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軒 - 其實,之前被環團攻擊的台灣濕地學會林幸助老師,在2017年幫科學報導寫的文章中,就已經用自己的研...其實,之前被環團攻擊的台灣濕地學會林幸助老師,在2017年幫科學報導寫的文章中,就已經用自己的研究,為現在的藻礁爭議,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論點:
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的宏觀思維#報告 #中國國民黨 #民眾黨 #時代力量 #複製1124公投亂象 #護家盟 #珍愛藻礁連署公投 #擁核 #永續社運 #藻礁綁核四 #藍白黃一家親
latest #20
1. 淤沙是影響桃園藻礁生態的主要因素
"在2001年時,現今觀新藻礁保護區位置原為沙岸,在臺電進水口堤設置後,其突堤效應阻擋了由北往南的漂沙運動,北淤南侵,在缺乏沙源補充下,位於突堤南側的觀新藻礁才裸露出現至今。位於開發區內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潮下帶G2藻礁外露,也是受惠於兩端突堤的岬頭效應,才使礁體露出。可見淤沙對於桃園藻礁的影響相當大,這也是具有活性的殼狀珊瑚藻僅能生存於有水環境的潮池或潮下帶的原因,因為有水擾動底質較不會被淤沙覆蓋。"
2. 觀新藻礁保護區是生態熱點
"我們當時也利用先進儀器(微溶氧電極)測量觀新藻礁殼狀珊瑚藻之生產力,測量結果與溫帶地區之殼狀珊瑚藻生產力相當,但是仍不到海草床與紅樹林生產力的1/10。藻類較多的觀音藻礁保護區尚且如此,更何況藻類更少的大潭藻礁,生產力並不高。"
"藻礁生物多樣性是否豐富,並不是因為發現保育類珊瑚就算是,而是需要對照組做比較分析。若以整個桃園海岸類似環境來比較,觀新藻礁保護區與許厝港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並列為桃園海岸兩大生態熱點。"
立即下載
"2017年8月夏天生物相最豐富時,環境顧問公司的穿越線量化調查發現在大潭藻礁開發區只有5種大型底棲動物,遠低於觀新藻礁保護區的17種動物。大潭藻礁開發區只有出現在沙灘的雙扇股窗蟹比觀新藻礁保護區多。因此,觀新藻礁保護區的動物多樣性確是高於大潭藻礁開發區以及其他藻礁。"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2017年中山大學的調查也在觀新藻礁保護區內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顯示此保育類珊瑚並非只分布於G1及G2藻礁而已"

"臺灣以往的珊瑚調查都是著重在珊瑚礁地區,對其他棲地的調查極為有限。珊瑚的分布會隨著海流漂到適合棲地著苗,因此非優勢種如柴山多杯孔珊瑚在非珊瑚礁地區(如大潭藻礁)發現,是可預期的。"
3. 汙水排放也是影響桃園藻礁生態主要因素
"在2012年時,觀新藻礁保護區大型底棲動物的密度為每平方公尺9~57隻,而2017 年在同一條穿越線上則只剩每平方公尺0~16隻,顯示在劃為保護區後,藻礁生態並未變好,反而衰退,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保護區北側漂沙往復搬移作用的影響,因此保護區也需要積極管理,才能改善生態。"
4. 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策略
"為有效保育桃園海岸藻礁生態系,應該投注更多經費與心力於現有已劃為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殼狀珊瑚藻發育最好、且以殼狀珊瑚藻為主體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之「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與此同時也能保護「柴山多杯孔珊瑚」。"

"後續應進一步思考桃園海岸整體污染防治策略,將原排放至桃園海岸的汙水截流處理,減輕漂沙沉積影響,已存在於桃園海岸27公里長之藻礁礁體就能發揮生態功能,促進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幼生入添,創造庇護所給小型動物利用,進而提供食物給大型動物及鳥類使用,自我組織與自我構建,假以時日自然就能復育成完整藻礁生態系,甚至豐富西北海岸漁業資源,恢復藻礁生態系供給服務。"

