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دوستدار
3 years ago
【這次真的是 #藍月之夜 了】這次是主辦 ari(Eiral)大大的短評! Episode 活動 | 藍月之夜
我大概是參加者中唯二收到兩位主辦評文的傢伙了 (←得意)
一樣下收,會打很慢,可插樓。

補上主辦大大的分享噗:@Eiral - 荒漠的靜、人類和靈體的喧囂;綠洲城市的華麗,荒漠的乾淨純粹。 江凜這則短篇故事〈狂獵、...
作品&前噗:الصيد البري - رقصة الموت - خناس |ايرين :: بداية @jianglin_aoife - 【قصة】 «كل الأمور على مايرام في الن...
latest #23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首先感謝主辦讓我拿三年前欠的稿交卷,曝光度突然增加好多,真是受寵若驚。

本來昨天要打,但家裡臨時有事,就偷懶到現在了。

坦白說尹蘿的評文強度,跟我平常收到的比較接近一點,就是對我來說強度剛剛好的意思。

對想持續創作的人來說,找到適合、好入口的評文強度也很重要,是一門藝術。
「」
3 years ago
>荒漠的靜、人類和靈體的喧囂;綠洲城市的華麗,荒漠的乾淨純粹。
>江凜這則短篇故事〈狂獵、死亡之舞、惡魔〉,文句清麗優美,富於詩意的意象描繪,膾炙人口的段落不在少數。

←這裡有一隻心虛的人類,他被誇得很抖。
因為跟乾燥氣候不熟,人生至今也還沒看過真正的沙漠,只能很空泛地想像,所以才會寫得乾淨純粹吧XD
事實上根據資料,沙漠應該是充滿危險的地方,畢竟那裡的生物都是拚了命在求生。不過因為我們的主角不是一般人(在系列作中是接近無敵的存在),所以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被說富於詩意也XD……可我不會寫詩,看著心情有點複雜。
「」
3 years ago
>故事以敘事角度來分,可以分成三段:前後是「神」(後記揭露為惡魔)的獨行,為前往「萬物初始之地」,中途遇上了本應該由同族人領導、如今卻漫無目的的「回收大隊」(可以理解為帶走人類生命的狂獵,抑或是蝗災),悠然跟隨其後;中間插入一章節的人類學者視角,寫「神」藉由人類之手救治了雉兒的經過,並溶入詩句,體裁變換,豐富了人類的聲音;最後「神」終於遇見了同族,跟隨其折返。到來,又離去,像往復的沙浪。

大大,有錯字喔~ (壞心)
看來段落分得不是很平均,但正如我後記所說,本作原本打算停在第四章,所以多出來的部分就請各位多包涵囉
這邊要跟各位說聲抱歉,關於惡魔的身份其實整篇故事幾乎沒提到(我看了一下,應該是……完全、沒有……),大概要看過後記或知道這是系列作的人才懂。
立即下載
「溶」嗎?我考慮過「溶」和「融」,最後隨它去了(欸
「」
3 years ago
>「通往根源的捷徑,就在王國之下。」
>讓筆者想到《納尼亞傳奇:銀椅》裡廢墟中的字被主角們當成了指引他們前往「下界」的指示「在我之下」,其實只是某個古代國王當成墓誌銘的詩句:「雖然我已在黃泉,不再坐擁王座和國家,/但有生之年間,全部的大地都在我之下。」

看到這段話我想到的是那個很經典的如在其上如在其下,簡稱卡(麥亂)
這段沒什麼想法,因為我完全沒看過也沒關注過納尼亞(是系列作吧?)
對不起我沒有童年…… 絕對不是因為奇幻系我只喜歡托老
「」
3 years ago
Eiral: 稚啦 (←別罵髒話)
「」
3 years ago
>〈狂獵、死亡之舞、惡魔〉亦是一場「越界」的旅行。藉記述「神」的旅程,帶出了世界觀,並且忠於主述者的視點,構成了一篇獨特的異色遊記。主述者眼中「熱衷開發垃圾山」的「樂園下方的居民」,是生命渺小如螻蟻般的人類「蟲群」眼中的神;蟲有五彩繽紛的蟲殼,有蟲群稱為「城市」的巢穴,有「老蟲」也有「幼蟲」,而樂園下方蟲群的世界,不過是樂園的仿品。視覺上有如從稜鏡望出,是遙遠的、也是碎片化的。

