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
7 months ago
有蠻多議題因為危害到女性的機率總是非常高到根本針對女性而來,所以女性的感受很重要。

女性也在這些一個又一個的議題中開始學會重視「作為女性的自己這份感受很重要」開始出聲,以免有人拿著女性自己不出聲怎麼可以怪別人沒考慮到當藉口反駁。

有趣的是這時候某些人又開始說「重視感受是一種散播恐懼的行為」,結論上來談就是繞一圈喊:女人,你的感受不重要。

與其說煽動女性恐懼,不如說女性越來越敢發出聲音表示自己的確有恐懼。這部分讓某些人不自在到極點。

前幾天有看別人討論就算一個理論中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完美,最基本的「本位思考」如果有那就成功一半。重視自己的感受有那麼罪惡嗎?知道並正視恐懼才有可能去理解恐懼跟排解不是?
~關心~
7 months ago
其實我覺得重視女性感受這件事是對的(女性主義本質),但公共政策討論如果把「某個族群的感受」優先度上升到最高最後還是會落回「哪個族群優先」的陷阱裡。
比方說,跨運的套路是把少數=弱勢=更優先,再靠著修改少數標籤的定義,達成能藉著變簡單的貼上標籤的方式獲取特權的漏洞。很多吃這一套的人是先落入「他們好可憐」這種基於單方面感受的敘事才開始否認生物事實,同時源頭可能則是部分人士反過來因為不想面對現實創造出各種「我們很可憐」的敘事來要求其他人妥協。癥結點其實是來自令感受凌駕於現實這種不可靠的人性。
如果總是把感受放到最優先的位置,最後議題就只能比慘或比人數,然後搞出各種脫離現實的理論,比如最慘的無產階級打倒一切資產階級就世界大同了之類。
~關心~
7 months ago
所以「重視感受」只該放在「已經被相對忽略」的脈絡下來談,而且這件事站在女性角度大都成立,但是也不代表牽涉到常被忽略的女性感受的議題就只需考慮這個面向。
這次印度移工的討論我覺得很弔詭的地方是,兩邊的文化落差不僅限於性犯罪吧,況且既有的移工母國犯罪率也比台灣來得高,來到台灣後犯罪率卻還比台灣國人犯罪率更低,怎麼會變成開放印度移工=性犯罪猖獗=輕忽女性安全的跳躍連結的。
這跟跨運從核心思想就在侵奪性別的定義跟權益分配也不一樣。開不開放某國移工的爭論如果是在防範間諜或恐怖份子(避免以工作為幌子執行其他目的)我還能理解,除非印度有跨國的性販運集團準備來台綁架人口,不然工作之餘犯罪的風險跟以犯罪為目的的入境風險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我不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拿出「被忽略的女性感受」是個好作法,很容易讓討論迴避了實質的風險評估。
蝦仁飯§存錢
6 months ago
我家的例子:我爸覺得我媽繞路避開單獨/群聚的移工是被害妄想太嚴重,「你就正常普通的走過去啊,人家又不會對你怎樣」。
我認為引進移工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直接把女性的擔憂判定為被害妄想、國籍歧視、被製造出來的。真的重視女性感受應該提出能夠緩解擔憂的措施,比如政府公告有列出入境者必須無前科紀錄之類的規定,並且以實際作為去獲得理解。然而出現率最高的言論批評提出擔憂的人判斷力不佳甚至別有居心,我完全不覺得一直說別人被認知作戰、盲目跟風是尊重對方感受的行為。
立即下載
目前印度人在台的犯罪率低,是因為人口組成以及基數問題
用台灣人也會犯罪作為女性對印度移工大量入境產生疑慮的辯駁,未免過於忽略印度整體結構上不重視女性權益的問題
同樣照樣造句,也可以說目前台灣的跨女犯罪還不比順男高,怎麼能把開放跨女進入女性空間跟性犯罪上升畫上等號呢?
可我們都知道一旦開放了,進入女性空間的男跨基數多了,勢必會提升犯罪機率
我們可以比較印度跟台灣的性犯罪比例再說會不會影響,又或是可以拿其他開放印度大量移工進入的區域或國家的性犯罪數據來比較
而不是說「我國人民犯罪率比較高啊」,這種用「國內原本就有」去忽略可能增加的風險,真的是要處理疑慮,還是變相的用歧視去無視疑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