無奈這些論點,都被簡單化約成是在"護航政府"了。

(完)
浩宇 - 當很多人覺得不該對潘攻擊時 怎麼不看看當初他2017 怎麼對濕地學會理事長林幸助的攻擊 說林理...當很多人覺得不該對潘攻擊時
怎麼不看看當初他2017
怎麼對濕地學會理事長林幸助的攻擊
說林理事長拿了中油委託公司三百萬的研究費
是在當中油背書當門神
那潘政忠與藻礁協會拿了日月光的錢
做藻礁保育的工作算甚麼? 養小鬼嗎?
(日月光的廢水汙染問題遍及全台)
如果當初在乎生態研究的人
沒有為林幸助理事長挺身而出說幾句話 那現在有甚麼立場在那邊為潘政忠打抱不平?
人 - 我以為我看的藻礁資訊夠多 但原來還是漏看了2017年至今的脈絡 我盡可能地看了大量的兩方資訊至今...我以為我看的藻礁資訊夠多
但原來還是漏看了2017年至今的脈絡
我盡可能地看了大量的兩方資訊至今
除了我會持續堅持支持三接的立場之外
我也認同持續用力把藻礁組織與潘政忠起底
(但我還是認為打研究計畫是七傷拳)
#一切都是手段
我知道有極少數的生態人
是真的為藻礁而著迷
願意不顧一切的守護所有藻礁生態
不過基本上檯面上都不是這種人
對潘政忠來說守護藻礁只是他的一個手段
他反對各種發電甚至是發展
我想他的目地是希望
桃園觀音那邊未來完全沒有工業存在
(沒經濟發展它月退俸的錢是要哪裡來?)
而許多環團與生態人支持潘政忠
說穿了也是因為
從來沒有一個環境議題
能夠像藻礁議題聲量這麼高
然後還有這麼多人響應
當然是拼命趁這個機會大肆渲染招生門徒
而國民黨會花錢動員
當然也是知道
透過藻礁案能夠抑制台灣經濟發展
甚至透過台灣內部的矛盾讓他拿回政權
而前總統馬英九最愛的核四
還有機會因此透過八月公投復活
#少在那邊義憤填膺
當很多人覺得不該對潘政忠攻擊時
怎麼不看看當初他2017
怎麼對濕地學會理事長林幸助的攻擊
說林理事長拿了中油委託公司三百萬的研究費
是在當中油背書當門神
那潘政忠與藻礁協會拿了日月光的錢
做藻礁保育的工作算甚麼? 養小鬼嗎?
(日月光的廢水汙染問題遍及全台)
如果當初在乎生態研究的人
沒有為林幸助理事長挺身而出說幾句話 那現在有甚麼立場在那邊為潘政忠打抱不平?
#藻礁生態的矛盾
許多的研究與資料都顯示
藻礁生態的出現恰好就是因為人為造成的
因為過去各種人為設施反而陰錯陽差出現的藻礁
其實也絕對不只出現在三接站
我非常認同政府在觀新設立保護區的美意
也認同蘇貞昌院長
設立基金做長期藻礁保育研究之用的構想
如果藻礁組織還是只有不准建三接的立場
為了台灣經濟發展與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把藻礁組織整個攤在陽光下檢視剛好而已 既然你們的環保只有0與100 那相信你們也一定是聖人般的存在不是嘛
浩宇 - 詹律師批評我前, 也請記得跟林教授說聲抱歉。#詹順貴 你還要繼續潑髒水混淆視聽?林幸助從來不是環評委員,民間的委員才14個,很好記的,我的記憶力也不差。林是三接環差案要開專家會議時,由農委會推薦的專家,開會前主動打給環保署綜計處官員,說他之前有接受(我記憶中事)中油委託調查藻礁,因此要迴避婉辭。不要再四處截圖造謠,否則只會讓人越來越瞧不起。

#王浩宇 那是林老師的留言,不是我寫的,您可以親自跟他說明。
那請教詹律師,我昨天的貼文,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張貼現場的逐字搞、影片,你憑什麼說我影射潘老師?
你根本沒有了解實際狀況,就隨著媒體起舞隨便發文,這樣對嗎?

@moonlune - 記一個詹順貴被洗臉洗到脫毛的記錄 真的很適合這張wwww 笑死我wwww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