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跨性別 #免術換證 #女性權益 #翻譯
發明「順性別」一詞的「童性戀」醫生
(下收全文翻譯)

警告: 下有戀童癖者的心境描寫,對文字較敏感的人建議直接消音

原文網址:"Cis" Coined by "Pedosexual" Physician
latest #64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作者:Genevieve Gluck (創辦女性之聲(Women’s Voices)Podcast,頻道內容主要為專人訪談、女性主義文本以及女權相關消息。)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順性別」這個專有名詞在近幾年來變得廣為人知,得歸功於跨性別權利運動家,將它定義為「跨性別」的反義詞。不過,使用該名詞的人幾乎都不知道,它的發明者是一位德國的性學家,同時還相信戀童癖是一種正常的性傾向。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德國性學家沃爾克馬爾•西古施(Volkmar Sigusch)在1991年出版了一本書(註1),書名為〈變性人與我們的病態觀點〉(Transsexuals and our Nosomorphic View),該文正是第一個將「順性別」當成跨性別反義詞的例子。
立即下載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西古施是德國性學家、醫生還有社會學家,更在1973年到2006年間,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心理諮商室擔任性科學研究所*(英:Institute for Sexual Science / 德: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的主持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此性科學研究所位於法蘭克福,並非另一位性學家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Magnus Hirschfeld)在1919年於柏林成立的第一間性科學研究所。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如今,「順性別」泛指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一致的人。然而,西古施當時發明的「順性別(德:zissexuell)」指的是「順生理性別(英:cissexual)」,而我們現在常說的「性別(sex)」──不論是指性器官或是全身──都已經被取代成模糊又主觀的「社會性別(gender)」。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跨性別主義在語言上的嶄新論點就在於,它讓自己邏輯上的反義詞,也就是我提過的順性別主義,被暴露出高度語義模糊的那一面。假使跨性別者、一位超越(生理性別)的人真實存在,那麼順性別者也必然存在。因為,正反兩面本來就同時存在。」對於自己在1991年發表的那篇文章,西古施在1998年是這樣解釋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這位性學家的觀點也包含了對於戀童癖的爭議性看法。西古施將虐待兒童的戀童癖者以及「童性戀者」*區分開來。對他來說,雖然兩者都對兒童抱有性衝動,但是後者並不會將之付諸實行。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童性戀(pedosexual)」之翻譯,是參考英文字構與意思相近的「同性戀(homosexual)」和「異性戀(heterosexual)」,是單純陳述個人性傾向、評價較為中性的詞彙,而非其他描述非主流性傾向、較負面的英文俗語(slang),如「死娘砲(faggot)」和「男人婆(butch)」等。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西古施在2011年接受了德國《明鏡周刊》的採訪(註2),他提到「童性戀者」的問題並不在於想要虐待兒童的慾望,而是如何回應這股衝動。他提議道,治療戀童癖者最好的方法,並非使他們喪失慾望,而是預防他們與兒童進行「接觸」。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西古施的主張與現代新名詞,比如「高尚的戀童癖者」或是「受未成年人吸引者」(註3),可以說是非常相似。這些新名詞將受兒童吸引的男人的感受與需求,看得比兒童本身的權利與福祉還重要。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當我們回顧1960到1980年代的歷史,當友善戀童癖的政策與態度慢慢出現在德國,西古施顯然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提倡的人,他不過是試著讓那些已經存在的思想變得更加流行。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讓德國在文化上對戀童癖持開放態度的關鍵人物,其實是沃爾克馬爾•西古施的同代人,也就是以柏林為據點活動的性學家赫爾穆特•坎特勒(註4)(Helmut Kentler)。坎特勒為了扶持受到無家可歸的兒童,便將他們寄養在戀童癖者的家中(註5),該研究計畫從1969年(註6)開始,更以「坎特勒實驗」或「坎特勒計畫」*而聞名。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坎特勒認為對這些無家可歸的兒童來說,戀童癖者是最有愛心的家長,然而該計畫最後遭到長大成人的受試兒童揭發,德國當局才發現背後支持戀童癖者的龐大教育機構網絡,當時的多數「寄養家長」甚至是知名學者。更多有關該計畫的細節可參考註五。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事實上,授權和資助該實驗(註7)的正是柏林市市政府。