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tia M.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問】
日前有累積一些疑惑想請教具備相應經驗與專業的人們,以自己的能力探究差不多到極限了

想先問一下,我河道上有接觸臺灣漫畫、小說或戲劇、音樂等創作形式,剛好修習專業在藝文、文史 / 文化領域(美術、設計、語言、翻譯或文學等),或者在國外修習相關專業的人嗎?
latest #50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留學生朋友們也很重要!!
巌海🍩
4 months ago
雖然不知道你需要什麼幫助但轉轉ㄌ🥺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Gankai: 我想……探討各領域對於臺灣意識的「過去(歷史)」、「現在(現況)」和未來展望……!承繼先前的狀態現在做了什麼,那現在又遇到甚麼困難之類的XDD

&我昨天剛好在跟蕾妹排回臺南的行程,這次應該有機會去臺灣文學館看看,希望親戚跟蕾妹不要嫌棄 (蕾妹:……
立即下載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跟蕾妹分享昨天找到的有趣節目,每一集約25分鐘,目前總共九十幾集阿捏。

蕾妹:⋯⋯?
蕾妹:看這幹嘛
蕾:這是我的聖誕禮物 (快樂沉迷)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臺漫館回臺中的時候也要找機會去看看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Gankai: 但餒我想請教你們系上會不會有什麼評估「是否具典藏 / 收藏價值」之類的東東哇(前幾天剛好有人跟我講到你們專業)
(路過)這個方面的討論,也推薦可以找找對台灣文史/文化維護類有涉獵的人聊聊,藝文界的看法跟文化界的看法差距可以到非常大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Hansel_1993: 啊對,這方面我也想找⋯⋯! 之前也有跟社會學、哲學還有醫跟其他科學背景的人聊到,但越後面的與藝文領域重疊的數字越小、身邊遇到的大多以「退休後才開始結合或探索興趣」為主,比較困擾是不知道怎麼找鄰近年紀的(20~40歲)比較適合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身邊覺得很厲害的相關人才目前觀察起來生活圈大多在公部門 也不是沒接觸啦可是生活圈差異會有點困難形成談話
巌海🍩
4 months ago
那個要看典藏單位對自身定位需求判斷
所以我們科系不會教你什麼是一定要收藏的
主要還是教如何研究、判斷一件物品的歷史
畢竟研究完之後才會知道是不是符合需求?的感覺

舉例來說,之前臺史博有徵集過 維冠大樓地震的遺物 之後做了一檔跟地震有關的展出
收集來的東西多半都蠻近代而且又是破損的東西
就有用這個例子來談過
因為臺史博的其中一項核心價值是臺灣史,維冠大樓倒塌屬於重大的歷史事件etc
但他可能就不會是其他單位會想典藏的物品⋯⋯這種感覺?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改了一下噗首讓論述清楚一些了,幸好有補充,原本的看起來太受限了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Gankai: 原來如此,你們偏向「協力者」的角色定位的感覺吼,看需求是什麼然後找出相應的東東(thinking)

&好奇會有跟修復相關的學程嗎?前陣子結識的團隊做的一個專案裡有看到很年輕的修復師,但臺灣這樣的人才好像沒有到很大量(我們好像哪次聊天有聊過,還是我記錯人XD),可能的原因也是我好奇的
巌海🍩
4 months ago
我們有文物修復相關的課程,研究所也有古物修復科系ㄛ
文物修復的問題其實是在台灣沒有相關專業證照考核,還有修復跟修護技法會考量到不同存放環境導致不同情況的損壞結果,修護跟保存通常是一起了解的,我印象我讀文修同學會需要做文物劣化的實驗

