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閱讀紀錄
今天開始執行閱讀計畫,讀到《 #為什麼要睡覺 》對「快速眼動期(REM)vs.非快速眼動期(NREM)」的不平均分佈的拉鋸戰的解釋: 這是重塑及更新神經網絡的必要過程。
作者對更新網絡的譬喻好生動!是黏土雕塑啊可愛死!必須分享 (摘文內收)
https://images.plurk.com/22xzRjJtX71iaegK8bo9RY.jpg
掰噗~
2 years ago
(p-blush)
你真是個熱於分享的人!這真是個好東西!感謝你的分享!祝福你,也會得到很多人的分享!
《為什麼要睡覺》P.051:
「想像我們要製作一尊塑像,從一堆黏土開始。我們先把一坨原料放在基座上(這坨原料包括當晚睡覺前已經存在的自傳式記憶,新舊都有),然後花較長時間去除多餘的材料(長時間的NREM),接著對某些細節做一點初步加強(短暫的REM)。

這樣進行一輪之後,再進行第二次較深的剔除工作(再一次較長的NREM),然後在已經稍微浮現的輪廓上,再次稍微加強細部結構(稍長一點的REM)。

經過幾次循環,雕塑手法的比重需要調整,所有重要的特徵已經從原料中雕塑出來了,不重要的部分已經除去,只有重要的黏土留下,因此雕塑家的工作和採用的工具也必須轉換,目標是鞏固留下來的元素,強化已經成形的特徵(也就是REM的工作為主,NREM的工作所剩無幾)。」
立即下載
「於是,在初期以NREM的鑿除工作為主,後期則以REM的精雕細琢與加強連結為主。
透過這樣的手法,睡眠便能漂亮地處理、解決記憶儲存有限的危機

由於 生命經驗會每天不斷改變,我們的記憶儲存也必須不斷更新,由自傳式經驗組成的記憶塑像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

也因此,我們的腦永遠需要下一回合的睡眠及其中的各個階段,才能把每天的事件自動更新到記憶網路中。
這就是NREM與REM天生會輪替,以及在一夜之中不平均分配的一種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