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Lai
@ICHIGO_1011
26Friends 8Fans
Karma71.27
male Taipei, Taiwan
作心目中的自己,不做別人眼中的我。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當一個人的存在感滿足了,其實他的能力圈就不會再擴充了,因為擴充能力圈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David Lai
1 years ago 2
『我的成本增加了,但我想要繼續為你服務,所以我需要漲價。』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困境,那基本上也不會發生什麼改變,今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沒什麼區別,十年後的你和今天的你恐怕也差不多。布朗有兩句話說得非常好,我一直記得。
第一句是,「如果你挑容易的事情做,你的生活就將艱難」(Do what is easy and your life will be hard)。
另一句是,「你是你達成目標道路上唯一的障礙」(You are the only real obstacle in your path to a fulfilling life.)。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如果你是一個會對於事情本質去做深度思考,常常想著朋友、同學、同事一些話語、行為動作代表著甚麼樣含意的人,我認為這有一些產品人的特質。
或是你會去反思你的個性與世界的互動是怎樣的情況,你現在或過去的情況是怎麼造成的,有這層思考的人,我認為都很有把產品做好的特質。
David Lai
1 years ago 2
你應該將資源投入在不變的事物上,像是商業,很有用,而且很少改變。-游舒帆 Gipi
David Lai
1 years ago 5
從「專案的成敗」,去感受到「產品的成敗」與「真實使用者的回饋」。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警世之語:
如期、如質、如預算並不是專案成功的條件。
因為,最終能實現專案投資者所設定的「價值」,才能算成功。
對於「變更」,你該做的是「理解它對於對方的價值」,並且「重新排序」工作。
而時間、預算、範疇、品質⋯這些,恰巧是優秀的PM用來交換價值的平衡籌碼。
David Lai
1 years ago 4
懂得讓利,最終才有可能雙贏。讓利本身就是一種交易,拿你願意給的去交換你要的,其實不存在虧損的可能性。-游舒帆 Gipi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時時培養取代自己的人。當你能培養人來取代自己時,你的能力將有一個很大的升級,而你也會因為有人能頂替自己的工作而不用擔心卡在一個位置上難以動彈。-游舒帆 Gipi
David Lai
1 years ago 1
我們可以聽用戶需求,但不該照用戶需求去做,反而是問出「他這麼說/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