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海洋地緣政治入門
世界史視野下的海權爭霸
覇権の流れがわかる! 海洋の地政学海洋地緣政治入門:世界史視野下的海權爭霸 - 宮崎正勝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其實還在一邊讀這本!
日文版在2021年12月出版,中文版在2022年11月出版。

總之這本書出版的時間,日文版在2021年年底出版,已經是中共戰機不斷擾台、台海情勢加溫的時候了,而中文版在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psi 來台後的11月出版。
latest #51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一章 用地緣政治學重讀世界與世界史——現代世界是從連結海上航路與「據點」的組織成長起來的

「地緣政治學,是以「陸」、「海」,以及「大陸國家」與「海洋國家」的基本差異為中心,依據地理條件來分析世界、地區、國家的框架,它並不是太艱深的學問。只不過必須事先理解幾個固有名詞。因為主要的用語並不多,只要多運用這些詞彙,就能粗淺的理解世界。此處先列出主要用語,後續會做簡單的解說。
一、世界海與世界島。
二、陸權(大陸國家)與海權(海洋國家)。
三、心臟地帶(Heartland,世界島的中心地區)。
四、邊緣地帶(Rimland)。
五、權力平衡與緩衝地帶。
六、陸緣海(Marginal Sea)。
七、咽喉點(Choke Point)。」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他用了以下幾張圖來解釋這幾個概念:
世界海與世界島(即歐亞大陸)
https://images.plurk.com/7eql1NbZaYmOdzwnzaRsKG.jpg
海權是網路的概念:玻里尼西亞的遷徙三角形可以看出
https://images.plurk.com/6LLqXfHKUl50koy6fB0sFN.jpg
話說這個圖是從台灣出發,亦即台灣原鄉論,但我記得後來的研究好像又推翻了,根據DNA分析發現東南亞更早New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Austronesian la...
世界島的心臟地區(陸權國家)和島嶼
海權國家、邊緣地帶和緩衝地帶
https://images.plurk.com/3Q59GZXxAGBYCViexJoE9B.jpg https://images.plurk.com/1VA9k5eDKUEupbuHdrVMkV.jpg

以日本附近為例的陸緣海(如日本海、東海、南海)和咽喉點
https://images.plurk.com/2SsmyEkqWPLqMuzuBH3rm9.jpg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他一開始很有趣的一點是談到了日本作為一個島嶼,應該和英國一樣發展海權的國家,卻和德國看齊,發展陸權而沒有致力於發展海權的想法。

還比較了日本(島嶼)和韓國(半島國家)的不同,包含韓國始終面臨中、俄來自陸地的侵略,乃至於韓國因此造成儒家文化的深根蒂固、而日本可以選擇性接受,種種不同,我覺得也是很有趣的觀察。

其中談到以朝鮮做為和中、俄作為緩衝地帶,乃至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併吞朝鮮後需要新的緩衝地帶,故而成立了滿洲國。

後面幾章,則在介紹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海權和陸權國家之間的互相抗衡。
立即下載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目錄——
第一章 用地緣政治學重讀世界與世界史——現代世界是從連結海上航路與「據點」的組織成長起來的

第二章 地中海最早的海洋帝國——海權腓尼基帝國與陸權羅馬帝國的爭戰

第三章 海洋的印度與大陸的中國——印度洋中的印度,與和遊牧民族長年交戰的中國

第四章 與遊牧帝國共存的印度洋商人世界——鼠疫大流行之間興起的巨大遊牧帝國與印度洋交易

第五章 從北方往外膨脹的維京世界——從寒冷海洋擴張的網絡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六章 大航海時代與大西洋——往東繞行的葡萄牙與往西直行的西班牙

第七章 海洋帝國葡萄牙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印度洋的海洋帝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

第八章 生機勃勃的東亞海洋——東亞的大交易時代與明朝走私貿易商人的活躍

第九章 第三海洋帝國英國支配世界——從海上稱霸世界的海權英國

第十章 徹底重組海上世界秩序的美國——新大陸的陸權變身為管理世界海洋的海洋帝國

——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二章 地中海最早的海洋帝國——海權腓尼基帝國與陸權羅馬帝國的爭戰

