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2 years ago
小安老師昨天晚上的直播 從 1:18:07 開始,從台語&台灣國語的配音設計跟社會印象延伸
latest #33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段話題的起源:童話透中島的留言區戰場(?

牛奶哥的老鼠老師腔調超可愛的~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那個觀眾帶起的討論核心焦點在於選擇使用台語腔國語教台語是不是歧視

我覺得自己的觀點跟這場直播聊到的滿不一樣,或是說,我的焦點更在於為什麼台灣國語腔調的角色好像注定是草根形象&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為什麼台灣國語腔調的角色好像注定是草根形象&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那個人的表達方式很負面,但我大概可以理解他的感覺。可能做台語推廣的人多少遇過一個問題是,台語&台灣國語的角色在主流媒體上幾乎注定是要扮演草根、親切、偏丑角的感覺(例如花媽、兩津等等)。透中島會選擇這樣詮釋老鼠老師的聲音應該也是因為這樣:想讓他親切可愛,以增加趣味度。

之前大馬老師上節目也說過,你不可能給予一個要談戀愛的帥氣角色台語腔的口音。我那時候就一直很在意,為什麼不可以?「台灣國語腔調」這件事情很限制戲路,這是因為國民政府長期塑造「會講台語=沒文化」留下來的影響。

像我之前有時會跟人提到我很期待台語配音的戀愛遊戲,大家都以為我在開玩笑或是指惡搞作品,但沒有,我是認真的QQ 但我可以理解整體市場接受度還是很低QQ
立即下載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想一想覺得,台灣國語/台語這兩件事情好像應該需要分開談?有可能「台語」的社會形象已經漸漸比較多元了,但「台灣國語/台語腔國語」還是沒有?

回顧起來想跳脫「台語=草根」的作品其實很多:像是《阮劇團》演繹莎士比亞的作品、都會愛情的台語劇《若是一個人》。台語劇《苦力》裡面也有都會年輕人談戀愛的劇情。另外有聲漫畫《守娘》跟《採集人的野帳》也是在這件事情上努力。我自己會覺得更多台灣歷史背景的作品若受到更大程度的社會關注,或許能夠幫助翻轉那個刻板印象,因為日治時期的年輕人&知識分子確實都是以台語(或日文)為第一語言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關於那個戰場(?),溝通技巧的部分
https://images.plurk.com/1VL557ZCHwsSr732h7Zhyh.png
其實我覺得如果那個先生不是講「為什麼一定要」而是說「要不要試試看」用不是台灣國語的戲路去詮釋這位台語老師(然後不需要定調這個選擇是否為污名化)

或許就能開啟一段溫馨且有意義的討論,而不是大家開始戰到底什麼叫做歧視&什麼叫做污名化。大概吧。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eJmHciS2PF3TxTfSdW8Ns.png
這個留言的觀點也很有趣欸,幫翻譯一下這段台文:「(老鼠老師的詮釋方式)叫做台灣腔的北京話*。講北京話沒有腔調的人,大部分都已經不會講母語、沒有在講母語了。沒有腔調才悲哀。

_____
*北京話在這裡就是指一般習慣上所稱呼的國語/華語/普通話。
_____
所以這個路人反而覺得留下台語腔調更符合角色脈絡、更適合(而不是單純因為覺得這樣比較親切可愛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關於歧視的部分:我是覺得那個觀眾扣歧視這個帽子確實扣得大了,容易讓整個討論的情緒衝得很快,沒有必要。然後包含叮噹老師說的「心裡覺得歧視才會覺得這個詮釋是歧視」的說法、小安老師說整個社會環境已經沒有在歧視台語了,我直覺上是都不太認同。但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歧視的定義不太一樣
zz
2 years ago
前面說的大馬老師上的節目是茶魚飯厚,我之前聊過那個節目:
@zzpk7238 - 臺配大馬老師跟小乖老師受訪 這集好像完全沒討論度欸?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缺乏宣傳 ...
墨虹月。我CP是真的我是假的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有可能「台語」的社會形象已經漸漸比較多元了,但「台灣國語/台語腔國語」還是沒有?
這一點我認為有個根深蒂固的思維是:菁英=可以流利地分別使用不同的語言
因為我自己身邊有典型的台語精英階層跟工農階層並存,以我的觀察來說,反而是因為年輕人不會講台語變成「國語腔台語」,「話講不順=不夠菁英」這種印象才漸漸被打破
而反過來的台語腔國語卻因為當今的語言環境,除了海外歸國,很難遇到中文造詣追不上學識的例子
雖然帥氣並不是只用菁英一種特質撐起來,但不可否認少女夢想中的帥哥基本上以菁英為主
至於老師們說沒有歧視這一點我也是不認同的
台語正是因為長期被政策不當詮釋才有如今的境況
只是為了趣味或「親切感」,對台語或台語腔的使用不夠謹慎地去貼合劇情需求或角色設定
那就跟原住民要用「的啦」差不多,會惹人不快很正常
墨虹月。我CP是真的我是假的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然後關於講台語的蘇感,也因為斷層的關係,我至今也只有在少數60歲以上的長輩那邊聽得到
連霹靂黃家都不行,他們用字遣詞真的很奇怪,是另一個世界
可以的話我也好想有台語乙女遊戲
有些台語歌(近期獨立樂團)會在表演中穿插台語唸白,我覺得就很溫軟優雅,但真的比較少機會聽到
想去年大港恆月三途的表演就有,超喜歡,可惜專輯中是沒有收錄念白的
我想到好幾年前以台灣文人的手遊1930年代,也不了了之(開發困難?,語音聽起來很文雅
演戲需要讓觀眾快速理解角色定位,刻板印象就是最好的素材
就像廁所標誌的小人,褲子/裙子、藍色/紅色(粉)
我們都知道只是為了方便辨識而已

