焦,讓觀眾最終回到「現實的後見之明」中,以此反向加強了方才的沉浸錯覺。對比起來《奧本海默》全片在大v.小的觀點上像是瘋狂切換焦距,且沒有讓雙方勢均力敵以形成張力夠強的對拉,所以應該絕大多數人就還是自然而然倒向其中一邊(大敘事)吧。(吧?)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也宛如遲來的音爆一般,我現在在想的是……這題材真有需要讓諾蘭來拍ㄇ(炸裂

複雜地呈現多方觀點和角力的文戲(但依然高明地暗渡陳倉自己的觀點)這種片有更厲害的人會拍,我怎覺得諾蘭來拍只會暴露很多……額,他不是那麼擅長的部份……
(唉我不知道,還是說這種片才能讓大眾覺得是中立的?唉我真的不知道)
Ruby🪐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雖然故事是從奧本海默出發,但我不太覺得電影有中立的意圖耶?倒不如說這位科學家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就是人類複雜性的一面,再加上電影最後那句台詞,我覺得奧本海默明顯並非無辜
但如果不是諾蘭,這個主題可能又會被拍成主角、小三跟妻子的濫情片,步入過去好萊塢拍科學家傳記的囹圄@@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shosanna: 我自己對「中立」的定義是……我覺得很「正史」XDDDDDD就是「一個製造原子彈的人並非無辜」這種結論本來就很主流XDDDDDD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kittyli1213: 我在想的是,如果有一個右派的艾倫索金……(雖然光想像就覺得有點火大LOL)
太令人火大了吧XD故事直接大肆宣揚美國製造核武的合理性,順便狂臭俄國跟不投降的日本XD
Ruby🪐
10 months ago
諾蘭確實從來沒有提供過什麼超出安全範圍的價值觀XD(我想大家進戲院也沒有如此預期XD)怎麼說呢,我覺得電影有拍出其私人生活狡詐且虛偽那一面,比如上面和樹提及、以及琪蒂另一句「你自己犯的錯,不能因為結果不好就要別人同情」(大概是這樣?)雖然不多,但我覺得還是他人格的一種對照,但有趣的是這也未必和他最後研究出原子彈有什麼關聯
要非主流,可能只能往《廣島之戀》那方向(?)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我的感想綜合起來很接近波米說的「現在的光譜已經左移了,哪怕你站在原地不動,那你也是右」,但我不是在女性角色塑造的方面,而是在整體價值觀的方面有這種感想XDDD
但這可能也是很相對主義的感想就是ㄌ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kittyli1213: 哈哈我相信右派索金(?)同樣是聰明的,會做得更低調滑順,甚至有可能捏一個自稱自由派但「中立理性」的主角來做平衡(就跟他在《The Newsroom》裡玩的那套一樣),但終究他也是個憧憬菁英大敘事的人。(只能說跟他站到同一邊會蠻爽的,我近年逐漸認知到索金是我的guilty pleasure......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shosanna: 我好像沒有覺得...歐本海默的私生活有被拍得夠虛偽XDDDDDDD我有意識到的地方都被輕輕放過了——例如薛瓦利埃初次暗示要向蘇聯輸送情報的部分——那整場戲的質感我都彷彿能聽到主創越過角色來跟觀眾溝通「欸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不對/危險的吧?」然後,奧比只是順著這種「常識/可想見的不安」婉拒了,因此他依然沒有挑戰觀眾對他的認同,且背後驅動的「常識」又是所有觀眾對於日後美蘇冷戰的後見之明……層層疊疊之下我都快看不到角色本人了,這樣的感覺。
我上面寫「沒有讓(大小敘事)雙方勢均力敵以形成張力夠強的對拉」的意思比較像是,如果奧比對自己的私生活「為何如此」沒有夠強的主見,那在這部電影的論證結構中就注定會成為被吞吃的一方……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奧比疑似出賣他人給帕什那段是我難得覺得有在挑戰觀眾對他好感度的部分,但靠的與其說是他個人對此有何考量及決斷,倒不如說是帕什的步步進逼才反映出奧比的窘境。