腓尼基人
「海權國藉著戰略性的組織根據地、轉介地、殖民地,利用網絡進行大範圍的操控,它與陸權國家以「面」的方式,占領、同化與本國接壤的土地的擴張方法完全不同。

腓尼基人建設的「據點」馬爾它島、加的斯、馬拉加、里斯本、巴塞隆納等,在大航海時代以後的世界史,都成為海洋世界的樞紐。」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直布羅陀的神話
「腓尼基人把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山叫做「麥勒卡特之柱」,麥勒卡特指的是腓尼基人主要城市泰爾的守護神麥勒卡特(Melqart)。麥勒卡特本來是「地獄之神」,傳說腓尼基人活動的海域變小,所以麥勒卡特神破開西端的大地,讓腓尼基人的船穿過大西洋。為了讓裂口不會再填滿,因此立了兩根柱子。

然而與羅馬人合作,較晚進軍大西洋的希臘人則傳說,力大無雙的英雄海格力斯到西班牙捕捉三頭三身的巨大紅牛時,海神與大地女神之子巨人安泰俄斯駕到,他不允許船隻通過。海格力斯將安泰俄斯打敗,並且在兩岸打下木樁作為紀念。由於這個淵源,希臘人將海峽兩岸的山取名為「海格力斯之門」。

⋯巨人安泰俄斯與巨人海格力斯的大戰,應該是將腓尼基人與後來的希臘人戰爭神話後的結果。」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修昔底德陷阱
「哈佛大學國際政治學家葛拉翰•艾利森(Graham Allison)依據歷史家修昔底德的記述「戰爭難以避免的原因,在於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對此產生的恐懼」,創造了「修昔底德的陷阱」這個政治名詞。

艾利森主張,既有大國與新興勢力對立的時代,恐懼感會喚起威嚇、競爭、衝突。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訂立大海軍建設計畫,挑戰英國霸權,英國為與之對抗,在軍事、外交上過度反應,最後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但艾利森指出,過去五百年間發生了十六次霸權輪替,其中有十二次造成了戰爭。

現在,中國與美國的開係惡化(中美新冷戰),而二〇一五年,中國國家領導習近平自信十足地拜訪美國時,使用了「修昔底德陷阱」一詞,牽制美國。」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公海

「在羅馬帝國興起之前,東地中海的羅得島商人為了生意興隆想出的規則,成為地中海商人共同的守則。在現場的人能制定出最好的守則,確實是「術業有專攻」。羅得島商人將大海視為「公共財產(公海)」,任由商船自由航行、自由貿易。羅馬法中也吸取了海為「萬民之共有」的思想。⋯

「公海」的理念源自於羅得島。「公海」的理念到了十七世紀,為荷蘭人所繼承,成為武力薄弱的海運國、商業國的武器。
後來荷蘭強烈反對陸權強國西班牙拉攏海權葡萄牙,瓜分大西洋的行動,便重新提出羅馬法「海為公共財產」的思想作為依據。

十七、十八世紀,海洋逐漸成為各國貿易空間時,海洋被視為萬國的「共有財產」、「公共財產」。十九世紀,在海權的荷蘭、英國等的主導,限制各國領海,擴大「公海」成為國際慣例。海運也因此得以成為世界經濟的基礎。」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三章 海洋的印度與大陸的中國——印度洋中的印度,與和遊牧民族長年交戰的中國

他在這裡很簡略的寫了印度商人和東南亞人利用季風在海洋中航行貿易。不過我覺得我比較同意《亞洲海洋大歷史》裡面談到的,沿海和內陸發展不同的說法。印度洋不同國家的海岸都市的居民共通處可能還大於內陸統治者和海岸居民的想法吧!

