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4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雜談]海神宮考。

柳田国男 海上の道

#Myth #Folk
#Book
latest #6
DarkAsk
4 years ago
仙鄉淹留譚。

在日本,「浦島太郎」已經成為了這種「仙鄉說話」的通用名稱,在現在的很多「說話」中,都將人類往來的海底仙鄉稱為「龍宮」,曾想過使用「龍宮行(竜宮入り)」這一名稱來概括所以此一類型的故事,始於「俵藤太的龍宮行(俵藤太の竜宮入)」的語言。

日本昔話的龍宮中並沒有龍,取而代之的,總是有一名叫作「乙姬」的美麗女子。可以想見「仙鄉」即「龍宮」一詞,僅僅是從外國所照搬而來,原有的「說話」內容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

在龍宮這一新詞被採納之前,日本人使用的是「蓬萊山」來敘述海中世界。古代的訓讀為「トコヨノクニ」。在《釋日本紀》述義引用的三本書中,《丹後國風土記》中有「蓬山」,其為海中博大之島也;而《天書》第八卷(按:藤原浜成),有「海龍宮」一詞。
DarkAsk
4 years ago
毫無疑問,「蓬萊」是比「龍宮」還要純粹的外來語,但是古代訓讀「トコヨノクニ」中亦有深義,「トコヨノクニ」為「常世之國」,在《萬葉集》卷九中的長歌,其反歌中有「應居於常世者云云」一句,而與《萬葉集》成書年代相近的《風土記》中,亦有「晨念伊人,推門遠眺,波聲隆隆,常世之濤」的內容。

由此可見,至少在當時有教養的仕女之間,在「說話」中「龍宮(蓬萊)」是以「とこよ(常世)」這個名詞所傳承下來。而另一方面,在萬葉長歌的敘述中,有著「わたつみの神の宮」與「わたつみの神のをとめ」的說法,讓人直接聯想到紀記兩書的神代卷中,在「山幸海幸」故事中所留下的海之國名稱。
DarkAsk
4 years ago
ニルヤ與根屋。

在寶海峽以南的諸島上,所謂的「龍宮」一般習慣稱為「ニルヤ」,或是類似發音的詞彙。例如說在喜界島稱作「ネインヤ」,寫作「根屋」,少數人才知道這就是指龍宮;而在沖永良島,則是稱作「ニラの島」,在昔話中出現了「ニラの神」或「ニラの大主」的稱謂。奄美大島也有將其譯為龍宮的說法,但同樣的,在昔話中被稱為「根屋」或「ネリヤ」。

在沖繩本島雖然沒有在昔話中如此用法的例子,不過在保存了五百年的神歌紀錄中,有稱為「おもろ」或「おもり」的歌謠。但很難說與ニルヤ有什麼直接關係。
立即下載
DarkAsk
4 years ago
袋中上人的《琉球神道記》中記述,一位年輕妻子消失了三十二年後,從海上歸來,相貌無變,丈夫不可置信,然妻子說自己只是去原野遊玩兩三日,豈會衰老,並說出了許多只有兩人才知的秘密,丈夫這才相信。

據稱其住於那霸港毗鄰若狹町的若狹殿。

按:袋中上人,江戶前期淨土宗學僧,最早於沖繩傳播淨土宗,其故鄉的舞蹈「念佛舞/じゃんがら/念仏踊り」配合當時琉球的三線樂器,以及當地的音樂演奏,而形成了現今琉球的太鼓舞エイサー。
按:仙鄉淹留,天上一日人間千年。
DarkAsk
4 years ago
該書亦言及消失七年後回返家中的棚晴船頭(タナハルシンドウ)之妻,並紀錄到當事人至今健在,而自己亦親眼所見。

書中說道,其歸來時身披綾羅綢緞,外覆著一層海藻,而為其更衣換上普通粗麻衣(あさごろも)時,換下的綢緞瞬間消失無蹤。

同樣的故事在《遺老說傳》中同見。

「棚原的祝女稲福婆(いなふくばば),失蹤了三年後從海上漂流歸來,歸來時禿頭無髮,全身滿蓋吸附著貝螺,其氣未絕;她言道,前些年在海底遊玩時誤進了龍宮,宮主賜以鹽螺以充飢,言未畢即口吐黃色之物,自此,人們稱其為儀來婆(ぎらいばば)。而後,當其子孫後代問起龍宮之事,她皆三緘其口避而不談。」
DarkAsk
4 years ago
儀來婆的儀來,發音為「ギライカナイ」,《おもろ草紙》中「ニライカナイ」的訛傳。即為日本人習稱的龍宮。

按:ニライカナイ的漢字寫作「儀來河內」,為沖繩現與鹿兒島縣奄美群島區域所流傳的「他界」概念,亦能視為一種「理想鄉」。此概念與本土的「常世之國」類似,即為彼岸樂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