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
5 months ago
[廣播劇評聽]
親能補拙聲工坊《12/26,我們的聖誕節》【原創BL有聲劇】12/26,我們的聖誕節|親能補拙聲攻坊
latest #9
泰迪
5 months ago
0021 不知道選擇這個音效背後的根據是什麼,不過倒是讓音樂進來地很合理,在功能性上沒問題

0032 「『他』是一個很懂得享受節慶氛圍的人」這句話前面就先讓「他」哼歌。是懂得從聽眾角度出發的導演。

0100 或是因為0051、0053就有兩聲音效作為提示,這邊的場景切換做得蠻流暢。但選擇上我可能不會犧牲前面場次的合理性,來輔助可以獨自成立的轉場。

0153 我不太懂這裡為何使用這個音效,或許只是為了有個破壞性的聲音,讓劇進入中性氛圍,方便接下來的轉場?
泰迪
5 months ago
0159 再次使用明確音效帶出音樂的手法,流暢,沒問題。

0255 這邊同時進行了角色的切換以及從旁白進到實際狀況的雙重切換,稍微有一點危險。因為兩位主角的聲音差別沒有那麼大,所以容易將角色的切換誤以為是表演狀態的切換,就有可能聽不懂說話的人是誰。另外因為這齣戲的角色有很明顯的主次之分,所以切換段落後如果提示不足,會讓聽眾習以為常的次要角色突然到主要的位置。(另外murmur一下,居米的咬字跟聲音給我天佑哥的感覺)

0302 這邊的腳步、擁抱、反應都做得好。節制、迅速、精準。包含後面悶悶的「排除萬難」。
泰迪
5 months ago
0310 用教堂鐘聲是聰明的選擇,這個符號帶有的節慶、儀式、時間意象全部都很適合用在這裡。

0336 音效帶音樂進。

0511、0758 有簡體字沒改到。

0536 第一次聽會對於這段感到疑惑,首先是為何他有聲音而人不在。「我」的反應也讓人思考為什麼是這個情緒。這段當然有輔助到結局的反轉,但前面的提示做得依然不夠。我通常不喜歡主角掌握比聽眾多/少的資訊,因為資訊多,就會像這樣讓聽眾困惑,而資訊少則會讓聽眾厭煩。
立即下載
泰迪
5 months ago
0618 這個噴嚏,可以不用這麼美沒關係XD

0728 這個反應比較像燙到
0832 這個音樂的調性,詭異的感覺有一點太多了。

0900 這個只用字幕表達的意念我很喜歡。但我同時腦袋也有另一個聲音在想,根據劇組定義,這是有聲劇,真的可以使用這種只用視覺傳遞的手法嗎?(另外,在我自己的判斷裡,這部還是偏廣播劇而非有聲劇)。

*這齣劇選擇的敘事結構與內容高度相融。之所以是「我」跟「他」而不是「A」跟「B」,正好暗示了結局的走向。我覺得這就是好的提示,在不讓聽眾察覺的狀況下給出資訊。或者是0350的「我坐在他最喜歡的位置上」。但0536那邊就給得稍微太多了。
泰迪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撇除上面這些重聽之後的分析,我第一次聽的時候還是覺得結局有些突兀。原因其實就是故事前半給的資訊不足,導致反轉沒有完全成立。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廣播劇都喜歡為刀而刀,為反轉而反轉,好像只要先甜後刀就可以讓大家嗚嗚嗚好虐喔我哭死。我比較冷血啦不太買單。但這齣是有做出一定提示的,只是提示來得有一點晚、有一點多,編劇意圖還是略微地壓過角色意圖了。
泰迪
5 months ago
*故事要區分的話大概有三幕,前三個聖誕節、後三個聖誕節、最後的揭露。我覺得既然已經選擇了我/他這樣的敘事,那應該要更表達出「我」現在重新說過往故事的意圖。現在覺得第三幕的反轉有些突兀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目前的提示大多做在第二幕,這其實有點太晚了。故事的線索必須在第一幕就埋好。

*執行面上,聲音表演有幾個字聲線不穩或是聽不懂情緒,但這是小事。如何讓兩個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聽眾做出區分好像更值得修改。(也可能只是我木耳,不太會分聲音)
ted8895: 夭壽 我影片跑字幕的簡體字沒改到 漏了!!!
很細節的長評 謝謝泰迪這麼認真聽!!
我來跟西瓜一起再復盤一次
泰迪
4 months ago
supinpin823: 不會~
也謝謝獅子認真對待回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