民族國家畢竟是十九世紀的事了。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哈哈哈哈,這裡很有趣!
「這裡我們開始談談地緣政治學的部分。簡單的說,草原的遊牧民族因為氣候乾燥,無法生產穀物,需要依賴農業社會。西元前六世紀,烏克蘭的斯基泰人開發的騎馬技術,與可以在馬上射出的短弓普及之後,大農業地帶的黃河流域與蒙古高原,就成了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爭戰的最前線。而且,蒙古高原與黃河流域之間沒有任何屏障,只有平緩傾斜的土地。」

他講到漢朝以後的發展:

「遊牧民族與農業社會的接觸點一擴大,遊牧民族的騎民就會被雇用為傭兵。結束三國亂局的西晉便將傭兵用於內戰,許多遊牧民族(五胡)在黃河中游建國。形成五胡十六國(三〇四~四三九)的大混亂時代,中國社會往遊牧化、軍事化發展。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最後,蒙古族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終結了混亂時代。北魏將首都遷到洛陽,即中國社會的中央地帶,推行漢化,改變風俗和語言,積極採取和漢人豪族通婚,推動同化。而隋唐帝國繼承了同化的潮流,形成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與漢人的混合社會。之後,除了宋、明之外,一直出現遊牧系的王朝,中華帝國也一直維持著內陸國家的特性。」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中華農業社會對遊牧民族波狀性的侵擾苦不堪言,於是用以下四種方法對付軍事性的遊牧民族。但是,結果卻走向「同化」,被好戰的遊牧社會融合。

一、防禦:秦、明修築萬里長城,遊牧民族反而增強了攻勢。

二、攻擊:西漢—國力耗損而失敗。

三、收買:遼、金—以進貢換取和平。

四、同化:北魏、隋、唐、清—所謂遊牧民族的「漢化」。」

我覺得很妙的是他不說農業民族同化遊牧民族,而是除了「除了宋、明之外,一直出現遊牧系的王朝,中華帝國也一直維持著內陸國家的特性。」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四章 與遊牧帝國共存的印度洋商人世界——鼠疫大流行之間興起的巨大遊牧帝國與印度洋交易

「從七世紀到十四世紀之間,陸續出現了巨大的遊牧帝國,包括阿拉伯遊牧民族的伊斯蘭帝國、蒙古遊牧民族的蒙古帝國等。但是,遊牧帝國主力放在統治農業民族,對與遊牧帝國擴大連動的印度洋、南海商人的大規模貿易毫無興趣,更無意直接操縱。因此,遊牧帝國與海上大規模的商人世界得以共存。

遊牧民族想脫離貧困的生活,有兩種方法:一、從農業社會收奪穀物作為稅收的方法;二、運用商人的地理知識,保護商業、徵稅的方法。遊牧帝國與商人保持著相輔相成的關係。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如果從海洋來看遊牧帝國的時代,靠著遊牧帝國的後盾,商人們在海上也能擴展網絡,可說是活化陸海廣域商業的時代。阿拔斯王朝、蒙古帝國等大遊牧帝國,與印度洋、南海商人的大商業圈維持著共存、共榮的關係。當時,在亞洲海面交易的單桅帆船,戎克船,因為體積輕,很難搭載大砲,無法發展成以武力控制海洋的時代。

陸權的遊牧民族,一再從歐亞內陸(心臟地帶)的大草原進犯農業社會。那個時代,擁有機動力的遊牧騎兵團具有絕對性優勢。但是,遊牧民族最關注的是農業社會與內陸商業,絲毫沒有想到要操控海洋。

心臟地帶與海權(日本、部分東南亞島嶼、地中海、北歐等)之間的邊緣地帶(歐亞的沿海部分)開拓出富饒農業社會,有時也會受到陸權的侵略。」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內陸的大國對印度洋、南海的主要港口(港市)不抱興趣。

以港口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商船不入港就沒有稅收,所以管理者努力與商人協調,在來自各海域的商人代表的協議下經營港口。

遊牧民族以陸權的武力征服建立起大帝國,但是在海洋的世界,商人掌握了主導權,海權是脆弱的。」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亞洲海洋大歷史:從葉門到橫濱的跨海域世界 In ...《亞洲海洋大歷史》講到歐洲人還沒來之前的印度:
印度洋北緣:印度

在歐洲人抵達之前

印度對於貿易的嚮往可以分從幾個層面來概述。
1. 季風對於國際貿易運作區域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因為船隻進出海港的時間表,就決定了價格與商機。