另外修復(或我們比較常說修護 含維護的成分在裡面)也有另一個問題是文物的始狀及原狀,因為壞掉之後可能不只有一次的修復工程,要恢復到什麼時代的什麼樣子就必須要靠研究,早期有滿多就是單純的修(所以都是靠技術很好的師傅來做),沒有考慮過文物本身的歷史脈絡etc
以藝術史的角度來說會比較不贊同這種做法,但現在市面上(?)就有很多是主打鑽研了古代工法的修復師雖然會修但不做研究ㄉ⋯⋯
音羅
4 months ago
三次元的話,現在有些社大推廣會和在地歷史脈絡結合推廣
應該可以找到從事這方面的人
音羅
4 months ago
台灣文學的話,畢業後就沒認真關注
有些作者有噗浪帳號的
不過小說和詩我我覺得發展有差
學術界,同年齡應該就是唸台文所的人?
東華的華文系應該算是最對到的,創作研究都有
不是專業,不過如果說如何評估一個藝術作品,是否具有價值可以讓他被典藏/收藏,可能會先定義這件作品是不是藝術,這部分我想推蕾一本書叫藝術終結之後,它裡面在討論當藝術的形式逐漸寬廣,藝術的價值該如何定義,藝術是什麼被重新討論,還有展示場域該如何因應,可能可以給你參考
https://www.books.com.tw...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Gankai: ㄚ……原來……而且這樣說的話,的確會牽扯到很多面向(跟部門),有大略知道彼此需求不同、中間溝通卡關會很麻煩的狀態……XDD

光是前面的研究、文檔建置就有一定難度了,還需要去顧及對你們來說可能是中端或者末端的溝通成本等等,耗費心力是太龐大OTZZ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0YDjotVJFEQbrYMKTNnKe.jpg
剛好前幾天有小朋友提到相關,雖然他提的角度是「喔A長這樣所以就等於B吧」這樣有點隨意的。(??)總而言之介紹了一下身邊有這門專業的人XDD

https://images.plurk.com/N7QAsqc26WUfmQgvuZHkK.jpg
去更新借閱內容的時候看到漢寶德先生討論這樣的標題覺得很有趣,才發現「喔原來你就是把這個概念帶進來臺灣的人類嗎!」(原來他就是建科博館的阿伯耶……身為臺中人居然不知道……),想說在國外看過的東西不知道要怎麼說明,看來只是很久沒有講所以名詞被(鄰近這門專業的人士)遺忘掉了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thence: 社大有⋯⋯!啟發我更深入了解這些的剛好都是有相關經歷的老師 (感動)不過大多年事已高、準備退休了⋯⋯偏有什麼大些疑惑的時候才約時間拜訪,不然也不太適合叨擾,尤其很多東西是需要補足才能更精準地詢問相關的,便想說會不會是年紀更相近一些會更適合。(抓腦袋)

剛好之前沒什麼在臺灣讀書,回來不太知道怎麼下手好 感覺台文這些是有一個更明確的方向可以收納耶!太棒了 ~~ 謝謝你,我再去找找看資料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kannazujaco0908: !之前有美術畢業的朋友也推了這本!(搓搓手)我最近的書單才慢慢補到了一點邊緣(例如上面漢寶德老師的著作),是很想讀但真的有點難快速接觸,看來也可以慢慢排了XDD之前在巴西的時候沒有中文版,現在可以來找找看啦>///<

