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台灣地名 #古地圖
教育部雅婷歷史小教室上課啦!​

你知道你住的地區的地名由來嗎?​

像雅婷住的內湖,其實是內部盆地的意思喔,不是因為那裡有座湖,不講的話很少人知道呢(๑•̀ㅂ•́)و✧​  ​

所以雅婷今天整理了台灣一些地名的由來,並且先從語言篇開始跟大家介紹,台灣其實有很多地方的地名,都跟日文有關喔!​

除了最近最熱門的高雄以外,看看你還知道有哪些地方,跟日文有關吧ξ( ✿>◡❛)?

-
陳以信稱高雄取名源自「又高又雄」 網酸「所以你又以又信?」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又高又雄」被打臉 藍委開心宣布貼文觸及人數破13萬
latest #18
吳濬彥 Wu Jun Yen不知道哪裡來的歷史觀,散播錯誤知識有沒有一點公眾人物的道德呀。

高雄過去名Tá-káu(打狗),Táⁿ-káu是平埔族馬卡道族(Makatau)語,日本人改高雄是因為漢字高雄的日語就唸作Takao【附圖2】

誰跟你又高又雄,不然我們宜蘭是又宜又藍喔?台北又台又北?又以又信!我還愛人又一又一唷。
立即下載
吾皆婆娑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呂秋遠其實許多的台灣地名,與日本都有密切的關係,不能單純用字面上的意義去理解,最有名的地名當然是高雄。去過日本,大概會知道京都右京區有高雄,而高雄在馬卡道族語稱為Takau。1920年以後,因為日文的「高雄」(Takao)發音與Takau類似,於是日本人就把這個地方的名稱叫做高雄。這與又高又雄,應該是無關的。
不只高雄,還有很多台灣地名與日文或日本地名相關,例如松山或板橋。松山位於台北基隆河的河口彎曲處,巴賽族語稱為錫口(sek khau),現在的饒河街221巷附近,以前就是渡船口,可能現在逛街的人也很難想像,這裡竟然是19世紀的小蘇州。當時日本人覺得錫口的日文發音與性交(sei kou)很像,又覺得當地風景與四國的松山類似,於是改名為松山。但是,松山是只有河,沒有山的。
那麼板橋,當年有木板做的橋嗎?板橋最早叫做擺接,是凱達格蘭族的地名,是大漢溪與新店溪泥沙淤積的地方,一直到講閩南語的漢人移民增加,那時候有一條溪橫跨新莊與萬華,漢人在其上用了兩塊大木頭作為橫跨兩岸的橋,於是開始有人稱呼這地方叫做枋橋(枋,就是木頭的閩南語發音),日本人統治台灣以後,因為枋橋與日文的「望鄉」相近,當局擔心日本移民會思念故鄉,於是把借用東京都的板橋區,把名稱改為板橋。所以,板橋一開始確實有木頭做的橋,但也是因為日本執政而改名,否則現在應該叫做枋橋。
這是信手拈來的兩個例子,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土地其實是不熟悉的,也欠缺歷史光榮感,才會以字面意義去解釋這個城市。就像我的出生地是和平島,但是和平島是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為了祈求「和平」,才發揮中華美學創意給了這個名稱,最早巴賽族認為這是雲霧飄渺的島嶼,所以稱為Tuman,也就是女巫島。這種歷史變遷的故事,小時候沒學過,但是愛上自己出身的這塊土地,不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嗎?
關於高雄,真的不是又老又醜,又高又雄的問題,而是對於鄉土教育的認知,以及如何可以讓自己熟悉身邊的小河流水,不再是大江大海的過客心態,對於這些城市只有表面的理解,或許才是對於空一格高雄人的真正尊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