2. 多元文化的交流原本就是這個地區民眾生活的核心

3. 印度在商品專門化(specialization)領域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其布料、香草與奢侈品被運送到浩瀚大洋的各個海岸。孟加拉灣尤其如此,大批印度東部生產的棉布成品從這裡運往東南亞。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4. 印度海岸地區的運作節奏是對外而非對內:與其大多數港口一樣,印度洋濱海地區彼此之間的共同點,要多於與自身內地的共同點。

宗教領域尤其如此,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很早就從斯里蘭卡傳播出去,遠抵緬甸與暹羅,伊斯蘭教也從古加拉特(Gujarat)傳往馬來半島與印尼。

5. 在海風與潮汐聯手推送之下,跨洋航行的船隻以印度的港口為中繼站,從而確保了印度的重要性,因其位居大洋「屋頂」、地理位置適中。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16世紀
印度貿易與運作機制的整體模式,並未在十六世紀出現全面性的變化。

葡萄牙人建立了「卡特茲」(cartaz)通行證制度,但是對當地貿易商而言,成本有時微乎其微:雖然許多印度人會繳交通行費,但是在葡萄牙人監管與執法較薄弱的地區,民眾可以完全不予理會。

在現代早期的印度,蒙兀兒帝國(Mughals)的收入主要來自陸地而非海洋,大部分民眾——尤其是蒙兀兒治下的人民—並沒有受到葡萄牙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太大的影響。

蒙兀兒人有句名言:「海洋上的戰爭是商人的事情,與君王威望無關」,這也是其朝廷運作的準則。

在歐洲人抵達的初期,從印度通往中東與東南亞的航運大抵仍由原住民族掌握,儘管葡萄牙人積極嘗試接管。

——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另外在《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裡討論到的:

東亞和印度洋國家的差別

「中國史與東亞史的研究者一直以來都認為,這個時期明帝國同時深受後期倭寇,與來自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的軍事入侵所苦(「北虜南倭」),導致一五五○年代的明政權面臨相當嚴重的危機。這是東亞史研究者幾乎一致的見解,因此應該不會有錯。然而對於綜觀印度洋海域的政治權力與國際貿易關係的研究者來說,有點無法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是根據陸上政權理所當然應該同時支配周邊海域這個未明言的前提,所衍生出來的看法。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至少在本書所討論的十七至十八世紀時期的東亞,陸地與海洋直接相關。這顯示出統治印度洋海域與東亞海域的政權,在性格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葡萄牙人與緊接著出現的歐洲各國東印度公司所統治的印度洋海域是「經濟之海」,從這裡更進一步往東挺進,就是陸上政權企圖管理、支配的「政治之海」。」

———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這一章提到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時,543年,君士坦丁堡爆發三年鼠疫,四成人口喪生。5-10年的週期持續了60年。

「鼠疫原為雲南、西藏高原南麓的地方傳染病,不知循著什麼路線,到達胡椒的集散地印度西岸,《貿易大歷史》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推測,很可能搭上前往埃及貿易船的黑鼠身上,藏著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

阿拉伯半島則地廣人稀,穆罕默德創教,伊斯蘭勢力抬頭。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伊斯蘭世界的統治権自從事征服的遊牧部落奥瑪雅家(奥瑪雅王朝)専移到
由伊斯蘭勢力掌控的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可視為伊斯蘭教團下各民族的聯合勢力。他們重視與伊朗人的合作,所以將中心移到伊朗人的根據地,也就是臨近波斯灣與印度洋的伊拉克地區。

阿拔斯王朝在西亞的邊緣地帶樹立起巨大的商業帝國後,商業圈便以巴格達為中心,為了因應商業圈的大量需求,波斯灣一帶的伊朗族、阿拉伯族等穆斯林商人,活絡了與印度洋周邊的貿易。此外,王朝成立後,阿拔斯軍在怛羅斯河之役(七五一)打敗了高仙芝率領的唐軍,也進軍絲綢之路。將陸、海的商業網絡結合起來,連絲路的商人都開始出入印度洋。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到了最後,阿拔斯王朝成為綜合邊緣地帶貿易圈的商業帝國,東起中亞,西到伊比利半島,從東方的印度洋、南海橫跨到西方地中海。印度洋、地中海貿易圈、絲路都在國際經濟都市巴格達匯集。