&我最近吼覺得日文技能超級重要 在研究巴西的亞裔移民情況的時候發現一堆日本人,然後也有第一代跟二代等等組成的文學社團,也是可以找到一些資料的,想說能不能從中去推敲當時的情況、了解臺灣移民們是如何互動,不然臺灣移民的資料真是太少了。
結果後來找一找發現 God第一代跟第二代等等等都用日文書寫啦!看不懂!就卡住了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超好笑 終於懂那個什麼語言斷裂是什麼意思,每次要說明自己中文真的不好的時候都很困擾,但又真的只在臺灣讀到差不多國中而已
音羅
4 months ago
社大有些還在現場推廣的老師,像我知道我家這裡的社大有時候有走讀之類的活動,我覺得會能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群
社大每季有一周公民周,我不確定是不是每個縣市都有,很多都是和在地水文有關的講座或活動
音羅
4 months ago
在中部的話青農(?)可能也能接觸看看,有些青農是自己家鄉有一些想法回來的
音羅
4 months ago
然後我覺得想接觸相關的資訊,看公視很棒
HiHi導覽先生就很對到在地
無事做巴士也不錯
可以用這些做開頭,再去深入找自己有興趣的地方或是去參與了解
cleantia_m: 下午好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thence: 好酷喔公民周 第一次聽到耶 (只有在文化相關活動等等看過這些走讀活動)剛剛查了一下發現最先出現的幾筆資料好像都在北部,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城鎮差距的部分,我的活動範圍確實比較偏中南部XD

&聊到這裡我想請教!如果不介意的話!音羅平常都是怎麼樣分配時間的呀?有注意到身邊蠻多「雖然是興趣,但因為日常生活……」的情況,有時候談話起來是彼此都想深入,可是因為生活型態真的太不一樣,所以不好一起繼續的,無論是社大課程、可能哪些官方的活動、青農與節目觀賞等等,好像都蠻看彼此生活的狀況 (不是說要勉強對方,單純的在思考間接促成「可能會影響到興趣……」的影響因素而已XD)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說起來城鄉差距也是一個生命經歷中莫名其妙會遇到的問題,沒有特別要遇到啦,但就是會遇到。(抓腦袋)

舉「臺中升格為直轄市」為例好了,對物理邊邊的舊臺中縣民來說,真的是無感中的無感……老家到現在也還是長得跟二十年前差不多(當然具體說明的話是可以講出一些改變啦,可是生活水平等等那些是沒太多不同的),如果不會開車的話最近也是要到隔壁城鎮去才有更方便的交通了。小時候第一次去中區轉公車轉了三個多小時至今仍然永生難忘,後來不是不願意去、不跟同儕相處,而是出門太麻煩了,還不如不要出門,以現有的資源看怎麼調整成適合的生活就好
Cleantia M.
4 months ago
喔等等 終於發現為什麼這次我們選區多一個 原來是因為更邊邊所以邊邊組合在一起哇!!怎麼會這樣 (爆笑)

↑對臺灣地理真的不熟回來只好慢慢惡補的不時的無奈笑
音羅
4 months ago
我覺得可以從家裡附近,或是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先認識
像走讀和公民周,也是這一年有關注社大才發現,而且方便參加+和地區結合性強的
以前會關注到都是比較大區域,或是範圍比較廣的展覽或是講座
當然也可能是社區營造推廣有成效的關係
圖書館也會負責文化推廣的部分,尤其是比較鄉村的地區,最低限度也會放一些文宣什麼的
音羅
4 months ago
時間上的話,一般工時和自由業者時間上是真的不太一樣,而且有時候這種文化推廣的活動會放在一般上班日。就還是有所取捨吧,畢竟還是要有收入,上班的時候就是利用假日參加,或是選擇假日的活動。
如果是有個社群,例如Line群的話,大家互相分享,反而可以比較長久,或是多少能夠找到一起參與的人,而且互相分享不一樣的經歷也很好
音羅
4 months ago
另一方面,我覺得文化產業範圍很大,選擇一個方向去深入,會比各種都碰觸一點更容易找到能深談的人。因為時間就這麼多,前輩們因為經歷很多,各領域就算不是自己的專業也多少熟悉一些。
音羅
4 months ago
在中部的話,可蕾知道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嗎?他們在南投有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在苗栗有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如果交通方便+活動適合的時候可以去看看。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我這幾天有根據大家提到的去研究YAAAA !拓展了很多視野XDD剛好年關將近,也偷偷把相關地點結合各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塞進了過年行程裡面 順便磨合家庭關係了嘿嘿>///<(還有比較近期的一些跟朋友的行程,想說先跟年輕人測試、接下來才有辦法更具體去調整家庭所需狀態,融入生活後就可以比較好揪團(?)一起去,或者影響身邊的人們也感興趣了哈哈)

