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最近的思考紀錄,很個人的東西想到什麼就慢慢打。
latest #8
托爾
1 years ago
是什麼動力在促使我們前進呢?〖大寶的通靈日記〗聽到這個分享,開始思考我對這件事的感覺到底是什麼。
其實我有意識到自己利用焦慮或恐懼作為自己的動力,只是我之前似乎並沒有把這當作壞事。確實因為過度焦慮讓身體有些不健康的症狀,濕疹啊火氣大啊從幾年前就開始有,一開始的時候最嚴重,當時中醫跟西醫一起看,一邊擦藥緩解急性症狀,一邊吃藥調理身體,中醫也有說火氣大主要是因為沒辦法放鬆,失眠也是無法放鬆的症狀之一。我也知道根本上這是要從內在調整,單純靠吃藥是沒辦法根治的,這幾年無論心態跟生活習慣都有慢慢調整,逐漸改善中。就算是這樣在這一整個過程中,我也沒有完全把自己焦慮的源頭當作壞事,主要是覺得不要「過度」焦慮比較重要。
托爾
1 years ago
回想起來為什麼是這種想法,就要把時間線放更長來看。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抗壓性很低的人,主要原因是面對過高的壓力我的第一反應是直接放棄、擺爛&逃避,對我來說高壓不能成為進步的動力,所以也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選擇不作為不知道自己在幹麻感覺麻痺毫無追求的時期,當事情走到一個極端過度,才有致死地而後生的感覺,到一個轉折點開始覺得比起害怕做不好什麼都不做,還不如做很爛但至少有做什麼,因為一直逃避實在太空虛太痛苦了。深深體會到這一點之後才開始一步一步的去找尋可以累積的東西,用「總而言之先著手去做」這樣的心態開始,漸漸累積對自己的信心跟肯定,因為無論如何都比什麼都不做好所以就不會讓自己有失落的餘地了,用這樣的方式自我鼓勵。
托爾
1 years ago
在這個階段,我的動力來源就是焦慮跟恐懼,因為害怕再度落入那個毫無意義空虛度日的泥沼,所以抓到什麼就要不斷往前不敢鬆懈下來,好像不工作不做事就會回到當時的那種痛苦中。但是對我來說我很感謝,很感謝能擁有可以讓自己再次前進的動力,就算這個動力來源是焦慮,就算是被恐懼追著跑,至少我再次學會怎麼走路了。用焦慮作為動力前進對我來說是一個過程,我不會去否定它,不過累積到一個階段後,或許也可以轉換心態用另一種能量來源作為「原動力」了。
立即下載
托爾
1 years ago
用熱情跟喜愛作為自己的動力,聽起來是多麼理想化的事情,但是為什麼人常常無法理解跟體會這一點,為什麼必須依靠焦慮作為自己的動力,總覺得最近好像漸漸可以理解這一點了。
熱情跟喜愛是很內在,跟心以及情感連結的東西。熱情跟喜愛要有足夠的能量作為前進的動力,這樣的心靈必須是很敏感的,但是由於感受力強,敏感的心靈同時也脆弱容易受傷,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太容易受到傷害跟打擊,往往會學習拋下感受讓自己堅強起來,好度過內在脆弱的時期。這也是因為在年紀小的時候,對事情的理解還不夠多,沒有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為自己發聲跟保護自己,只好建構某些價值觀保護自己,但是成長之後,當有足夠的能力去處理自己面對的事物,好好照顧自己保護自己的時候,或許也是時候再次允許內在重拾感受了。allow yourself to be vulnerable
托爾
1 years ago
對我來說是這樣,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對事情感到很麻木,很難被感動沒辦法去喜愛,那種自然的被什麼事物吸引的感覺對我來說非常的困難,但是回想起來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封閉,變得沒辦法去感受很多事情,或是說拒絕去感受直到忘記怎麼感受,這件事對我來說相當切實深刻,也很長一段時間搞不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不過現在似乎抓到一點端倪了。
托爾
1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fzFAmeEQRqySa0sC1EgVi.png
允許自己脆弱是什麼東西感覺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明,google了一下看到有很清楚不錯的解釋跟建議了貼在這邊分享,來源:How to Be Vulnerable
托爾
1 years ago
光是允許自己慢下來這點就會對世界觀產生很大的改變,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這個過程也蠻可怕的因為會感受到自己內在的不安定跟混亂,必須去面對那種無力跟恐懼感,可是如果可以去接受它的話,感受力就會漸漸回來了,不是只有可怕的感覺而已,讓自己感動、能夠產生共鳴被觸動的那些感覺也會漸漸回來...好像是這樣,我覺得是這樣。
托爾
1 years ago
也喜歡上面那個「允許自己脆弱展現的是你的勇氣」這個說法,脆弱不代表弱小無助,而是需要真正的勇敢才能做到的事,有勇氣去面對可能受到的傷害,有足夠的信念跟力量去相信自己可以治療、解決跟度過可能的傷害,才是真正的成熟跟成長吧,雖然說本能的不想要去面對那樣的壓力,但是只要能意識到這是自我成長的一部份就會想要好好慶祝跟慰勞自己一番。
還是要說拒絕去感受的自我保護並非毫無意義,如果身邊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持自己,也沒有必要展露自己的脆弱,但是如果意識到自己有成長了狀態跟環境跟以往都不一樣了,或許就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面對看看世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