本來巴格達就不只是政治、宗教、軍事的中心都市,它具備有建立大商業圈的地理條件。底格里斯河流經市區,並以運河與幼發拉底河連結,因而成為水上交通的要衝,而且鄰近波斯灣以及灣外的印度洋,都具有地緣政治學上的條件,所以在建設首都時雀屏中選。

巴格達同時也是商業上的要地,因而成為海路、河流交通、陸路的起點,短短幾年,人口就發展到一百五十萬,成長為工業革命前的最大城市。」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當國際商業繁榮擴大了貧富差距後,位在邊緣地帶的阿拔斯王朝內,遜尼派(體制派)與什葉派(反體制派)鬥爭逐漸白熱化。

遜尼派找來中亞的遊牧突厥人,訓練為馬穆魯克(軍事奴隸軍人)用於軍事上。從內陸地帶入侵的突厥人成立了塞爾柱王朝,陸權因而漸漸掌握了阿拔斯王朝的統治權。」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唐朝

也有穆斯林商人經營海上貿易:

「八五一年,穆斯林商人所寫的《中國印度見聞錄》中記載,除去靠港地的停泊日,從波斯灣航行到廣州,順風的話需要一百二十天,即從波斯灣到印度西岸一個月,到麻六甲海峽一個月,麻六甲海峽以東的航海需要兩個月。但實際上,在季風風向轉變的麻六甲海峽,需要長時間等候風向,所以大約是來回兩年的長途航行。

穆斯林商人會採購西亞產的玻璃、棉布、毛織品、阿拉伯半島產的乳香、龍涎香等香料、波斯灣的珍珠、非洲的象牙、犀角等,但光是這樣,商品還不夠,也要依靠印度、東南亞產品的轉運貿易。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中國印度見聞錄》記述,唐末黃巢叛軍占領廣州時,殺害了十二萬的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祆教教徒。廣州位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是唐代的最大貿易港,這個數字雖然有其誇張之處,但由此得知住在這裡的穆斯林商人已多到難以想像。

該書也就伊斯蘭教徒在廣州建設清真寺,設置自治居留地,伊斯蘭的「蕃長」(外國人的代表)擁有審判權等狀況。」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宋朝
「這次大叛亂最後導致九〇七年唐朝的滅亡,穆斯林商人對中國的動亂驚惶失措,因而從廣州撒出,將據點移到麻六甲海峽附近的小島。

穆斯林商人撒至東南亞海域後,中國南部與東南亞海域之間出現了空白。其中,中國南部沿海被視為「夷狄」的商人,在宋朝時仿單桅帆船,建造了名為戎克船的外洋帆船,來往於東南亞。
他們最先交易的對象,是七世紀以來,一直把持麻六甲海峽咽喉點的馬來三佛齊國。戎克船也因此在短短時間內就有了驚人的成長。

中國商人進軍海洋並不是政治主導,而是南海經濟情勢的變化帶來的結果。
北宋與南宋受到北方遊牧勢力(遼、金)的壓制,陷入財政困難,因而對戎克船貿易十分保護。南宋的歲入中,有兩成來自對外貿易的收入。」

宋瓷廣泛出口至東南亞、西亞、地中海和歐洲;宋錢(銅錢)大量出口到日本、東南亞,成為通用貨幣。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元朝:海陸合一的圓環路

「一二六〇年,忽必烈在全是自己派系參加的族長會議(忽里勒台)就任大汗之位,然而弟弟阿里不哥也在另一場會議被推舉為大汗,形成兩個大汗爭奪蒙古帝國大位的局面。一二六四年,忽比烈勝出,成為唯一的大汗,但是海都連合中亞各部落與忽必烈對抗。至此,蒙古帝國完全分裂,形成元朝和伊兒汗國的農業地帶,與中亞遊牧部族的聯盟。

