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閱讀通信 vol.278》最容易過勞(burn-out)的,往往是鞠躬盡瘁、完全投入的那些人 | Ope...「每個努力都會耗盡我們所有的氣力。我們的工作只是例行的雜務,毫無補償價值。我們會覺得被榨乾了,完全被掏空。」

感覺熟悉嗎?這段話其實是《終結職業倦怠》的書摘。這本書的作者馬萊西克原本擁有大學終身教職,卻在教書11年後,遭遇職業倦怠引起的嚴重身心危機,黯然辭職。後來他耗費數年完成《終結職業倦怠》,從社會、歷史與宗教等角度剖析職業倦怠的文化現象(不只是少數個案!)如何在美國形成。

本期封面故事是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巫彥德,分享《終結職業倦怠》的讀後感。歡迎倦怠的你,一起來讀。

#職業倦怠
openbook
2 weeks ago
《終結職業倦怠》書裡提到,1970年代,心理學家弗洛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每天在私人診所執業看診10小時,還接著去東村的診所提供免費醫療協助,再與志工夥伴開會到半夜。一年後,他過勞(burn-out)了。
弗洛伊登伯格在1974年發表的〈職員的職業倦怠〉報告裡寫道:「但正是因為我們鞠躬盡瘁,我們才步入職業倦怠的困境。我們工作時間太長,太過認真,我們感覺心裡有一股要工作、要助人的壓力,也從外在感覺到要付出的壓力。」讀到這段,通通編也想到始於今年2月,韓國住院醫師因政府宣告擴招醫學生,卻無視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工時過長等問題,引發的休學、罷工浪潮。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