噗主有提到,早期國民政府來台確實把台語貼上沒文化的標籤
當年的綜藝/戲劇/喜劇,也都是這種路線

或許台語暫時沒辦法擺脫草根的刻板印象,但現在社會風氣應該有比較好了
當然,若有人想塑造講台語/台灣國語的帥哥/美女,我當然樂見其成
zz
2 years ago
smm123654: 我也是在想,演戲的素材來源其實就是角色所屬族群的腔調與刻板印象。所以如果要跳脫刻板印象,可能就是在故事設計跟角色設計上面必須下更多功夫,讓演員有更豐富的素材去決定如何塑造角色的腔調跟說話風格。相對地,想在小短劇類型的輕度劇本(像是透中島這樣的短劇)期待一個跳脫刻板印象的角色是有點強人所難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仔細想想,非標準國語的角色擔任丑角這現象也不是台灣獨有。像我也看過中國的綜藝節目玩變換腔調演戲的遊戲,讓演員用四川腔、東北腔、台灣腔(我們的標準腔調對他們來說屬於方言腔調XD)演繹愛情劇,也是為了創造滑稽的效果

在日本好像大阪腔、沖繩腔的角色也多半是扮演丑角的角色?所以我講說是國民政府的台語政策造就大家對台灣腔國語的印象可能也不完全正確。可能在不同的文化圈/語言圈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相較於政府規定的標準國語,其他非主流的腔調都比較容易被連結到鄉下的、草根的、搞笑的、可愛的形象
zz
2 years ago
kylahuang: 滿有意思的,我對精英跟帥氣形象的連結這個評價很有共鳴
zz
2 years ago
如果今天角色講得一口不流利的台語我大概也不會覺得他帥。結論是,讓角色講他自己擅長的語言,就會顯得很帥,是這樣嗎 (?

所以如果人家擅長講台語就不要逼人家硬講國語還要逼他一邊耍帥這樣XD
zz
2 years ago
照這個邏輯往下延伸,如果想在乙女遊設計一個非主流腔調/非標準腔調的角色,比較有可能的做法就是把他設計為具有可愛形象的角色。因為講自己不擅長的語言本身就是一個萌點(迷妹很喜歡看自己的偶像講他不擅長的語言然後大喊好可愛)。然後還可以設計他偶爾忽然切換講自己擅長的語言,反差地很帥這樣?

(根本滿腦子都是乙女的我
我:(腦子裡出現六彌凪)
但那個是同一種語言達成流利講話的反差(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忽然想到,講到腔調跟跳脫刻板印象的嘗試,我覺得阿翰的模仿好像很值得參考,像是他學越南腔國語、原住民腔國語,他說過腳本有在輕鬆搞笑跟避免加深刻板/負面印象上做一些努力。

而且事實上迴響也很好,越籍台人、很多的原住民網友都很喜歡他的阮月嬌跟西打。阿翰的這幾個角色剛出來的時候,也有一些關於他這樣到底算不算歧視的討論。不過跟我們前面討論的脈絡吻合,這些帶非主流腔調的角色,形象都是偏可愛的

