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男人・英雄・智者:男性自性追尋的五個階段》by莫瑞・史丹(Murray Stein)

https://images.plurk.com/3TretMAN8l29qcvtXWDwXN.jpg

整本書對我來說是籠罩在社會文化&神話式的結構下開展的。也就是說,先有了文化,才有這些分析,如果沒有這些文化,分析也會隨著文化而去。

但有探索到自性這件事而不是做一個文化式的歸因已經很了不起了,說明靈性這件事在心理學的領域裡滲透的越來越深了XD

#書 #閱讀 #男性 #心理 #榮格 #阿妮瑪 #阿尼瑪
latest #11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我說那個阿妮瑪/阿尼姆斯,其實還可以往上追溯吧,為什麼人會需要阿妮瑪,因為那是自我的延伸+自我的投射,然後這個投射的客體大多數被寄望在他者身上(也就是另一半啦)。

所以這整件事其實是在講,人類該如何自給自足,把想要向外尋求的轉化為內在。
一堆神秘的術語拆解開來其實事情很簡單,但卻被各種表象迷惑,所以語言變得很複雜XD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社會文化跟人真正的本性還是沒有切割開來,因為除了宗教家以外很難跳脫他們認知世界的前提:例如男女、好壞、善惡,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

不過還是很有趣,至少透過這本書我知道了社會文化(尤其西方國家)認知下的男性原型是什麼。
立即下載
中間那一大段關於anima的描述,白話翻譯一下就是:

男人在經歷了事業、家庭、婚姻的摧殘後,很容易產生中年危機,開始在痛苦中思考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也就是作者說的轉化),這時候他就會把生命的意義投射在外面的女人身上XD,而且這位女性還必須是叛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他從桎梏中“拯救”出來。
此時這個男人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付出巨大代價,把他過去的事業家庭都拋棄,去跟他認為的靈魂伴侶(阿妮瑪)在一起;另一條就是默默把這件事放在心底,實現自我轉化,變成自給自足,明白他所想要的意義不需要透過外在來實現。
如果發展的不好,anima就會變成“心底的白月光”,一輩子活在愛而不得的幻影裡面。

個人理解這個“愛”其實就是生命意義的代表,因為大多數人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所以會把意義寄託在愛情上,愛情的客體就是另一半。
以作者的觀點來看,男性只有在經歷過“anima時期”,通過anima的誘惑與考驗才能進入到下個階段——智者的階段。

那anima時期又是什麼時期呢?叫英雄階段XD,因為男人是英雄,他要透過拯救anima公主這個儀式來從父權中解放,從國王的手中把公主帶走就是其象徵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以個人觀點來看,我覺得他沒有真的被解放,因為他的文字還是有一種“哦~不可以喔~我不可以這樣做喔~我不能追尋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否則家庭事業都會被毀滅喔~”的感覺

不過這大概就是作者說的,anima是無意識的,無意識需要被教導現實生活的規則 (這是一個譬喻)
對作者來說,想全然的在外在跟anima結合這件事反而是被奴役的象徵,類似佛陀說的,狗被拴在柱子上沒辦法離開的感覺。

但總覺得看了很不痛快,因為你很難區分自己是在壓抑還是什麼
願光🌕Secretbox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作者說他跟很多(異性戀)男性做過長期諮商,所以經過他的統計,有非常多男性在中年階段會遇到自己的阿妮瑪。

其實這件事很好理解,因為人這種生物,很難真正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對自己認識不清,糊裡糊塗的就遵循了社會的法則前進,結果學校唸了一半才發現這是自己不想要的科系,才開始找尋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此時出現的一切都有可能被當作是救贖的浮木。
總而言之,看完以後會覺得,也許這些模式會有變化,但對生命意義的追求肯定不會止息,只是它們用什麼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而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