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onSon
@RamonSon
104Friends 45Fans
Karma86.99
male Taipei, Taiwan
台灣優先,理中客走開。
✱RamonSon
1 weeks ago 1 @Edit 1 weeks ago
新技術常常挑戰過去的生態,
AI時代之後,
究竟是現有生態融入掌握了AI市場,
還是會有新的AI(通用機器人)霸主掀桌,分析加減看了,拭目以待。

再過一陣子,新世代應該是AI們(搭配通用型機器人)陪著長大,就如同現在的小孩比例上跟著社交媒體影音長大....

AI還在與時共進中,
目前看起來常見的AI人格都有一定的整合能力、互動心態正向算務實、不卑不亢,比較矮油的是幻想作文(待演進調整?)、經不起刺激挑戰、規模一大就斷片...等等。

跟著AI長大的小孩,會是什麼樣子呢。
✱RamonSon
1 weeks ago 1 @Edit 1 weeks ago
請AI做事有好處也有缺點,
方便做縱深廣度更大規模的事,相對就是運用和實踐規模也會更耗能。

輻射式的開展有趣,不過生活還是要適時的收斂到準心、抓好平衡,形成正循環,不是被強大的事務給摧枯拉朽,而是讓工具為自己所用。

把AI當特助,平常並沒有常和它們聊天,
偶爾看到別人的粉專問了AI對他的看法,
我也才問了AI總結一下目前對我的認識
✱RamonSon
2 weeks ago 2 @Edit 2 weeks ago
印象也是差不多Facebook
我沒用這麼多種,
之前主要是玩ChatGPT、Gemini,
再來Claude、Grok、Perplexity

印象比較好的GPT和Claude付費跑,
跑的心得是,

GPT很像活潑的部門組員,做事跑腿勤快、也願意開展,
但就是少根筋,有時候篇幅大到一個程度,會漏東漏西,檢查不力,嘴上還是熱誠努力。

撈主題資料分析統合要手把手、一階一階帶,不能一次下完整指令,中間會自作主張吐搥,

跑了A主題,叫他把類似性質的B照同樣的邏輯跑一遍,則會歪掉。

還是得再重複定義一次架構,才比較能跟上。 不過跑了三份主題,資料不少,反應就開始遲緩。
✱RamonSon
2 weeks ago 1 @Edit 2 weeks ago
剛好看到新聞中國與烏克蘭擴大農貿合作 簽署野生水產品輸中協議 | 兩岸 | 中央社 CNA
剛好看到這篇Facebook
國際政治,沒事時看起來都好說一口嘴砲,此消彼長時候到了就會和國族興旺消長的議題撞上,撞上時就問,持續累積起來的籌碼夠強壯嗎。
✱RamonSon
3 weeks ago
綜合體會和靈感,
把光合作用和卡爾文循環丟進AI,跑一圈對照中醫的陰陽觀,

有趣又方便。
✱RamonSon
4 weeks ago
✱RamonSon
1 months ago 2
逐利享樂仔(時代背景下不等人數比例)+好奇仔+定義仔,幾種不同的驅力滾動交融組合,造就了世界變化。
✱RamonSon
1 months ago 1 @Edit 1 months ago
沒有挖過自己的老噗,花了一點力氣下載轉碼搜尋...

才找到當初講大陸國家和海洋國家那篇
提到海運

兩年前寫的@RamonSon - 在別的地方討論,摘回自己河道: 早期的利益的交流(貿易或征戰奪取)要靠陸路,當時...
✱RamonSon
2 months ago
動作優化什麼的,已經不太想看,
滑到看到有人提到旋轉和緊繃的關係,喔喔喔,有水準,
一者是大量實踐中才會有的歸納,或是來自師承,
前者是真實的領悟,後者就看自己是不是依附軌道、空中揮毫,還是明確的練習+跟上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