暫時的結論:非主流腔調的角色(例如講台語腔國語的角色)可以跳脫某些程度的刻板或負面印象,但很難不是可愛的角色定位
zz
2 years ago
想到講非主流腔調還是很帥的例子:服部平次
Naomi
2 years ago
zzpk7238: 不過服部台配是不是沒有特殊的腔調?我很少看柯南 不過對他的講話沒有特別的腔調印象😂
zz
2 years ago
Naomilin214: 恩恩,服部台配應該沒有特別選擇腔調。聽過叮噹老師、欣郁老師、小安老師都提過外國作品的多元腔調轉成台配版大部分時候會放棄特殊腔調的處理,如果要轉多半也只能轉成台語腔。

腔調不太做處理的其中一個原因好像就是怕被指控有歧視嫌疑
墨虹月。我CP是真的我是假的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還有就是觀眾真的會聽不懂吧
中文本來的奇妙現象之一就是各種方言很可能根本不是同一個語源發展而來
這樣就會變得像日本人聽得懂京都腔博多腔,卻聽不懂沖繩話一樣吧
而且翻配的快節奏製程也幾乎沒辦法有時間找專門顧問處理腔調的問題
zz
2 years ago
B_M: 台語唸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樂團是百合花,滿酷的。想想獨立樂團做很帥的台語歌曲的例子其實多到數不完XD 台語好像在台灣樂團界已經變成一種超帥的形象

bba6834: 1930浪漫譚應該是沒了,哭QQ 那個企劃超酷的(沒辦法聽到牛奶老師詮釋的正太葉老師QQQQ
嗯...對於語言和角色形象是否是歧視的平衡,果然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而且這種東西在每個人心裡本來就有各自的一把尺,同個作品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能同呢!大家的觀點都很值得思考🤔

我突然想起之前嗓音不甜有出過一個捷運擬人的台語版,也會感受到因為人設、語氣、聲線造成不一樣的感覺呢!所以我想一個比較長篇的作品如果能讓角色更立體和討喜,其實說什麼語言跟腔調就不會只有負面感受了吧!當然整體社會氛圍對某個腔調的感受是否能改善是需要累積的,並不是一兩部作品能影響的,但若能更認真塑造角色也許這種情形就會有所變化。
zz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想想覺得滿心疼的。透中島的三位老師本來就都有做台語配音,甚至也有為了把配音做得更好學台語羅馬拼音等等。也是因為這樣才會跟料理救援隊合作。用心在自己專業領域推廣台語的配音老師們卻反過來被指控在歧視與污名化自己正在推廣的語言,很不合理啊。也難怪叮噹老師跟小安老師會感到很生氣。

還是回到之前我就一直感覺到的問題,有一部分的台語推廣者說話真的不好聽,比起增加盟友,他們反而更可能造成非同溫層的人對於台語推廣的反感。
每個領域多少都會有這類人,只有自己的做法(想法)才是王道
對同領域不同想法的人就會眼紅,嚴重一點就對人家說三道四
稻草莓果
2 years ago
我覺得污名化太誇張了,節目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要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他的言詞有修改些可能比較不會造成反感。
而且如果不那麼嚴肅的話也比較好推廣,我小時候就因為一直學不好台語的腔調,就放棄了,後來也覺得學校的課很無聊,但最近開始會聽流行歌風格的台語歌,讓我覺得或許還是能學好台語的。
zz
2 years ago
也是,什麼領域都有這種人
只講台語領域有點不公平XD

其實撇除沒必要的負面詞彙,他倒是真的提出一個我一直很想討論的事情
zz
2 years ago
我在想台灣華語的腔調變化有哪些選擇時也只能想到台/客語腔、外省腔、港腔、原民腔、越南腔、英語腔、日語腔等。裡面有一大半都不是本土的地區差異,無法適用於日本那種各地方言的情境。然後如果使用中國的方言腔調,一方面台灣人確實聽不懂,一方面可能因為不熟悉中國而無法引起共鳴
zz
2 years ago
然後雖然可以理解,但還是覺得因為怕有歧視風險而捨棄某些腔調演繹的機會很可惜。這樣其實也是變相讓特定族群在我們的主流媒體文化消失。所以我滿感謝阿翰的模仿,讓我可以更熟悉花東的日常語言風景。希望我們的創作環境可以更保護這些多元嘗試,讓台灣多元腔調的風景&多元的角色形象也有機會實現在我們的媒體作品中(好像跟原本想討論的主題有點偏,但是管他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