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經濟學人:香港變得中國化 愈來愈不是國際城市 | 兩岸 | 中央社 CNA在香港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女士表示,現在申請每個工作都需要懂得普通話,特別是有關法律的工作,所有生意及企業業務都以北京為重心,並說「新加坡才是亞洲真正的國際跨國企業中心。」
-----------------------------
問題在於新加坡沒有搞反送中之類的反共反華運動,也沒有在行為上違背中共利益,而且新加坡在華語政策是「強制說普通話」。
哪天TVB不再用廣東話報新聞再來發這篇新聞吧
latest #50
Alex
4 months ago
經濟學人這種去脈絡化的報導真的很垃圾
......其實要你懂普通話有甚麼問題?又不是學了就會變成中國人甚麼已經是了? ,多學一種語言有百利而無一害吧
dormcat
4 months ago
2002 - 小孩不笨 I Not Stupid (Movie)賭俠2002 - 香港粵語
看2002年的新加坡電影可以原聲不需要字幕;看同時期的香港電影需要配音或字幕
立即下載
Alex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這些改變令外籍人士失去在香港生活的興趣。香港原來的吸引力,就是並非中國另外一個城市,但隨著北京將香港拉近,這形象正逐漸消失。
-----------------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說這種東西,我覺得經濟學人的腦子比2002年的龐德還落伍Die Another Day - Hotel Scene (HD)哪怕表面上對你好聲好氣,但時移事易,回歸後人家就是要為新上司中共國安部,而非英國軍情六處服務了,還想如何
Alex
4 months ago
可笑的事2002年龐德就有的覺悟,中共卻要到2020年才正式實施,現實的英美菁英要到2024年才發這種廢文哀嘆,難道好萊塢編劇導演真的比他們國家的菁英腦子聰明?
dormcat: 香港的電影從一開就有字幕了。配音從90年代起改成現場收音之後取消,只有在無法收音的對白或演員本人並非使用廣東話時才會重新配音
dormcat
4 months ago
alexyang20012000: 《經濟學人》這種刊物的目的是在割韭菜;真正的英美菁英是施懷雅家族那種
dormcat
4 months ago
shiochris: 台灣的電影電視也是全程字幕,不分片源或語音,所以我們看外國片時聽原聲看字幕都是從小就有的習慣,但像是美日等國的大多數觀眾就非常不習慣看字幕
港片的字幕主要是為聽障人士服務的,所以即使是在本地上映也一樣會上字幕,但一般本地人並不需要
dormcat
4 months ago
施懷雅家族那種等級的菁英也不需要看《經濟學人》這種刊物,他們自然會有一批高級工具人幫他們做PPT;打個比方,如果《經濟學人》是文革時期的《人民日報》,那麼那些PPT就是《參考消息》
dormcat
4 months ago
shiochris: 了解,那就跟英美的 closed captioning 類似
Alex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shiochris:英国《经济学人》门缝看东亚社会經濟學人對中國乃至東亞各國的攻擊已經上升到文化層面,對他們而言普通話、中華文化乃至傳統倫理道德都是無形之中加強中共統治的武器。所以貶低以及敵視是必要的
其他省分人民要理解廣東話,困難度比英國人聽懂愛爾蘭式英文還高,這也是英國試圖抬高廣東話,貶抑普通話的原因之一。(歐洲殖民者在一個民族體面摻沙子搞分化是老手了)
alexyang20012000: 這些我不太懂,只覺得我這一般人的腦袋能想到的,就是要是普通話流傳率不高,那香港才更不配被稱為國際城市吧www
大陸不少二三線城市也是很羨慕香港兩文三語的環境所以把孩子送過來念書,這個不知道甚麼咖卻跑出來說香港人說普通話會失去國際城市的優勢,這三小邏輯wwww
dormcat: 只是問題是2020年代的老共是真的有這本錢說這句話 https://images.plurk.com/2JpYpjdjt9xGhaOFUUPAd8.jpg
Alex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shiochris: 其實就一種分化瓦解的手段,刻意培養某群體中一小部分人「自視甚高」的心態,讓他們內部互相衝突。這個方式在非洲曾經相當成功,甚至造成過大屠殺。(盧安達以及剛果等)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港片一直都有中/粵雙語,以前常網購港版DVD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不過也有些台灣人反現行通用中文,認為這是殖民打壓母語
Alex
4 months ago
當初港英推行廣東話,一樣是打壓福建人,客家人的母語。
然而我雙親還是客家話超流利
Alex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另外一點,官方推廣一種正式語言本來就是正確的政策,尤其英美就是這樣玩。過去只有蘇聯和中共才搞「少數民族高度自治」搞到現在一堆少民都無法流利使用官方語言。結果這些不搞少數民族教育的國家反過來批評中共和俄國壓迫少數民族我也只能呵呵了。
K.K.