在1988年,也就是進行實驗的近二十年後,坎特勒在繳交給市政府的報告中,聲稱該計畫「百分之百成功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在英國華威大學任教的約阿希姆•C•哈伯倫博士(註8)(Dr. Joachim Häberlen),曾在他的文章〈感覺像個小孩:西德另類左派*在漫長1970年代的性夢想與性實踐〉(註9)(“Feeling Like a Child: Dreams and Practices of Sexuality in the West German Alternative Left during the Long 1970s”)寫道: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根據哈伯倫博士的定義,西德另類左派(West German Alternative Left)在1970年代的崛起,代表人們試圖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尋求真實的情感,並更加關注自我的存在、感受與身體。

更多資料詳見哈伯倫博士的著作《另類左派的情感政治:1968年到1984年的西德》(The Emotional Politics of the Alternative Left: West Germany, 1968-1984):https://www.cambridge.or...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在1970年,德國議會遭控修改刑法,甚至聽從激進派教育學者赫爾穆特•坎特勒、性學家沃爾克馬爾•西古施、其他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的意見。這群人聲稱兒童不會在與成人的性關係中受到折磨,而且這些關係不應該被法律懲罰,因為它們不過是一樁『沒有受害人的法定罪行』。」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1972年,荷蘭的戀童癖權利運動人士弗里茨•伯納德博士(註10)(Dr. Frits Bernard)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戀童癖──是一種疾病嗎?〉(“Pedophilia—a Disease?”),文中更總結道「與成人的性接觸並不會傷害兒童的心智發展。」然而,索尼婭•列夫森博士(註11)(Dr. Sonja Levsen)卻曾在她的文章〈1970年代的戀童癖護教主義〉(註12)(“Pedophile Apologism in the 1970’s”)指出,沃爾克馬爾•西古施也是伯納德研究的「諮詢學者」之一。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戴格瑪•赫爾佐克(註13)(Dagmar Herzog),同時也是《法西斯主義之後的性:二十世紀德國的記憶與道德》(註14)(Sex after Fascism: Memory and Morality in Twentieth-Century Germany)一書的作者,也曾指出沃爾克馬爾•西古施與他的同事根達•施密特(Gunter Schmidt),曾在1970年代共同發表一篇兒童性學研究,主張讓兒童接觸色情影片──同時這也是一種極為知名的戀童癖者話術──本身是完全無害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沃爾克馬爾•西古施和根達•施密特極力主張,性的代表物本身,並不會傷害兒童或青少年,而在某種色情影片裡,性是『作為一種充滿愉悅的社交活動,不帶歧視地被呈現出來…恰好是能毫無顧慮地交給兒童與青少年的東西』」赫爾佐克如此寫道。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在2010年,西古施發表了〈性學觀點之虐待〉(註15)(“sexology theses on the abuse debate”)一文,他在文中讚揚了所謂的「童年天堂」,並聲稱「為幼兒的性探索增添禁忌,反而製造我們都想避免的事:性暴力。」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戀童癖在字義上沒有任何錯誤,因為它的原義便是喜好甚至熱愛兒童。」西古施寫道。「這種在兒童與成人之間自願開展的慾望,是某種美好的事物。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深刻地喚醒我們的童年天堂。沒有什麼比這種身心合一的快感,來得更純粹也更無害。幼兒的性探索不只充滿快樂,也是必不可少的。」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Notes:
1. 西古施的維基
Volkmar Sigusch - Wikipedia
2. 德國《明鏡周刊》在2011年的採訪:我們的社會依然對性非常無知
archive.ph
3. 4W:更新:「非二元性別的」大學講師呼籲「停止汙名化」戀童癖者
UPDATE: "Non-Binary" University Instructor Calls To ...4. 坎特勒的維基
Helmut Kentler - Wikipedia5. 德國之聲:德國性解放運動的黑暗遺產
The dark legacy of sexual liberation in Germany | DW...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6. 1960年代晚期的柏林:無家可歸的兒童竟被戀童犯收養
Der Versuch7. 紐約客雜誌:讓兒童與戀童癖者同住的德國實驗
The German Experiment That Placed Foster Children wi...8. 哈伯倫博士在華威大學任教的個人簡介
Dr Joachim Häberlen
9. 哈伯倫博士的文章:〈感覺像個小孩:西德另類左派在漫長1970年代的性夢想與性實踐〉https://www.jstor.org/.....
10. 伯納德的維基
Frits Bernard - Wikipedia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11. 列夫森博士的個人簡介
Sonja Levsen12. 列夫森博士的文章:〈1970年代的戀童癖護教主義〉
https://www.europa.clio-...
