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write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愛的藝術》by埃里希.佛洛姆

https://images.plurk.com/6tt8ws3NFKGrTxxUSkYAbZ.jpg

看完了,薄薄一本。看完後印象最深的不是愛的能力,反而是他對政治、社會和意識形態的批判;以及用信仰詮釋愛的解讀。

#書 #閱讀 #心得 #心理 #愛
latest #17
我發現出自宗教背景的心理學家,必定都會受到它的影響,而且影響巨大,看了好幾本書都是這樣,雖然中間可能會有叛逆期,或轉投其他宗教的情況(例如佛洛姆原本出自猶太教家庭,後轉研究佛學和非一神教的理念),但無論如何,你還是在在處處可以看他「去其糟粕取其精」的結果XD
像我自己其實也有發現,雖然我常常詬病我師父的一些個性和做法,但往往會在書寫的過程中發現「咦,這好像是我師父講過的話...」
回到書本,佛洛姆的字裡行間讓我感覺到,他是一個對生命蠻有熱忱的人,那種對社會激情批判的狀態不像個老人,比較像憤青
立即下載
「現代人的自律幾乎僅限於工作範圍,而在不用工作的時候,他就想要懶散(說得好聽一點是想要「放輕鬆」)。這種追求懶散的願望主要是對生活千篇一律化的反動。

就因為人被迫一天八小時花費精力去做不是他主動想要做的工作,他就採取嬰兒式自我放縱的方式進行反抗。

另外,在對抗極權主義的戰爭中,他變得不信任何紀律(不管那是非理性權威強加的紀律還是自行採取的合理紀律)。然而,沒有這些紀律,生活就會變得碎散和混亂,缺乏專注。」
這根本我
「我們忙著教導學生知識時,我們忽略了那種對人格發展上最為重要的教育:這種教育只可能由一個成熟和充滿愛的人以身教教予。

從前,在我們西方文化中,或在中國與印度,最受推崇的人是具有傑出精神素質的人。就連老師也主要不是傳播知識,而是傳授做人的態度。

反觀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俄國也一樣),受到推崇和被競相模仿的人完全不具有傑出的精神素質。人們所羨慕和追隨的,是那些大出風頭,帶給他們替代性滿足的人,例如電影明星、廣播名人、專欄作家,以及商界和政府聞人。這些人的主要特點是時常製造新聞,引起轟動。」
「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有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

任何堅持生活的第一要務是安全穩定的人,不可能有信仰。

OMG,這句太重要了!
「任何人如果把自己關在一個防禦體系中,以保持距離和占有作為安全措施,都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囚犯。

要能夠愛和被愛需要勇氣:斷定某些價值無比重要的勇氣,把一切押注在這些價值上的勇氣。」

我沒有勇氣
「信仰和勇氣的實踐是從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

第一步是去注意我們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會失去信心,要看穿我們用來合理化這種失去信心的情形的藉口,要認識我們在什麼場合行為儒弱,及再次要看穿我們用來合理化這種儒弱的藉口。

我們要去認清,每一次失落信心是如何削弱我們,而進一步的削弱又是如何導致信心的再度失落,如此這般沒完沒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其他人相信,愛和我們社會中的世俗生活不能相容,又由此得出結論說,在今日談論愛就等於參與一場共同的詐欺。

他們認為,在今天的世界裡,只有殉道者或瘋子才能夠愛,因此一切關於愛的討論都只是說教。這種道貌岸然的觀點,隨時準備好為玩世不恭的心態提供理據。

事實上,當一般人說:『我很想當一個好基督徒,但真是如此的話,我就要挨餓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不可能在不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尊重對方。』只有能夠問自己與上述同類的問題,這樣的了解才可能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要對心理師靈魂拷問的原因
「他提出那些能夠揭露真相的問題,那些能夠深入事情核心的問題時,他完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和寫什麼。因為只有透過向自己提出問題和追究真相,才可望了解他人。
「人們面對提問和被追究真相時,儘管會覺得受到了挑釁和被擊中要害,但如果感到提問者是為了追求了解,便不會有受譴責和差慚之感。相反的,這些問題會成為他們自己的問題,同時也會感到自己受到他人理解。
佛洛姆的理念大概是這樣,只有從資本主義、個人主義的幻像裡走出來,走進信仰式的愛,愛的能力才會真正被看見。
所以這本書並不是在討論「愛」這個概念上的本質,不是那種形而上的探討,而是非常社會化的關係和互動。
要理解一個學派就需要了解創造者的人生,因為他們的觀點大多是個人經歷的投射,是某種部分真理。

例如佛洛姆強調信仰的實踐出自於勇氣,有可能是在反應他在父親身上看到的東西。他的父輩祖輩都是出自猶太教,但他父親焦慮、懦弱的個性,影響了他很多,所以他必定會針對這點有所反抗。
然後很有趣的是,他的兩任伴侶都大自己十幾歲是怎麼回事 ,書中沒有解釋(也沒有人敢自己亂猜測XD),但我覺得很有趣。

他的第一任太太還是自己的精神分析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