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91ToeUWjVlxAW9FaTgaUK.jpg
想分享一下在推協那裡寫ㄉ作者的話

我的第一本推理小說,是2015年島田獎出版的《H.A.》。這是一本純粹無情如機器的本格推理,當時我是這樣形容他的:將WHO與WHY徹底捨棄,以HOW來與讀者直球對決的作品。
在這之後,雖然也出版很多作品,但大致上我認為他們更接近「具有推理特性的類型小說」。以我個人標準來看,《魚眼》才算是一本我久違的「推理小說」吧!
latest #12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有趣的是,這是一部與《H.A.》完全相反的作品。由於是社會案件改編,這次在WHO跟HOW上都毫無加工意義,唯一讓我有思考空間之處,只剩下WHY,也就是殺手的動機。
薛西斯
5 months ago
為殺手編撰一個可信的行動理由,我以為這不困難。然而寫作過程中,我卻不斷修改大綱,寫得很辛苦。因為我愈寫下去,愈是感到迷惘。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我想了又想,終於漸漸明白這個迷惘的本質是什麼:當我們問一個連環殺手的殺人動機時,我們在問的到底是什麼?
立即下載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我認為這是一道錯問的題目,典型的連環殺人根本沒有動機,殺人的唯一動機,就是殺人。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於是我不得不調整最初將「WHY」解釋為「動機」的本格推理思路。人如何為了殺人而殺人?人如何允許自己為了殺人而殺人?「動機」根本回答不了這種問題。
薛西斯
5 months ago
當然,描寫殺手的成長背景,叩問是什麼使他們走上毀滅之路,這也算一種解釋「WHY」的方式。但作為推理小說,這只足以構成情節,而非謎團。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最終我選擇的答案是「幻想」。
薛西斯
5 months ago
殺手必定在殺戮中感受到了某種情緒吧!
在那個透過殺戮才能建立出來的情境裡,他們可以是強壯的、神聖的、幸福的、安全的、全知全能的。為了強固這個幻想空間不被現實破滅,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的殺人,重現幻想。
薛西斯
5 months ago
而那個幻想的全貌是什麼?這才是故事最大的謎團。如果要以「連環殺手」為主軸來看這個故事,我會說,這是一個關於「幻想」的故事──關於三位殺手的幻想。唯有清楚幻想的真實模樣,才能明白他們的行動邏輯。
薛西斯
5 months ago
後來我想,也許潛意識中我早知故事最終將長成如此吧!所以我才選擇了小說家當主角。小說家不是偵探,他們找不出兇手、破解不了詭計、不能理解動機,但他們最能看清幻想。
薛西斯
5 months ago
希望能帶給你一段以幻想為核心謎團的故事。
薛西斯
5 month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