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 台灣公民 分享
5 years ago
這篇導讀呈現了美國金權下的思潮脈絡,供參。

【摘】雖然同在資本主義的標籤下,但是亞當・斯密是親市場(pro-market),而寇氏兄弟是親企業(pro-business),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諾貝爾獎得主寇斯(Ronald Coase)將市場與企業視為兩種彼此替代的制度,同樣是決定資源如何分配,但是市場以價格機能協調,企業則以公司內部的命令決定。儘管歌頌市場的功能,但是斯密對於大企業則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認為同業的大企業家聚會通常是為了共謀提高價格,以從大眾的口袋中不正當獲利。一個產業中若是大企業的勢力過大,可能會妨礙市場力量的運作。正因為大企業的利益與大眾未必一致,所以對於大企業所提倡的法律或是管制,都應該小心檢視。

《美國金權》如何形成?

#公民讀冊
latest #16
掰噗~
5 years ago
Hmm....(p-stare)
Mr.Zombie
5 years ago
啊...啊...
機器狼今天也不想工作呢... (  ̄ 3 ̄)
立即下載
委託代理理論,其實可以用來檢視當代的間接民主問題,供參
https://wiki.mbalib.com/...
轉順~
5 year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