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受害人家屬的關心,偶爾也會被廢死拿來做文章
說更該注意的不是處死犯人,而是關懷家屬
但這兩件事情又不是互斥關係
latest #27
雖然死刑不能換回死者,但在此就否定死刑的存在意義,也有點放錯重點
怕冤案造成殺錯人,那要改善的不是廢死,而是審理程序是否有不當刑求,或是證據保存
沒有人可以剝奪人的生命
在說出這句話之前,倒是看看奪走他人生命的被告啊
不能容忍國家公權力殺人,那為什麼因一己私慾殺人的人就能理解了?
立即下載
處死加害者超能夠平復被害者家屬心情的好嗎?
在真正制定出不可減刑假釋的終身監禁之前,談廢死都是太過理想
就像沒有配套就提案取消違停檢舉的草案一樣
pwpdvdnv: 能不能平復我不知道,也不是沒有家屬表示人死不能復生,加害人被槍決後他們的時間還停留在當時
但死刑可以把一些人隔絕於社會之外,這是我認為死刑最大的意義
沒錯,這世界上確實存在應該永久跟社會隔離的人
渚葉
1 months ago
超討厭終生監禁的,那種應該永久跟社會隔離的人,連在監獄都很惹人厭,還是直接死刑一勞永逸
死刑犯被限制下工廠
廢話,工廠裡面有工具,一支原子筆都可以殺人或自殺了
還有飲食品質的問題,像吃到鐵絲、戳到嘴破,「我想說這個是什麼狀況?為什麼可以這麼粗糙對待在監所裡面的人?」

你們監獄都在虐待受刑人啦
訪談後,Ciwang更認識死囚們立體的生活樣貌,並讓她反思:「當然他犯罪,但不代表犯罪的人不用尊嚴。人會犯錯,誰都會犯錯,只是犯錯的程度輕跟重。那難道犯錯的人,沒有值得被尊嚴的對待嗎?他還是一個人啊。」

你對著受害者家屬跟死者墓碑說這句話啊,說啊
後面提到拖著不執行對死刑犯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還不如早點給他們暢快
然後人權團體的結論是要廢死
小燈泡事件曾引起各界譁然,加害人王景玉開庭爭論精神鑑定報告時,鑑定人討論王景玉如果住院的話,需要投入很大量的資源,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旁聽的彭湘鈞想著:「這不是基本嗎?」

身為心理師的彭湘鈞,她的專業領域總是告訴來看診的個案,他們是無條件值得活著、值得被愛、值得被肯定的;但法庭給她的衝擊是,社會卻在秤斤秤兩、評估人的價值,在討論一個人值不值得活下來。

你對死者說啊,對家屬說啊
當然,彭湘鈞後來還是沒有轉而支持死刑,是因為她想這些是監所處遇和整個社會需要改變的問題,並不是死刑制度有必要或者比較好。就像在死刑案件辯護的工作中,聽到「因為現有的矯正資源沒有辦法教化他們,所以要判他死刑」時,她總是覺得很荒謬──「我們居然可以那麼大聲地說出國家的能力不夠,並且以一個或多個生命來為這件事承擔,而沒有感到一絲羞愧。」

認清有些人就是無可救藥很可怕嗎?
你覺得國家要為此羞愧,那有沒有想過要對受害者跟家屬羞愧?
az777: 你看看這篇文章,又在說監獄很可怕都虐待受刑人哭哭
渚葉
1 months ago
這些人可以來做職務代理人看看,相信他們進來後就知道什麼叫做不可教化了
渚葉
1 months ago
殺了尊親屬的受刑人被判無期,就在監獄裡鬧自殺,真的很謝謝,還動不動就依仗著自己有身心疾病去影響他人生活,幾乎是全天關注怕一個不注意就讓他們自傷
渚葉
1 months ago
吃飯把筷子折斷劃傷脖子,最後因為怕她在自傷所以變成同仁餵她吃,到底是戒護還是看護
這類傷人跟自傷風險高的,還會有人控訴你們不讓他去工廠是傷害
誰知道去工廠後會不會有更多的傷害
tokiwayama: 為什麼這麼有同情心的人從來不當獄警呢,這很能說明問題
渚葉
1 months ago
當然不能說所有人都很惡劣都不可教化,但大多數他們的話是不需要太相信的,為什麼會需要跟社會隔離,總是會有它的道理,特別是殺人犯,很多都是自我中心主義,連跟一般的受刑人都不見得能融洽相處
你們這樣說會被罵啦,呵呵
司法審判有瑕疵,竟然結論是要廢死喔
阿基@仕事地獄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那麼,當一個人刻意殺掉另一個人時,他應該拿甚麼來賠?這世界上真的不存在應該與社會永久已死亡隔離的人?比如強暴幼童的人渣?當然,包含且不限於此。
司法審判的瑕疵應該要想的是「如何避免失誤」,而不是廢除死刑,這種亂七八糟的連結完全是違反邏輯的硬ㄠ,拿個我這把年紀的人都知道的案例吧─陳進興,也就是白曉燕命案。
你敢跟我說,陳進興無辜不該死嗎?白曉燕不值得一條命賠嗎?
更別說陳進興逃亡中以行刑式的手段殺死無辜的醫生,想來也不值的一個死刑?這些人的命都不值得把一個人渣與世界永久隔離?
你們真善良
一個被綁架、姦殺、殘死在水溝大排的女孩,不值得一個公道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