忽必烈重視商業,加強元朝與伊兒汗國之間海陸商業的穩定,以維持秩序。

在陸上,整建驛傳制的「草原絲路」,連結元首都大都(現在的北京)與伊兒汗國首都大不里士,進行穩定的交易。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至於可以運送大量物資的海洋,則以連結波斯灣與印度洋的咽喉點—荷姆茲海峽的荷姆茲島為西側「據點」。經過印度洋、孟加拉灣、咽喉點麻六甲海峽,到達南海、台灣海峽的「據點」泉州,以航線將波斯灣、印度洋、南海、東海連結起來。進而再接軌江南往首都大都的運米航道。

黃海航線經由江南穀物的集散地杭州,航行至臨渤海的天津,通過流入渤海的白河與閘門式的運河—通惠河到達大都。也就是說,在蒙古帝國時代,陸地的「草原絲路」與「海上絲路」在大都結合為一。

蒙古帝國雖然掌控連結草原絲路與海上絲路的亞洲圓環網絡,但海上絲路是海洋民族開拓的貿易路線,並不是蒙古人開拓的。穆斯林商人只是靈活管理已開拓的路線。在元朝,經營轉運貿易的是一批稱為「色目人」的穆斯林商人。」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元朝仰賴江南生產的稻米,將集運到杭州的米,經由東海、黃海、渤海運到天津,然後再從那裡經運河運到大都。印度洋的物產也透過這條路線流通。因此在元朝時代,「東亞的大航海時代」到達了巔峰。」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這本書提到了一艘日本和中國的沈船

28公尺長、8公尺寬

「這艘船是一三一九年日本京都東福寺燒毀後,為了籌措重建費用,而由東福寺分院博多承天寺住持與當地中國人贈送的貿易船,船員有中國人、日本人和高麗人。載送的商品中,主要為中國陶瓷器二萬六千九百一十件,銅錢八百萬枚(約二十八噸),也運輸紫檀、黑胡椒等。陶瓷器與銅錢是當時戎克船貿易的主力商品,對日貿易也是如此。」

鄭和下西洋:
「寶船長四十四丈(約一百五十公尺)、寬十八丈(約六十公尺),在當時來說,是無與倫比的外洋戎克船。不過只有大型船,航行上有其困難,因此推測應是加入一百艘左右的小船,組成近二百艘的船隊。但是鄭和的寶船比較像後來歐洲的帆船,與兩舷搭載大砲的軍艦不同,是在攻擊時採用船身撞擊或接舷登船的傳統型船。」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戎克船= Junk = 篷船 = 中式大帆船
https://images.plurk.com/1fos5Qx2wX0PUPzmKND9Il.png
「中國東南沿海各省,自宋、元時期即以木質帆船進行海外貿易,明、清亦然。歐洲人稱此類尖底帆船為「戎克船」(Junk),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15世紀Friar Odorico、Ibn Battuta等人的遊記中。由明末至20世紀初,中國海商廣泛運用戎克船進行臺灣海峽兩岸的商貿,19世紀中葉之後,更絡繹不絕往來臺灣各口岸,澎湖、東南沿海之間,可說是臺灣商貿命脈所繫。本戎克帆船模型屬泉州商船系統,三桅、棕色斜帆、高舷墻、帶水密艙,船首方形開口、兩側有尖翼板。最大的特色是船底塗白色,俗稱「白底船」。中式帆船(篷船)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全世界氣候進入寒冷期,史稱「小冰期」。低溫和日照時間不足,導致饑荒一再發生。

元朝執政下的黃河流域,在一三二〇年代到三〇年代間屢屢氾濫,饑荒擴大。這段期間,蒙古的四個汗國對立加深,部族的團結逐漸崩解。

擴大成歐亞規模的商業,讓人與物的交流的規模更大,但也埋下地方病擴散大流行的因子。這段期間,中國雲南的地方病鼠疫凶猛異常。美國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ardy McNeill)在他的名著《瘟疫與人》中推測,很可能是一二五二年,蒙古大軍攻入中國南部、緬甸的時候,讓潛藏於齧齒類的跳蚤傳染開來。鼠疫桿菌透過寄生在黑鼠身上的跳蚤為媒介,在一三三一年元末的中國流行,其威勢之猛烈,讓中國的人口幾乎減少了一半。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進而,麥克尼爾也推測,帶有鼠疫桿菌的跳蚤,也會潛藏在馬的鬃毛和雙峰駱駝的體毛中。黑鼠隨著「草原絲路」向西移動,把鼠疫桿菌載運到黑海沿岸。

