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Aya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以前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有想清楚這點,所以我想我是不會說出這種話的,但也所以我一直都在尋找足夠的依據能讓我能夠對這個問題下出判斷

而在這幾年的找尋跟思考過後,我想現在我確實可以說:是的,人若一生放任自己長成一個腦袋空空、從不思考,只是漸漸走向死亡而不問其目的的生命的話,這絕對不是什麼值得去頌揚的樣貌

這份結論源自於以下:华妃的娇妻养成之路。“爱情”是怎么捧杀女人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
綾Aya
6 months ago
沒事的時候一直有在花一部分的腦袋想,諸如以華妃這樣的形象為代表的諸多現實女性的境況

當大眾對類似華妃這樣的女性,總是企圖將她們的所有作為都用「愛情」來赦免時(這樣=以他人而活、沒有自我、腦袋空空、放任自己依附他人而永不思考、始終低幼而自戀),女性便又只是成為了一個被社會拿來代指「愛情」的空泛符號

而這時,這名具體的女性的那些所有的、作為「人」的在人格上的細節,比如她的道德觀、她的價值觀、她的為人處事、她的品行等等究竟是否良好或有一些部分需要提出批判,這些所有細節問題也就不被討論和看待。
綾Aya
6 months ago
然而要知道,自古以來,綜觀所有以父權為其文明的價值觀標準的社會之下,由於女性並不被當作一個「人」看待,所以也不被認為會具有「人格」,因此「女性」從來就都是這樣一種不被要求追尋成長以達到人格完善與個體獨立的存在。而成長是需要去直面痛苦,去以自己為出發來思考並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的。這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但正是在痛苦之後,人才能透過成長成為一個在哲學意義上高尚的「人」。因此,若當社會對女性依然還是以「愛情」來試圖合理化她的一切人品作為時,在這種時候,其實也意味著女性不過再次被剝奪了成為一個成年人的資格罷了。
綾Aya
6 months ago
所以我想這也正是西蒙波娃所批判的:「女人的不幸就在於她受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鬥,反而對她說,她只要聽之任之滑下去,就會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受到海市蜃樓的欺騙時,為時已晚:她的力量在這種冒險中已經消耗殆盡」。而這往往不僅是個人的錯,其實更大的是一個整體社會所造成的問題,因此也必然是整個社會的、以及生存在這個社會之中的每個人的責任。
立即下載
綾Aya
6 months ago
以前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有想清楚這點,所以我想我是不會說出這種話的,但也所以我一直都在尋找足夠的依據能讓我能夠對這個問題下出判斷。

而在這幾年的找尋跟思考過後,我想現在我確實可以說:是的,人若一生放任自己長成一個腦袋空空、從不思考,只是漸漸走向死亡而不問其目的的生命的話,這絕對不是什麼值得去頌揚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