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學妹問,傷科手感到底要麼練?
我回他,說穿了就是不惜代價,不計時間就能練起來。
不但個案做的量要夠,而且做的時間也要充足。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經驗不夠,多做就懂了,屁。
要先看看累積的是什麼經驗好嗎?
累積廢物經驗,得到的還是廢物。
#傷科噗
latest #17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之前有聊過,給自己什麼樣的框架,最後就會被侷限住。
健保在處理傷科,每個患者給的純推拿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自費的話,大部分是以每小時做為單位在處理。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所以在健保底下做傷科,推拿只會得到10分鐘的經驗,僅限於局部。
自費傷科,得到的是1小時的經驗,局部會做,整個身體也都會摸到。
datoe ㍿
6 months ago
我屏東朋友從 18 歲做到 48 歲了,幾個指節上面厚厚的老繭,除了這個,他們的職業傷害還有自己的上半身,常常會找同行開胸
立即下載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那我的手感怎麼練?
1.時間花下去
初期來找我處理的,我基本都2小時在弄。10下推不鬆,我就推20下,不然就推30下。每次多推,我都覺得有進步,推到我覺得沒進步為止。處理是有邊際效應的。知道不同狀況的邊際效應遞減,自己做取捨。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2.試其他方式
有時候推不鬆,可能是推不夠。但也有可能是自己技術有問題。所以心裡要抱持對自己的懷疑,這條路走不通,有沒有可能換條路來走?多嘗試。
用我們的手法去做,通常能夠把傷的範圍縮小。如果無法縮小傷的範圍,無法增加鬆開的面積與深度,都是方法有問題,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3.持續追蹤
我對於個案來訪後,後續會追蹤一陣子。坦白說,我也不知道個案是否會再來?推完追蹤一陣子,看看做完後的幾天,一個星期後的狀況,我心裡比較踏實。個案回家後的身體變化,坦白說很多時候我都無從得知。會和我回報討論的個案,我都很珍惜。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4.親近的人最重要
我最常推的對象是我太太,所以我很清楚他的身體狀況。只要他哪邊有緊繃,我可以給予最即時的處理,而且持續不間斷的追蹤。學習初期,我太太常常會在隔天提出某些肌肉還是緊繃。有可能是我前一天漏掉了,或是處理的方式不完善。又可能是前一天處理都很好,但隔天協同or拮抗的肌肉緊繃跑出來。
我的手感就在這樣的狀況下,能夠得到最快的回饋,馬上做反映處理。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當天我和學妹講了一下,旁邊小妹聽完就說.....ㄟ,這樣子不惜代價做,要怎麼賺錢......哈哈哈哈。
馬上就被說中弱點了。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我這邊很感謝小妹這樣講,因為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替對方著想多做,不見得會有回報,大部分只求問心無愧。過了中年,我們現實一點來說,保護自己很重要。
先保護自己,再保護別人。總是要先能好好生活下去。所以我練習手感的方式,對於以此為業的人真的有困難。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和其他同門相比,他們的經驗比較偏向1小時內,能夠做的流暢,全身兼顧,推順,推均勻。
我的經驗,除了上述之外,更偏向於,縮小傷的範圍,找到身體深處真正卡住的地方,解掉。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那健保下的傷科,10分鐘,單一部位鬆解,增加血液循環。只要會這夠就夠了。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之前看傷科名家林兩傳醫師的fb。他有學生反應,健保下不可能給患者這麼多時間,希望林醫師講解最快速有cp值的解法。林醫師說,因應市場需求,他未來會多留意這方面的解法。
其實可以感覺出林兩傳醫師,並沒有真的很鑽研cp值的解法。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不覺得和我一樣就是好,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自己選擇自己負責,能夠生活就好。
我只能說明我練手感的方式給大家,完全沒有藏步。如果有人帶,有更好的方法,我也很樂意學習。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datoe: 我們門派手法,就是要避免職業傷害問題。走軟傷科,對身體耗損比較低。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自己舒服,對方就舒服。
利他。
身心放鬆。
我時常把創辦人徐福惇醫師的這幾句話拿出來提醒自己,在傷科手法之外。各方面都很受用。
共勉之。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我的侷限就是不計時間,在手感有一定基礎後,也要開始重視效率和時間限制。雖然之前我也在噗上提醒自己,但還是舊習難改啦,要修正。
公親王白馬
6 months ago
回想以前在自行車店工作的時間,裝一台箱車裝多久?
我可以從15分鐘,裝到1小時。然後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每多給我15分鐘,我可以給你什麼樣水準的車子。
默默的,傷科推拿,我也往這樣的方向在做起。果然是20年累積下來的舊習。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