蒙古帝國實施的驛傳制,也就是在一定間隔設立的驛站,成了鼠疫的轉運站。
一三四五年,鼠疫在伏爾加河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在欽察汗國南部大舉肆虐。第二年,包圍黑海北岸熱那亞殖民市卡法的欽察軍隊中,爆發鼠疫大流行,許多士兵喪生。欽察軍撤兵時,將多名飄散惡臭感染鼠疫的屍體用投石機丟進卡法城中,卡法城因此也受到鼠疫的汙染。

後來,在卡法停泊的義大利商船等,又將鼠疫帶到土耳其、埃及、敘利亞、義大利,造成各地的瘟疫大流行。曾為歐亞東西貿易據點的敘利亞、埃及、北非都因為鼠疫的大流行,喪失了四分之一人口,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商業嚴重衰退。當時伊斯蘭世界因為鼠疫而死亡的人口,據推測高達二千萬人。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八世紀中期後,以印度洋為中心的海上商業,繁榮了約五百年,卻因為鼠疫的流行而快速崩潰。

一三四八年,鼠疫經由義大利半島擴散到全歐洲,到一四二〇年為止,三分之一的人口染疫死亡。再加上英法百年戰爭、札克雷之亂、瓦特.泰勒起義等民眾起義,大大震撼了封建社會,被稱為「十四世紀的危機」。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
我小時候一直覺得鼠疫啊黑死病啊,是歐洲的事欸!

但其實東方也是影響很大嘛!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鼠疫致死率高,所以極難在陸上傳播,大多是經過船隻帶到各地,是一種「貿易病」。美國歷史家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德(Janet Lippman Abu-Lughod)指出,十三世紀,出現了歐亞大陸的內陸交通要道與印度洋的海洋交通路線緊密結合為全球化貿易,應稱為「十三世界的世界體系」(《歐洲霸權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體系》),它成為「貿易病」鼠疫大流行的基石,「十三世紀的世界體系」隨之崩塌。」

「蒙古帝國的垮台、鼠疫大流行導致印度洋貿易急劇崩毀,東地中海鄂圖曼帝國的崛起、威尼斯和熱那亞等義大利城市的衰退,位於歐洲西側外緣的伊比利半島(以里斯本為中心)在大西洋的海域孕育新的經濟成長(大航海時代)。歷史常在意外的地方有了連結。」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明朝

「國祚約一百年的元,因農民軍起義的紅巾之亂而傾覆,大明建國。但是明朝政府疏遠海洋,企圖回復傳統內陸的中華帝國。明朝的建國者朱元璋實施「海禁政策」,禁止民間商人海外貿易。肅清沿海和諸島,沿海要地派遣軍隊取締走私貿易,嚴禁商人出海貿易,拆除民間的大船,禁止建造。

在另一方面以明皇室為中心,採取政治朝貢貿易(勘合貿易),試圖恢復復古的國際秩序。只和承認臣屬明朝的國家進行貿易,給予貿易船大幅的經濟利益。由於這種獨善式外交,蒙古帝國時代,發展到南印度、波斯灣的中國商人大商業圈因此消滅,戎克船貿易急速縮小。」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中間講了一段鄭和下西洋去了哪裡。

「鄭和的航海,是中國撤出「海洋世界」最後一次關鍵性決定。宋朝以來長期的海權時代從此落幕。滿洲人、蒙古人共同統治的清朝,更進一步將比重移向陸地心臟地帶。中國的中心一再往北方移動,完全失去了宋朝時掌控邊緣地帶所擁有的海權性質。」

咦,這本書完全沒有要管非官方的海盜們耶XDDDD

畢竟他是一本講海洋地緣政治的書,不是海洋史 🤣🤣🤣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五章 從北方往外膨脹的維京世界——從寒冷海洋擴張的網絡