南投我平時比較少去,知道工藝院在那邊但還沒有機會去看看。不過前幾天有機會到嘉義去,感覺這樣因為那些行程剛好會經過、先當作散心地去體驗當地情況也蠻有趣的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好奇音羅平常會有會固定分享,或者聽別人分享的社群嗎 ~ 我這陣子有做一些篩選,好像大部分在FB聚集比較多,中部的話蠻喜歡「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的,之前活動有意外遇到他們,而且出來的人剛好有為我居住過的地方進行文史紀錄,有種默默跟大家連結著的感覺,很喜歡這樣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每次很慢回訊息都覺得自己應該在自介那邊更新,今天才又發生相關 (爆)↓

~跟一個朋友從上個月約到現在~

(前面對話略)
冰友:我們先決定在哪集合
:我發現我看了很多資料跟規劃了一些可能可以去的地方但都沒有跟你說,我的錯
冰友:我可以理解你的個性www
:(拍謝)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大部分時候是,喔對耶好有道理!應該來實踐看看才有辦法有更多回饋,來實踐看看吧!

嗯嗯嗯好像缺了什麼(開始東繞西繞)

等到回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周或更久了 (用大概這樣的時間去壓縮幾個月幾年可以做到的事情(?)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最近也有發生有趣的事。個性上是相對被動的傢伙,沒有特別想問一個經歷或者一個專業什麼,之類的情況的話,是不太會主動傳訊息的。(三根手指數得出來會固定聯絡的人類)

之前去參加文學營的時候有認識一個姐姐,很有趣的是在場就我們兩個年輕人…… (……)因為難得可以遇到年紀差不多的同儕所以有交換聯絡方式,後來姐姐會主動跟我說有什麼活動要不要一起去、問我什麼什麼的意見wwwww覺得很有趣XDDD
巌海🍩
3 months ago
兩邊都回很慢的話就會是超級久的對話了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Gankai: 迷U錯 但如果都知道彼此在成長&專注的目標差不多,我覺得也就還好了XD跟一個很好的同學大概一年講話個一兩次,超級隔著時間與空間對話哈哈哈 (去年好像八月還是幾月傳訊息跟我說他女朋友被邀請到義大利的什麼工程師論壇還什麼的,所以他一起去了,覺得那超棒的,結果我過了兩三個月才回他,然後他到現在都還沒回,但應該是活得好好的啦(??)
音羅
3 months ago
真的FB比較多,可能因為都是老人家吧(誤)
而且現在比較廣泛的平台,也是FB比較容易發長文
我有關注地方賊、瑪達拉.達努巴克,不過演算法都算不到.....
瑪達拉.達努巴克 好像是好幾年前有個FB友推的
一個在地交通的帳號,他們現在有和社大合作推廣走讀活動還有地方議題
可蕾可以找看看家裡附近有沒有類似的帳號
交通大小事,不過他們講的公車很多都是雙北的
Podcast應該也可以找找看,不過我沒什麼在用,只拿來聽雞酒屋XD
音羅
3 months ago
其他藝文相關FB
其實我通常都是追官方或是藝文中心之類的,方便知道有什麼活動。
某部份我覺得多數與文史、文化推廣相關的人,很多是不太使用網路,或是不太會花時間在網路推廣,可能是在現實推廣和結合都要花費很多心力了。
除非是真的主力以網路媒介做推廣介紹,才有這麼多時間經營。
所以我會覺得參加活動之類的,會比較容易認識同好,而且類型也會比網路上遇到的多很多。
音羅
3 months ago
我想到有一個搞笑向的YouTube頻道,哈哈台
雖然有點爭議
不過他們真的有跑去當地,而且底下也會有當地居民,可以了解各種不同的意見也很有趣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音羅提的兩個FB專頁都是第一次知道耶 剛剛有先推給平常有在關注相關內容的朋友了 ~~ 感謝推薦