那場戲我體感是蠻不錯ㄉ......但就不是很有延續。
Ruby🪐
10 months ago
蠻理解不滿透過「觀眾的想當然爾」來驅動劇情這點(我不太愛《史賓塞》就是因為如此XD),但可能諾蘭描述的奧本海默對我來說不是這樣?總之我覺得他的人物動機在層層疊疊敘事之下反而耐人尋味XDD
不過這樣一說,突然很想看保羅許瑞德拍奧本海默(???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保羅許瑞德拍奧本海默感覺會蠻有趣!(我說不定因此更能接受他ㄉ宗教觀(?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補個讓我看得心花怒放的一瞬間:
奧比和瓊第一次上床時提到一些心理學mumble jumble,然後奧比說起他就學時曾想毒死他老師的事,還說自己其實挺喜歡他。(然後瓊好像說找人上床八成可以解決這問題?(還是他們不是在說同一件事?lol)..........後半段某處有個英國人投書對原子彈的憂慮,旁人說出名字(就是那位老師)後,奧比腦中浮現的是老師咬下水果的清脆聲響。
我就問!!!!!這是在幹嘛!!!!!(到底在胡亂聯想個啥)
真要說起來這兩段真的相當地耐人尋味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15 《奥本海默》首映分享&版本指南我還在想波米說的影帝級客串到底是蓋瑞老人還是凱西艾佛列克 類比到茱蒂丹契感覺就是前者,但我其實對後者的部分比較印象深刻……
新新
10 months ago
我看到 ending credit 才發現老人,對雷米也蠻印象深刻
Ruby🪐
10 months ago
我有認出老人&我猜波米是說他,凱西的戲份微微多一些(?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雷尼尔 on Twitter喝垮⋯⋯
派對咖和樹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BBC在2020年推出的podcast節目,也是以爬梳原子彈的製造為主題,The Bomb很有趣的是這系列節目以Leo Szilard 而非奧本海默作為一系列連鎖反應的開端。Leo Szilard是芝加哥冶金實驗室的負責人(就是雷米旁邊那位)⋯⋯這樣他的地位也被邊緣化的太嚴重了ㄅwwwww
蒔雨。布穀町寄攤C26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老實說我對曼哈頓計劃的第一印象是來自《別鬧了費曼先生》 這部費曼教授的自傳(rofl) (就是三位一體試爆的時候不戴墨鏡也不背身,堅持車玻璃就夠了的那個白目。
這部自傳有提到一些曼哈頓企劃比較瑣碎日常的部分,跟理論物理組的一些內容。畢竟主角是奧本海默,核心會圍繞在以他為主體的事件上也無可厚非啦,不然當時曼哈頓計劃裡面滿滿一把都是當代有名的科學家,全部都要照顧到也太難了(而且觀眾也沒耐心)
(哦對了費曼是被奧本海默那個做加速器的大學同事威爾遜推薦進去的(電影好像翻威爾斯?)
派對咖和樹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 電影《奧本海默》在片尾字幕中刪除了 DNEG 這家唯一負責視覺特效的公司的127位工作人員的名字,同時宣稱該片主要使用實體特效而非 CGI。
• 電影的行銷策略和 Nolan 的訪談製造了一種「零 CGI」的神話,並美化了實體特效的使用,而這些特效在某些情況下比 CGI 更環境破壞和不真實。
• 視覺特效產業正面臨著剝削、低薪、長時間工作和缺乏來自電影製作人和片廠的認可,尤其是在 peak TV 和串流大戰的時代。
via:葉郎
天啦嚕~~~~~
Ruby🪐
9 months ago
特效人員真的好慘QQ
電影CG 30sec,低下忙活三個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