話說這裡出現了丹麥人白令帶隊找到白令海峽, 北歐人跑去美洲打海獺,還有登上格陵蘭 Greenland 和文蘭 Vinland 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上一本書《歷史上的大暖化》有讀過!@jeanylin - #Jeany讀書 #歷史上的大暖化 歷史上的大暖化: 看千年前的氣候變遷, 如何...還有漫畫 + 動畫 Vinland Saga!@jeanylin - #動畫 #海盜戰記 #Vinland_Saga 日語: #ヴィンランド・サガ N...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總之:
「活躍於北海的維京人,以波羅的海海域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為中心,拓展了以下三條航線:
一、往東前往波羅的海的東航線。
二、往西前往北海的西航線。
三、從斯堪地那維亞往北到格陵蘭的北航道。
十世紀,挪威維京人將航線拓展到冰島、格陵蘭到美洲大陸北部。他們並未特別在意大西洋,只是把它當作生活之海,隨意橫渡,航行到美洲大陸。若是經由冰島、格陵蘭的話,北歐到美洲大陸非常近。」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哦,原來不是不講海盜,時候未到啊。
後面就講到倭寇和朱印船了。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六、七兩章在講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東印度公司。

第八章 生機勃勃的東亞海洋——東亞的大交易時代與明朝走私貿易商人的活躍
——
「德川家康承接了豐臣秀吉始於一五九二年發給商人朱印狀(海外渡航許可證)的做法,自一六〇一年以後,派遣使者到安南(越南)、呂宋(菲律賓)、柬埔寨、暹羅、南海交易的要港,馬來半島的北大年等地,建立外交關係。這是轉變為海權的嘗試,正好這也是荷蘭人開始進入東亞海域的時期。」

後面講了一下明鄭時期。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咦,進度來到第九章!
比我想像的快啊。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最後一章講到美國,當然就會講到中國問題啦。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第十章 徹底重組海上世界秩序的美國——新大陸的陸權變身為管理世界海洋的海洋帝國
1 轉型為海權的美國
培里的任務是保障煤碳
環繞世界一周拜訪日本
往西、再往西,美國的亞洲拓展
馬漢進言拓展海洋
馬漢描述的前進亞洲戰略
美西戰爭成為前進亞洲的根基
併入戰略據點夏威夷
傾舉國之力建設巴拿馬運河

2 第一次世界大戰破壞了十九世紀的世界 德國進軍海洋 造艦競賽與無畏號的建造 3C政策與3B政策的激戰 3 轉型為海洋大國 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完成進軍海洋的美國 美國大商船隊現蹤 用地緣政治學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4 美國對世界海洋的集中管理
絕對海權主導的新海洋系統
冷戰與海洋世界的分裂
美國海洋霸權的確立
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
海運的革新成為全球化經濟的基石
改變海權的貨櫃革命

5 反叛國際海洋秩序的中國
從國際海洋秩序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中國
倚靠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陸權上升的「一帶一路」
中國擔憂的麻六甲困境 劉清華設定兩條「島鏈」 將南海九成設為經濟海域的輕率嘗試 6 南海、台灣、釣魚台的紛爭 中華民族主義對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陸權中國瞄準南海、東海的資源與海面 將經濟海域視為領海的主張 台灣、釣魚台的攻防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
當然啦,我覺得這個作者其實他有很強的立場,比方說他大概是日本的鷹派,衡量海權的進退主要是以武力和殖民統治的盛衰作為分界。對於二戰的日本也是稍微談一下,用「草率」形容而輕輕略過。

然後他對於美國的分析我也不盡同意。他的論述是美國是個陸權國家,後來在馬漢的論述下,轉型變成了海權國家。

但我覺得美國從殖民地時期以來,就是很重視海權和貿易的,海商法的齊備性還高於其他,開國後也不例外。

不過當然美國佔據了那麼大的陸地,率先開通鐵路,說是個陸權國家也沒有什麼錯啦。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很有趣的是這本書從頭到尾,從古至今,都會稍微提到一下台海問題🤣

最後還有一節專門寫這件事
Jeany指日可待 says
3 weeks ago
好的!看完啦,我覺得還不錯,推薦大家可以看一看,算是個不同的角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