&你提到的這點真的是蠻尷尬…… 在看這些的時候我有發現,其實文史工作者的老師們呀、怎樣怎樣的老師傅或者技藝者們呀,等等,平常是有他自己的生態圈的,不太會特別花費心力在網路上,可以在那邊自給自足。(?)官方的資訊大多數時候也只有(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變得)相對單一的管道去進行傳播,有在藝文活動聽到其他民眾反饋很想參加,但因為「不知道」資訊而難以參與的情況 (交通那些也是其他會影響參與的因素,參加了幾次注意到不同的反饋,覺得蠻有趣的XDD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想跟你分享同好的經驗 ~~ 去年有意外參與到彰化的文學營,當時現場只有兩個年輕人,我是年紀最小的那個xdd後來和另外一位碰上的時候就「哇!」地交換了聯絡方式,雖然住得遠,但到現在都還是會彼此聯繫,分享藝文活動、邀約一同前往以及問問彼此平常的一些建議。最近在討論語言學習相關的事情,的確能有更多這類型的互動就更好了,可以互相增進學習呢

音羅平時是北部活動有喜歡的都會去參加嗎?還是以自己身邊的為主呀?不知道可能是比較偏哪一個地區,如果有遇到相關疑問的話想問有沒有機會請教你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等等上面才分享過這個姐姐的事情,天吶失憶耶
音羅
3 months ago
真的會不知道XD
就除非有機會或是注意到了,才會開始東拉西扯慢慢發現
有時候就會是老師或是喜歡創作者提到才會知道,不過他們一般時候在發文的時候不一定會去探討這些,就是實際去做創作,研究者就是默默做報導或論文
像以前大學上課有個老師,就在課堂上提到他有參加一個吟詩的社團,印象中好像還是用台語吟詩的
我覺得現在有網路,多少也讓這些資訊多多流通,讓有興趣的人知道了
還有遇到同好可以交換社群帳號,或是line,就能更頻繁的聯繫
不然以前如果要繼續連繫,要和認識不久的人互留電話和地址,還是多少會猶豫一下,就容易變成一期一會
音羅
3 months ago
我在雙北喔,不過我通常還是在網路上關注比較多,因為我不騎車,去台北市也沒有很近
台北有文化快遞、台北畫刊之類的刊物,蠻方便知道有什麼活動的
好像每個縣市的文化局都會有發自己的刊物
新北市有新北市藝遊,之前去花蓮順路去文創店也有看到特別的刊物
上面也會寫一些單日或是短期的活動
只是比較起來台北市的活動真的多很多
也很多藝文活動是要收費的
音羅
3 months ago
我剛剛翻到這個,感覺可蕾會有興趣國史館線上講堂-首頁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有道理,以前的關係是相對困難去建立的,轉到科技快速的時代也不過二三十年,對七八十歲的長輩來說也不一定有必要完全如此銜接了 (想)

&這個太棒了吧我要瘋了 我好喜歡這種東西 (瘋狂亂看)感謝音羅 ~~~ 救命可能要成為我的睡前電視了哈哈哈哈哈
Cleantia M.
3 months ago
thence: &&我剛突然想起來一個,不知道音羅會不會感興趣的!我們這邊是會有一些讀書社團,裡面也不少藝文人士(不過大部分都是長輩就是了xdd),如果活動範圍剛好有在附近的話也很推薦參與

另外,之前有幸參加過這位導演的活動,在電影導讀上覺得很親民,除了劇情賞析呀、劇本編排還有攝影技巧等等,也有藝術史、服裝史等等的切入,很喜歡聽他上課,不過他在北部比較多的樣子XD
除了每個月固定有公益活動外,好像也有在做劇本撰寫的教學。偷偷推給你嘿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