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says
4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昨天看到朋友自稱「偏激女性主義者」,因為她說不喜歡人稱分男女,因為你/他、妳/她這樣,用"人"當作男性、"女"當作女性,好像女人就不是人似的。

我以前好也有想過,只是寫作上為了方便還是會做區分。突然覺得台語這點至少都是性別中性的:汝/伊,沒有因為性別而要修改偏旁/部首的情況。

然後我就想到幾個比較熟悉的語言中的第三人稱,英文he/she、西班牙文el/ella、俄文on/ona,女生都是男生的變體,也是某種男性作為主體的狀況。

#部首 #偏旁
latest #12
其他幾個的話就沒有像英文、西班牙文、俄文那樣的問題,像是:

拉丁文:quod / quæ
法文:il / elle
義大利文:lui / lei
愛爾蘭文:sé / sí
蘇格蘭蓋爾語:e / i
德文:er / sie
然後我還想到一件事情:
立即下載
以前好像是上課提到中文第二人稱複數與第三人稱複數的狀況。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says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那時候上課課本還是講義是說:「如果都是女生,則是『妳們』、『她們』,但只要有男生,不論男性是否為多數,即便只有一名男性,都應該使用『你們』、『他們』。」
其實看了真的很傻眼...
JDON-swn002
4 years ago
美語現在口語上會用”they”代表不確定性別的人了,應該再幾年就有機會正式文法化
或許吧 不然現在英文第三人稱中性要突然弄個出來也想不到要用什麼字,不如就用they來借用一下。
其實中文原本只有中性的你和他,是近代西化為了翻譯才造出她,後來莫名又出現妳。所以我看到有人寫「你/妳」、「他/她」來囊括兩性都會覺得這個人中文不好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says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ryuchian: 對,原本都是用人字部的。

是不是跟西方翻譯有關不太清楚,但這兩個字的出現年代我記得上次查過發現其實還滿早的。

在《說文》有收,通"姊"/"媎"(ㄐㄧㄝˇ),當作女性代名詞(讀聲ㄊㄚ)應該是宋明之後;在唐代就有(早於「」;但作為女性的第二人稱代名詞也是很後來的)。

早期的第二人稱我記得好像就是「爾」、「汝」。

我基本上習慣只會用「你」、「他」,除非有些場合需要做區分又沒好方法的時候才會用「妳」、「她」。OT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