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7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週三專欄]劇本的構成(中)

英雄真我(Hero)、智者(Mentor)、門檻守衛(Threshold Guardian)、使者(Herald)、變形者(Shapeshifter)、陰影(Shadow)、盟友(Allies)、搗蛋鬼(Trickster)。

#TRPG
latest #17
DarkAsk
7 years ago
什麼比真的週三發了還要更嚇一跳?那就是再次又週三發。一週兩篇夠嚇人吧。
DarkAsk
7 years ago
這篇要說的是,在劇本中的各個人物。
在榮格的心理學概念中有四大原型,分別是自性(Self)、阿尼瑪(Anima)、阿尼瑪斯(Animus)、與陰影(Shadow)。
自性是人心靈的中心,包含著神的形象,是統一、組織和秩序的原型。
阿尼瑪是男性無意識中對女性性格與形象的投射。
阿尼瑪斯是女性無意識中對男性性格與形象的投射。
陰影是在無意識中,與自我(ego)相反的性格與形象。
簡單又不全然正確的理解就是,自性是美善完全,阿尼瑪是印象中的女性,阿尼瑪斯是印象中的男性,而陰影是內在美善的反側,恐懼與罪惡。
DarkAsk
7 years ago
不過這整體感覺太玄,不容易理解。
在佛格勒的《作家之路》中,將英雄故事中所出現的典型,整理成基礎的八個原型。英雄真我(Hero)、智者(Mentor)、門檻守衛(Threshold Guardian)、使者(Herald)、變形者(Shapeshifter)、陰影(Shadow)、盟友(Allies)、搗蛋鬼(Trickster)。同樣的,這些原型在各個神話故事與近代創作中,不停的反覆出現。
可以用這八個原型來檢視所看過的各個故事,而在編寫劇本時也藉此思考,在故事中需要或不需要怎樣的原型,並且能按照要素來將人物更強化、更鮮明。
立即下載
DarkAsk
7 years ago
英雄:
尋求著原初完整的自我,體現了最崇高的價值觀,並且具備著自我犧牲以成就大我的美德,為了達成自身的目標而不斷的發起挑戰,而在越過險阻後,整合了破碎且不完美的自身,而顯現出自性。英雄不必是最強大、最勇敢、最聰明或最正義的人,也不需要是個全人;在故事中,英雄是成長與突破最多的角色。
有另外一種原型稱為反英雄,另外有機會再討論。
但總之,英雄就是主角,是投射在讀者心中,賦予觀眾認同感,在冒險中克服萬難的角色。
而在下篇中會討論到「內在英雄」,英雄的各種面向與其陰影。
DarkAsk
7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智者
智者是美善完全自性的投射,即內部的神性,象徵在命運中美善與保護的力量,以某種方式來幫助英雄,在重要時刻出現給予協助,或是在英雄拒絕召喚的時候往它屁股踹一腳。這個形象在神話故事中反覆出現,另外的稱呼叫智慧老人、賢者老翁等等,傳統的形象是白髮長鬚的智者導師。
他可能是前傳故事中的英雄,而在現在把智慧與經驗傳承給新的英雄,例如說星際大戰中的歐比王。智者在故事中不見得就是英雄的老師,在故事中的功能,旨要能給與引導、教育、鼓勵而使英雄成長,或是在通過考驗後贈與英雄禮物,最終的目的都是使英雄成長。智者不一定是白髮老翁。
DarkAsk
7 years ago
這個人物有非常多的變化形,甚至不見得要是一個角色,可能是一個絕地英靈、一段讓人醒悟的留言、由上天傳來的神諭等等,能教導、推動或給予英雄成長或是往幫助英雄往目的前進。只要英雄回應了召喚,並勇敢前行,就承諾與保證英雄不會受到危害。在某些故事中,英雄以內在的榮譽與良心做為自身的導師/智者。對反英雄來說,導師/智者可能是來自於內疚。
智者的贈禮視為對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獎勵。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原型與角色並不是絕對性的,一個角色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是擔任智者的位置,而在其他場合卻變為陰影或是搗蛋鬼。最常出現的是智者提供了指引,但在英雄決定要跳入冒險時,智者的角色卻也兼任了提出考驗的門檻守衛。
DarkAsk
7 years ago
門檻守衛
門檻守衛是英雄在旅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守護著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可能要用武力打敗、解開謎題、或是給予禮物等,只有克服堅定離開原有舒適圈的考驗,才能夠踏入陌生的鯨魚之腹,毀滅過去陳舊封閉的自我後再生,才能得以學習與成長。