4 months ago
是說新疆集中營這梗最近也沒什麼人再提了啊。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一小部分人自視甚高,想到台籍本土菁英
再說一次,1740年代倫敦政府為了壓制蘇格蘭地區的獨立意識於是強制取締使用蓋爾語,這條禁令一直到1997年才正式廢止
然後蓋爾語有消失嗎? 蘇獨份子有消失嗎? 有人譴責過英格蘭人嗎?
說到底存在有一百年(?)的經濟學人 也只是西方殖民統治的宣傳機器
沒字幕真的看不懂啊....耳朵聽聲音要及時處理情報根本趕不上
字幕眼睛掃過去比聽台詞的速度快太多了
往往一句話講完腦子還在處理這句話什麼意思,畫面就切換了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中國有做過方言難度排名,粵語和閩南語名列前茅XD
客家話不是也很難嗎XD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客家也排名前面,總之港台方言對中國來說很難XD
客家話是口音多吧,我爸媽家鄉的客家話跟廣東話很像所以我能聽懂大半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不過遷台第一代外省人講的方言很多台灣人也聽不懂,所以才需要共通語言
廣東話不是各個地方也都差很多......广东方言大挑战!(100w感谢特典)_哔哩哔哩_bilibili
廣東話應該是特指粵語,客家話福建話那些不叫廣東話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閩語也是有差異,例如番薯有的講寒吉,有的講寒竹
廣東的潮汕也是講閩南語
yangwl
4 months ago
人家是英國媒體,當然認為成為國際城市的充分必要條件就是:
以英語為唯一官方語言。管你什麼普通話廣東話,都是黃X子的語言啦。
港片港劇以前在東南亞華人之間是很有市場的,所以一般都會另外配上普通話配音買過去,所以TVB的國語配音員有一定的粉絲數量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港片吃整個華語市場(兩岸三地/東南亞),台灣影劇有這種市場的就包青天,新白娘子這類古裝劇,看過泰國廣告用包青天題材XD
Alex
4 months ago
yangwl:
港人外流而由中國大陸人填補,改變了香港的人口結構。以往由中國大陸移民到香港的人,主要來自大陸的南方,以廣東話為主,容易融入香港。但近年移居香港的大陸人,來自整個大陸,香港的生活環境也因此改變了。
----
提到廣東話和普通話就是為了挑撥離間啦,這點英國人比美國人高明多了
浪客太初
4 months ago
dormcat: 這片超爆笑XDD
rîch1ïû
4 months ago
經濟學人這十年崩壞的很嚴重
不知道是不是跟英國國力不再強大有關

只能為政治服務了
rîch1ïû
4 months ago
dormcat: 為什麼有加上字幕好像可以聽懂的錯覺?
不如說西方的媒體一直在為政治服務吧
rîch1ïû
4 months ago
Makoto888: 但是為政治服務
跟只能為政治服務還是有差的
doomleika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HOFAUqxmbl2sYLFPtdQMx.jpg

港亂時期五年前的預測
yusaku
4 months ago
richliu: 經濟學人早就被日資(好像是讀賣系統)買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