想到這個比喻的契機,是某天在噗浪上看見討論克蘇魯的串,有人提到對神來說人不過是螞蟻,心血來潮就給糖或捏死;後來有人另發一噗反駁,把生命看成螞蟻實在太看得起自己了,在神的眼中生命連灰塵都不是,根本不同維度的事物何來關切之說云云。
「」
3 years ago
(先到這裡,要去買東西了)
jianglin_aoife: 嘎嗚可惡,我打草稿的時候明明還有選對字 我回頭來改
「」
3 years ago
Eiral: 我看了一下,水部的溶好像多用在什麼東西溶於液體的情況,但現在溶融熔鎔不分、一堆字義難分難捨,我也沒辦法果斷說是錯……應該說,很少看到吧?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回到上一段心得。
補充一下上面的「越界」,在這系列的世界觀中,非生物存在(神、魔之類的)主要是住在上層世界,凡間(故事中的垃圾山)反而是在最底層。
而所謂的樂園,則是在更上層,卡在非生物世界和根源之間。而故事設定中,越往上層,各世界之間的距離就越遠。
然後不知從哪來的謠言說垃圾山有能通往最上層的超級電梯,所以其他世界的居民就(略)
「」
3 years ago
接下來似乎是問題比較大的OOS部分:

>故事時代、背景模糊,地理上大致能夠定位在中東、西亞,不過前半部少數敘述跳脫此背景,令人稍感困惑。
>如:化用「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這樣的中國古文,寫「閒『人』倒勉強有一個……」;借喻用了圍棋的「黑子」、「白子」,但圍棋起源於中國,要到十六世紀開始有出現在西方的文獻紀載裡,十九世紀才在西方漸興;「推骨牌」(骨牌秀、骨牌效應)的玩法則是相當近代,1976年才出現第一個正式的骨牌秀,骨牌本身起源於中國宋代,十八世紀才引入歐洲。

那個蘇東坡……老實說我在寫的時候有愣一下,想說用在這沒問題嗎?但是因為我覺得很酷(Riot 社語氣)所以雖然有點怪,但還是想著應該逮就補吧,這樣隨心所欲地用了。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這倒是印證了「作者覺得怪的地方,讀者只會覺得更怪」這個萬年不變的通則。關於這部分的突兀感,之後寫作會注意時空與用典的問題。這篇暫時是沒辦法改了,因為後臺很亂,也因為同樣的原因遲遲沒搬到巴哈發。
不過覺得怪很正常,看後記的補充就知道,我寫這篇時完全沒有查西亞的氣候資料……所以這部分的敘述相對缺乏,但那時確實沒什麼力氣再補充了,只是想趕快完成好回去跟其他欠債PK。
「」
3 years ago
不查其實還有另個原因,就是故事發生在遠古,氣候和現在不同,聽說以前撒哈拉還是雨林的樣子(待考証)。也就是說,場景不能排除是西亞以外的地方;只是我盡量在敘述裡定位這裡是西亞,或是離西亞很近,因為還要讓我們的蝗災魔神登場啊XD。
「」
3 years ago
至於黑子白子和骨牌,我覺得……這要求有一點點點點……超過,類似的感覺和說法太難找來換了
因為照這邏輯,晚於「遠古時期」的典故、概念幾乎用都不能用,大大限縮表達的空間。適度限制很好,但影響到作品的表現就需再斟酌。
比如我就是想要骨牌連環倒又有打擊聲的感覺,那有什麼可以表達的替代方案?這部分如果大家有想法可以分享一下。