門檻守衛是一個測試,英雄必須認知到,跨越越大的阻礙,就能得到越大的力量或饋贈,「試煉」讓英雄看清自己,考驗是否有踏上旅程的資格。這是英雄的第一個成長點,對於即將面對的挑戰之熱身前哨,也是性格變化與學習的開始。
門檻守衛通常是中立的,既不幫助也不質疑英雄,但也可能是將來的盟友或是敵人。與智者一樣,門檻守衛也可以是一個無生命的物體、動物或自然力量。
《地海》故事中柔克的守門師傅是一個很經典的形象。
DarkAsk
7 years ago
使者
也稱為信使、歷險先鋒、宣告者。使者對英雄提出一個信號,代表「自我的覺醒」的機會。使者是與門檻守衛相反的概念,門檻守衛是保守、安定的心理,而使者是外在的喚引,對於現狀不滿而產生對改變的渴求,提供了踏上冒險挑戰的動機,主動或強迫的將英雄推向旅程,激勵英雄採取行動。在英雄旅程中是冒險的召喚,使者可能出自友善,徵召英雄來加入正義的冒險,也可能是反派,引誘英雄涉入險境。使者可以是人、物或是一個動作或現象,它明示或暗示地告訴英雄說,是時候該出發了。
有時候使者也是一種預言,暗示了之後的發展走向。
DarkAsk
7 years ago
變形者
變形者代表的是不確定性與變化,他提醒讀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眼中所見那樣,提供了緊張的懸念與驚奇。變形者的立場不斷變化,驅使英雄或接近或遠離其目標,有時會擔任關鍵性的催化。當讀者與英雄一起猜測變形者是否真誠,又或是改變了立場,就是變形者的主要目的,替故事增添了懸疑與驚恐的要素。蛇蠍美人或是雙面間諜是典型的變形者。
變形者並不是像《魯邦三世》中的蜂不二子一樣,擅於易容有著千變萬化的身分與姿態,外貌多變並不表示這個角色就是變形者;但是蜂不二子有時會幫助魯邦,而有時會扯魯邦後腿,這些行為讓她具有了變形者的原型,替故事製造了許多精彩刺激。
DarkAsk
7 years ago
陰影
陰影是英雄的對立面,如果英雄是自制的,陰影就是放縱的。陰影是英雄的阻礙者、敵人,但也可能只是英雄內心的黑暗面,甚至是天災人禍。在心理結構中,陰影象徵著威脅英雄主體自我認同的面向,是需要被從自我中排除的黑暗面。要注意的是,塑造陰影角色可能會過於單薄,需要為其加入更多深度,例如說有人性化或是軟弱的一面,或是只有著不同的崇高理想。陰影的深度反映了英雄的深度,而英雄的深度代表了故事的深度。
在小說《十二國記:月之影影之海》中,主角在旅程中屢屢被水禹刀所幻化的蒼猿所譏諷、質疑,而最後才明白那是返問自身的黑暗。
DarkAsk
7 years ago
陰影通常蘊含了龐大的壓抑能量和情感,是英雄最重要的對手,負責在故事中提供對於英雄的阻礙,以製造焦慮與恐懼,而這些阻礙以另一個角度來說,存在的目的是讓英雄得以突破與成長。
DarkAsk
7 years ago
盟友
盟友是英雄的伴侶、同行者、隨從等等,在故事中透過互動,盟友肩負著塑造英雄的人性面、指引訊息、代替無法發問的讀者詢問問題、擔任解說等等功能,盟友能補足英雄所不足的面向,並且平衡故事內的各種要素。
盟友的自身成長、突破阻礙、犧牲甚至背叛,都是故事中的衝突點。
另一篇文章會講述「如何塑造讓人印象深刻的NPC」。同樣的在小說《十二國記》中,樂俊對於主角陽子來說,既是智者,也是盟友。
DarkAsk
7 years ago
搗蛋鬼
搗蛋鬼是故事裡的丑角或者喜劇人物,存在的功能是在讓故事更加活躍,或是在需要時調整氣氛,不見得必要,也常常與其他原型存在於同一個角色身上。搗蛋鬼讓讀者偶而能在緊張的故事中放鬆,其碎嘴也限制了英雄不至於過份的自我膨脹。
DarkAsk
7 years ago
在《作家之路》中,故事中的人物由這八個原型所組成,但是每個人物並不限制是某單一個原型,而是依照不同的劇情需要而變換。我們可以檢視喜歡的小說或者動漫畫影劇作品,來一一對照每個人物在不同的場景分別是屬於那個原型,也能在編寫劇本時依此來檢視,某些人物是否多餘或是重疊了,而某些場景是否加入某個原型會讓故事更鮮活。
DarkAsk
7 years ago
當然說,在不同的理論中,還有其他更細節可以討論。
例如說坎伯提出了一個「暴君怪物(tyrant-monster)」的概念,暴君怪物在世界各地的神話、民話、傳說甚至個人的惡夢中,都一再的出現,其特徵是權力的掌握者、囤積者,渴求掌握所有一切的貪婪權利怪物,是內心無法控制之佔有衝動的投射,是災難的來源。而人們渴望著身佩白亮劍刃的救贖英雄,能聽到受苦人群的哀號,翩然而降,一擊打倒暴君怪物而解放這片土地。
DarkAsk
7 years ago
以下開放討論,請不吝指教。
DarkAsk
7 years ago
「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