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跟了一波婚姻板文章及其後續的心得:愛你的人會思考你要什麼,並且想辦法滿足你,愛自己的人則只想到他要什麼,並且想辦法要你滿足他。
#心理 #兩性家庭
latest #12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女方第一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男方第一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男方第二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男方第三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男方第四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其實男方還有很多篇文,但不一一列出了,總之此系列在板主刪文前攻佔版面,婚姻板充滿快活的空氣,並且蔓延開來。在婚姻板禁回後,這是幾篇我後續看到的八卦板文章: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批踢踢實業坊 - Gossiping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現在來簡要分析一下夫妻兩方的成就、困境、需求和小孩方的需求。

先生的成就:赴美四年拿到綠卡(有運氣成分)
太太的成就:穩定的家務管理、照顧小孩

先生的困境:情緒管理差、失業、失業又導致情緒管理更差、從前在臺成就高導致相對剝奪感更嚴重
太太的困境:在美生活依然不適應、被先生貶低導致更想回臺

先生的需求:得到穩定的工作(這一點不可控,且只要先生繼續上網爆炸就近乎不可能)、得到太太的支持(如果先生想要換太太出去工作,基於太太的個性和能力也不太可能)、得到太太的肯定(如果先生不穩定下來而是持續貶低太太也不可能)、得到原生家庭的肯定(這一點極困難)
太太的需求:經濟和精神面皆穩定的環境(只要持續留美就很困難,且這兩者大部分都卡在先生身上,但回臺可以立刻滿足需求)
小孩的需求:家庭經濟和精神面皆穩定的環境(同上述)
立即下載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如此一來,如果想繼續留美,保住身分,趕快找到工作是當務之急,而且以能力來看,先生去找會比太太去找更有利。問題就在於先生情緒卡住,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至於隱性問題則是,兩方都沒有辦法好好說話,先生對太太有競爭心,既羨慕又嫉妒太太似乎輕鬆沒有壓力的生活,而且看法非黑即白,認為愛我就無條件支持我,不支持就是反對,就是扯我後腿,就是否定我的努力;太太則是眷戀臺灣的生活遠勝過美國的生活,在長期接受先生的負面情緒影響後逐漸無意同心。如果半年內先生還是沒有找到可以支撐家計的工作,太太離婚帶著小孩回臺應該是最合理的選項。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3 weeks ago
比較主觀的說,我覺得離婚是最佳解,太太其實大可以獨自回臺,但顯然她沒那麼做。看到男方說前女友就是因為不願意和他去美國而分手,抱怨太太不如前女友有想法,還有「如果我是個一百分老公你會不會留下來」這種經典問題,忍不住失笑。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和強弱項,重點是兩個齒輪卡在一起順不順。每個人的缺陷也會導致選擇時會傾向某些特定的類型,沒有深思熟慮的話日子便無法長久。你想要找不會干涉你的人當對象,就要想到對方可能也不願意被你干涉;你想找會依賴你的對象,當你變得無法依賴時關係必然緊張。不擅長拒絕你的人通常也不擅長拒絕別人,而擅長管理自己的人則很難不想管理他人。很多事是兩面的,不是你想要對方依賴你對方就能百依百順,某天你要他堅強獨立他又能立刻獨當一面。只從自我出發的話,人間一切是不可能永遠如意的。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看到有人說男方努力超多,是女方不知感恩,這又讓我想到一個故事。一個親友小時候常常已經睡了又被挖起來,只因為爸爸買了好吃的東西回來要給大家吃。問題是爸爸回到家十一二點了,他被強制打斷睡眠,又要吃東西,回去睡覺又睡不好。他並不是不感謝爸爸,也不是覺得爸爸不應該照顧家裡,但是要他在深夜吃點心到底是誰的需求?答案是爸爸的,因為爸爸想要當「看到點心會買回家給孩子吃的好爸爸」,而他已經熟睡了,不管那東西多好吃,都不想被挖起來,變成滿足爸爸的工具。然而只要他沒有趕快起來,沒有開開心心的吃,爸爸就會覺得這份好意家人竟然不領情不感恩,接著大暴怒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最後他的處理方法就變成,用演戲的精神趕快起來,趕快吃,趕快稱讚爸爸感謝爸爸,再趕快重刷一次牙回去睡覺。他生活中這類事很多,如果和別人抱怨,或許大家還是會說他爸爸真好吧。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本案中,拿綠卡並且在美生活,是誰的需求呢?答案是先生的,不是太太的也不是小孩的。當你有個需求需要滿足,而這中間需要他人的配合時,應該怎麼做?是要用交換的、用談的,時不時再給一點好處,平常多講些讓人聽了會開心又不費成本的話,還是用罵的、用公審的、用貶低的?你從沒聽過有人拉保險、找客戶用罵的,為什麼這樣對妻子就覺得沒問題?恐怕還是因為位階沒有拉平的關係。如果不把妻子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用罵的就不奇怪了,只是即使罵了,你還是沒有辦法得到你要的東西,困境持續並且增生。道理一向是這樣的。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每次看到這類故事,都會回頭去檢視選對象三要件:@Laven - 看到這個噗: 來講一下我受文學小說與聽到的各種故事影響得出的選對象三要件。 #兩性家庭...幸好幸好,是會被選對象三要件篩掉的,看來該噗還沒有修改的必要,推薦給有需要的各位試試看。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再推一下經典好文:批踢踢實業坊 - marriage不論是男是女,都要記得小心有毒的環境、遠離會貶低你的人。
離婚最佳解+1
但是我覺得能滿足自己的人只有自己,所以想辦法滿足別人、或是想叫別人滿足自己,都是不健康的,而且也是不可能達成的。
所以像以上婚姻例子,正解是找個跟自己目標相同的,兩人手牽手滿足自己,在滿足自己的過程也互相陪伴,這樣才行。需要別人「配合」有時會淪為互相勉強,還是一開始就找到相同目標的,可以完全不費力氣地「配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