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是那種受到一再傳頌的故事,就是有群人去精神科裝病,結果全被醫生送進精神病院。院方對自己關了正常人不知不覺,反而院內其他病人先發現這群人可能根本沒病。然後這不只是笑話,這是1973年心理學家David Rosenhan發表在Science上的經典論文「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裡做的實驗。
latest #19
elish
2 months ago
這故事後來衍生出另一個非常經典的都市傳說:Bulawayo精神病院的巴士司機跑到酒吧喝一杯,結果弄丟車上二十個病人。索性跑到巴士站載上一堆乘客,到了病院還告訴院方,小心點,這群人容易激動。院方用了三天才發現事情不對,逃走的病患也根本找不回來了。

「啊我就不想被罵呀」的巴士司機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好像也滿合理的(?)不過後面這個依據事實查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網路故事,出處號稱是南非報導,接著再變成美國小報Weekly World News新聞,但認真去挖有沒有這事,底下是流沙:

Bus Driver Delivers Sane People to Mental Hospital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相關新聞每隔幾年就會捲土重來一次,有時變成跑到酒吧門口戴醉漢。還會有論者依此認真分析何謂正常。新聞內容更是越掰資料越豐富,現在還多了記者對被害人的訪談。但實際上認真要搜,真正的恐怖新聞是,精神失常的司機開巴士撞人,還有亞裔司機遭到仇恨犯罪攻擊。

如果要問為什麼這個傳說可以如此持久,首先自然是因為莫名其妙被抓起來而且百口莫辯的恐懼,就跟艾倫坡筆下的活埋故事一樣古老且深入人心。再來則是因為以Rosenhan experiment為首,混進精神病院做研究和報導的事確實都發生過,而且往往成功揭露精神醫學診療上的嚴重弊病。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當年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這篇的一大背景,除了因為越戰所以美國男人正在集體大裝病之外,也是因為那些年的精神醫學界診斷標準趨近玄學,正在遭到學術界各大山頭圍剿,更直接被嘲諷成偽科學。

論文本身就直講了:「許多支持者以為,正常與異常、神智清醒與錯亂的區分,以及以此為根據的診斷非常可靠,但事實並非如此……越來越多人從相關理論、人類學、哲學、法律與治療實務去思考,開始認為目前的精神疾病與心理學分類一點用都沒有。

而且沒用也就算了,最糟的是會給人帶來傷害、汙名、還會誤導社會大眾。據此,精神疾病診斷只是觀者有心捕風捉影,並不能呈現當事人的特徵與概況。」
立即下載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雖然不管哪個年代的論文筆戰,起手式都是戰研究方法,所以Rosenhan這篇後續也被反對派學者抓著批評。但論文揭露的弊病卻也公認存在,就是因為這樣,求生意志堅強的精神醫療學界才催生(或者說被揍到不得不弄)出,徹底變革診斷方式的第三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這個版本改以症狀為核心,人們熟悉的量表就是這樣長出來的。當然乍看之下好像變科學了,但如果要認真檢視的話,底下還是暗藏流沙(這點連當初主編第三版的學者都承認)。但如同所有學科一樣,人智嘛,底下有流沙很正常,問題出在後續如何處理。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可關於這問題的答案,我想正是相關都市傳說永遠不死,而且一直有說服力的主因。就不要提 DSM 每次改版,都涉及酒精、學閥戰爭與鉅額金錢的互動。另一個有意思的點或許是,喜歡強調一切都要相對的人,在對自己有利時,可就不那麼相對了呢。

最後?最後同場加映歡樂的披薩特工事件,某醫療集團疑似保險詐欺,FBI同時兵分九路查其旗下的精神病院,其中一家資料特別豐富查上一整天,探員又累又餓打電話去訂披薩,卻被披薩店誤以為是病人的雞同鴨講。但這個老實說,太為難披薩店了啦:

FACT CHECK: FBI Orders 19 Pizzas Delivered to Psychi...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以下大意不是翻譯:

FBI:我想訂十九個大披薩和六十七罐汽水。

披薩店:你要送到哪裡?

FBI:南林精神病院。

披薩店:精神病院?

FBI:對,我們是FBI幹員。

披薩店:你們是FBI幹員?

FBI:是,這裡大家都是。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披薩店:在精神病院?

FBI:對,還有別走前門,我們鎖起來了,你要繞到後門才能送披薩。

披薩店:你說你們全是FBI幹員?

FBI:對,你多久能送到?

披薩店:你在南林那邊?

FBI:沒錯,你多久能送到?

披薩店:南林那裡每個人都是FBI幹員?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FBI:對啦,我們在這裡待了一整天,都餓了。

披薩店:你打算怎麼付錢?

FBI:我的支票簿就在手上啊。

披薩店:你們是FBI幹員?

FBI:對,這裡每個人都是FBI幹員。要記得帶披薩和汽水走後門,我們前門鎖了。

披薩店:我才不信。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這則最好笑的點是,事實查核人員原本以為一定是網路創作,雖然寫信去問FBI,但不覺得人家會回答。結果FBI不但認真回答,還證明確有其事:披薩店最後堅不外送,FBI幹員只好自己開車去載。

LikeCoin Widget By LikerLand
elish: 披薩店不信很正常……
千山萬水
2 months ago
一次訂太多 又說全部是FBI ... 確實有些疑點 .
BlueLeslie
2 months ago
我們之前在精神科實習,和店家訂餐也會有同樣遭遇,所以大多要先和去過的店家說好
☀朝狐☀
2 months ago
大量訂單,而且是精神病院打來自稱是 FBI 我也不信
看原文對話是超大量訂單,直接自稱是複數的 FBI agent,然後還前門不能走請繞路一下,不管這地址在哪都沒人敢送過去吧
特別是美國早期有不少利用外送服務把人叫到特定地點,然後搶劫或勒贖,威脅外送員生命安全的案例 (後來GPS和監視器普及之後好很多
十九個大披薩和六十七罐汽水,怎樣也不算小的單。先不說被騙去搶劫,付款還說用支票,誰知道到時能否收到錢?就算給現金也怕去到那邊沒人耶。不要說以前,現在仍不時聽到有客人預訂了食物後不出現又不付錢,或者送貨過去後說沒人下過單。份量少,餐廳嘆一句還勉強可以吸收賠掉的錢;若是多,可是賠上好幾天收入耶,就算不是送到精神病院,送其他地方也不一定願意送餐才收款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dongxo666: SolarFox: 這個說真的,絕對是我也不送的等級 XDDDD
elish
2 months ago
blueleslie: 原來臺灣商店也會擔心來自精神科的訂單是不是真的,好妙喔!(筆記)
elish
2 months ago
kuroneko306: 感謝補充,我看這篇時也是在想,這種訂單都敢送的披薩店,要不是店員其實是正在打工的超級英雄,就是會在B級片開頭死翹翹的臨演吧 ~ XD(然後不愧是美國,好實際的恐怖訂單 ORZ)
elish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winniecatcat: 開支票以1990年代的美國來說應該算正常,只是我想披薩店員可能擔心自己到時候會拿到樹葉(?)之類的東西(欸)外送原則上講求的是社會信任,但精神病院打來說是FBI要訂披薩和汽水,真的怎麼看都超越了信任範圍。這就類似打電話叫八方雲集送五十盒二十粒裝煎餃和酸辣湯到龍發堂,然後說是國安局訂的一樣 ~(雖然現在已經被強制解散了,但仍然是台灣精神醫療史上重要的部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