關於這種引用時空錯亂問題,網上一直不乏討論,要講可以講很久;我是覺得只要不是張飛打岳飛這種,應該可以視情況放過……吧?
以本作為例,蘇東坡一定 out,但骨牌和黑白棋沒問題這樣。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對,差點忘記補充,那個白子被黑子取代,我指的是黑白棋(奧塞羅棋)……
雖然它也是十九世紀的東東了
「」
3 years ago
總之這部分有爭議,那沒什麼好說,為了讀者身心健康(比如我只要看到錯字就會肚子痛XD),以後一定盡量避免。

突然想到讀架空奇幻時,也會碰到「奇幻世界裡的人用地球才有的東西形容異世界事物」的詭異橋段。

我想尹蘿大(和某些可能的潛水讀者)在意的點應該是「出現專有名詞」吧?如果是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只要把專有名詞改掉就沒問題啦!

但前提是,我還是得找到能替代骨牌和黑白棋的東西啊……又繞回來了
「」
3 years ago
>「垃圾山」、需要人駕駛的「拾荒機器」(需要引領者的使者)等鮮明的現代用語,雖說開篇即言明數百是數千年的故事,因此用詞遣字上使用現代用語描述過去並無不妥,但這些能暗示時空差異的詞彙的出現也僅只於此,並不全面。

這邊應該算認知差異,因為在我看來「機器」不是現代用語,只是古今指涉的事物有別。
我們現代人看到可能會先想到金屬製、靠能量自己動起來的東西;但以前的機器指的是經過精密設計、組裝,擁有精巧機關的器物,它不一定會自己動啊……
咦,等一下,我剛剛是不是打了自己的臉?!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呃,總之關於機器的部分,在系列作設定上異世界居民已經有類似的技術,所以請各位多包涵。再講下去會透到其他關連作。
神僕/魔僕/Project: Catharsis Lied 之異域外記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情節方面,讓瀕死的孩子喝下沙水一段,有違常理的行事,讓筆者難以想像這樣的事情是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

這再次印證了作者覺得怪的地方……(略)
我得再道歉一下,第八單元我為了趕進度,把故事中周圍的情況草草帶過
寫到那裡時已經過萬聖節,但是進度嚴重落後,怎樣都無法結束,為隱藏一些線索又必須換成學者視角,想說這樣下去沒完沒了,整個人就很煩躁……就這樣抱著「很火、想快點結束」的心情結束章節。
其實故事之中的情境是多數人見怪不怪,大部分都跟學者一樣,沒有特別在意(或假裝不在意)眼前的悲劇。
在神蹟(?)發生後,聽到老婦聲音有變才「登愣」地去注意發生什麼事,大概都以為是聖地的沙土治好小孩吧。
這部分下次動這篇時找個地方補上吧。
「」
3 years ago
關於沙水,還有那個旅行惡魔到底做了什麼,因為涉及關連作劇透,恕無法提供更清楚的說明,雖然關注本系列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出答案,而且光是單元標題就已經透太多了……

另外再重申一次,請各位千萬別相信來路不明的偏方。(←免責聲明)
「」
3 years ago
>總的來說,靈動的筆鋒與特出的構想相得益彰,全篇氛圍令人享受。

誇誇,又是誇誇!
(顯示為快要變成直升機)

謝謝主辦,辦活動又評文是項大工程,能從頭好好辦到尾真的很不簡單!請受小的一拜啊啊啊啊~



以上~
「」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最後補充一些和本作無關的後話:

※ 惡魔主角不只身份高貴,本身亦十分值錢(?),故事中交給使者的什物其實是他本體的一部分。

※ 佩刀使者收下的黑斗篷,後來成為《Foehn》中,風神使的外衫。
Foehn |ايرين :: 流光片影
※ 風神使在女子死後,意識重新回歸虛無,那件黑斗篷後來被去人間的拉斯洛(見《女僕長的惡魔食譜》,整修中暫不貼連結)帶回地獄,由亞歷斯轉贈給女僕長。

※《水月》、《灼曦》、《合符》中,刺殺主君的女子身上穿的也是那件黑斗篷。
合符 |ايرين :: 入關前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