13. 赫爾佐克的維基
Dagmar Herzog - Wikipedia
14. 赫爾佐克的書:《法西斯主義之後的性:二十世紀德國的記憶與道德》
Sex after Fascism15. 西古施的文章:〈性學觀點之虐待〉
Thieme E-Journals - Zeitschrift für Sexualforschung ...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文中提到的中譯外國人名,皆可以在網路上查到維基頁面。
*文中提到的文章名和書名皆為暫譯。
*因為不是翻譯書籍,沒有特別做中英對照索引(index)。如果覺得中文和很多德文字和英文字放在一起看了很亂,我再另外做個簡易對照表。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bzzz)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其實我翻到中間就有想要乾嘔的感覺。戀童癖的想法真的太噁心了,我完全無法苟同,這根本沒有任何研究價值。對我來說,這些人就是該被送去做心理治療。這些所謂的性學專家,總是主張你情我願有什麼不可以,但我們都知道一個成人的意願都很難說是不受外在影響的完全自主了,遑論對性和權力都還很懵懂的兒童和青少年。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如果認真看的話,西古施的思維完全被照搬到跨運的唯心論去了:
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 順性別 vs 跨性別
性吸引/性傾向: 受成人吸引 vs 受兒少吸引
==>自我認同&自我感受最大,其他人的反對意見都是右派假道學,受到國家的教育和思想制約,才會看待性的態度那麼保守!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喔對了,為了避免有人來亂,我先說這篇文章的重點: 跨運的起始者乃至現在的主導者,在思想層面有相當大的爭議。在使用那些新潮的術語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來源和發展。
噗U
2 years ago
所以研究性別的人,大多都性變態?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poiu014: 可以說對性的態度比較開放吧,我覺得應該不是每個性學家都是那個樣子,但我很懷疑研究戀童癖的價值在哪,如果現在還有學者做這塊的話。
你各位順性別順性別亂喊的都是戀童變態支持者
噗U
2 years ago
我雖然戀童,但我不會喊自己是順性別,用起來就超級詭異的。
畢竟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還是會有不順的時候,所以是順在哪?
仙 HERESY
2 years ago
我本來看前面,還以為他要主張,童性戀發洩在非真人(現代說法是三次元),就可以是無害的,結果他是贊成和幼兒發生性關係無罪……痾……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Nezumipl: 我翻完這篇真的就是這個心得XDDDDD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SR2198: 就很前後矛盾(攤手)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poiu014: 我覺得照西古施的正反兩面說法,順性別應該要改稱非跨性別,因為他認為跨性別是超越原生生理性別的人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想跨不等於就是順,跨了之後也不一定就能變成順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另外補充一下,當初順性別(cis-gender)被加進牛津英文字典,也是有團體抗議過。
'Cisgender' has been added to the Oxford English Dic...
噗U
2 years ago
跨性別在我的定義裡面算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啦!
就像憂鬱症或被害妄想症那樣,什麼超越原生性別那是假的,是騙人的。
The Professor of Parody
這位寫了非常多。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poiu014: 確實DSM-5還沒移除性別不安,但我們基本上是不好意思這樣說對方啦,如果他們真的能因為治療變好,和一般人一樣工作生活,那我們當然是恭喜啊。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rianrhod: 原來她主要在女性之聲活動!好我來看看這篇!
「與成人的性接觸並不會傷害兒童的心智發展。」
供三小屁話,有種去對孩童時期被誘姦的人說啊
更不要說孩子身體發育還不完善,發生關係時帶來的肉體傷害就不是問題了嗎
就算當下不知情,但有多少人長大後恥於孩童時代的傷害?不斷貶抑自我?
tngs20726: 你不是知道他是創辦人XD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rianrhod: 我知道但是之前看女性之聲,沒有注意到有文章可以挖XDDDD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哎其實談混淆社會性別和生理性別的國外Podcast也很多欸,但是就沒時間聽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hibariameya: 就通篇屁話,完全就是用大人的角度在胡說八道兒童也這樣想
這些人就是一群想要上小孩的傢伙,寫這些扭曲的理論這種性取向開脫,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很多有錢有勢的人都好此道所以這些人才會拿到金援寫這些屁話
lactosefree
2 years ago
我到底讀了什麼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AntiaC: 對,我也這麼覺得,沒有錢根本沒有後面那個恐怖實驗。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lactosefree: 我看了這篇原文至少三次,直接陷入異常狀態
下午茶樹貓
2 years ago
看了好憤怒,這根本是拿錢、權勢合理化自己的慾望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vu84j3: 還好這沒有在德國變成一個趨勢,還有當年的受害者出來揭發
戀花🐶狗派
2 years ago
沒想到「坎特勒實驗」還有簡略的中文報導...
真實試驗:戀童癖當寄養父母 - *CUP
〖丁】
2 years ago
「13 歲的 Ulrich 來到我這裡。Ulrich 的優點是他長得不錯,且享受性行為。我們有幸找來 Winter 先生,如此一來,Ulrich 便可以為照顧他的戀童癖男人帶來一定回饋。」

回饋(吐出來
神待少女的西方版嗎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借轉謝謝~
戀花🐶狗派
11 months ago
BlackBottle: 沒問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