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文長 #ACE
論ACE的困境與可能性

ACE活動在今天甫結束,噗浪上也有不少討論,但在這裡想想還是寫點自己一些比較完整想法......下收
latest #37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在這邊做個小提醒==

這邊討論活動或多或少會用其他活動做些對照參考,但請不要對其他活動有過多討論,以免整個討論串失焦。

====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進入正題,ACE作為今年備受矚目的新場次,並且以「動漫創作展:全新的展覽,全新的時代,全新的可能性!」*1為號召,我認為其氣勢是很足夠的,但實際上卻和大家的期待有所落差。

在這邊會分別從期程場地成本規模展覽自明性以及典型新手問題分別論述,最後再說明我認為整體看下來之後,他們接下來的困境與可能性在哪。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期程==

首先11月中旬並非是一個傳統大型動漫活動舉辦的時間,這個時間點並沒有享受到寒暑假紅包所帶來匯聚全國的效益,來場數的效益自然會比較低
立即下載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在鄰近的場次下,從10月底的台創祭、11月PF、本週同時又有巴哈和任天堂活動的情況,或多或少會瓜分掉人流。

另外從過去創作週期來看,半年一輪還是常態,新刊主要還是會定檔在寒暑假時段,會在ACE時段發表新刊的社團不是沒有,只是比例相當地少。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場地==

本次選用的場地是南港展覽館二館,作為貿協轄下的頂級場地,南展館的品質絕對是最高的,但與臺大和花博相比,成本也是翻了好幾倍的如何創造更高的坪效而平衡收支,也變成主辦單位更大的課題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另外南港展覽館除了漫博、動漫節以外,其實沒有很多其他類型動漫活動舉辦的經驗。除非是要完全複製漫博或動漫節,不然這個空間如何利用也變成他們的面臨的課題。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規模==

「WOW」大概是每次看到官方更新活動內容時都增加的感嘆詞了。雖然和漫博各大廠商精銳盡出情況下還有段距離,但和傳統同人活動比起來真的是眾星雲集的一個週末。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一方面我認為這個對廣大的粉絲群眾是個好事,但另一方面回頭思考的問題就會在「一個來賓就會產生一組出演費、包含經紀人等在內的機票錢、食宿成本,接待人力、活動場地內各自獨立的休息空間」。

而來賓增加時這個計算就是乘以倍數去考量,就不禁會好奇這個規模,需要多少$$了。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成本==

綜合剛才討論到的場地與規模,ACE這次花費多少就成為非常想知道的答案。

在現階段還無法計算整體收支,以及不太可能取得公司內部數據的狀況下來說,唯一能夠參考的數字只剩下活動主辦人在臉書公開表示花了2000萬*2,能夠作為現在最明確的依據。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2000萬遠超過傳統同人活動的的花費,相當驚人。但是的,這個規模場地,或許需要這麼高額的成本。

做活動,說真的也不會期望第一次就回收成本,票務攤位費、再加上各種贊助收入或許能夠打平,但長期來看,是否真的能夠每年2000萬在使用?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展覽自明性==

展覽或會議多少都會幫自己定調一個主題,突顯自己的屬性或目標客群是什麼。而ACE作為新活動,我認為現在處於迷航期,但很正常,因為新活動要幾次來定調自己是什麼。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大家想到漫博、動漫節甚至FF、CWT都會有個特別的印象,但ACE目前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有、什麼也都做得很大。有VT粉絲見面會、有音樂祭、有小舞台、有講座,但是不是要用一個完整的調性去形容這個場子,會是ACE能否延續下去的課題。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典型新手問題==

目前在噗浪上討論的,很大部分都是典型一個活動在新米階段容易發生的事情。基於鼓勵新活動舉辦的原則,通常並不會苛責太多。有辦過AGA還算新米?

是的,因為這真的要有時間和經驗去累積,而非短時間能夠克服。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但是,和他們在行銷宣傳時的氣勢相比,確實存在一個落差,我認為這也是大家很容易不滿的原因,但或許還是有機會能夠改進。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以節錄部分自己看到明顯的問題(其他小的有點多寫不完)

1.社團進場步驟繁瑣,押金制度不是問題,但需要再改進流程一次完成。社團進場也調整入口的容納量。

2.場地配置舞台區和攤位緊鄰,直接吃了三方音浪攻擊,需要一個可以緩解的地方

3.日本來賓安排在D1的12點開座談會(人還沒進來也沒坐滿,看起來冷清)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4.工作人員識別性不高(可考慮背心或臂章)、縱橫向溝通不足,這個真的要給花時間長期養成

5.D1入場出現可免驗票就入場的漏洞(有修正)

6.18禁區識別度不足(這個對攤位真的很傷)

7.D2的E區剩下大約四五攤,但也沒合併到其他區域或是調整,一般民眾會以為看起來很冷清或根本沒攤位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以下是聽其他朋友的反應,非本人遇到

1.社團週五入場時間被壓縮,但入場查驗繁瑣導致佈場不及

2.前夜貨物直接放一堆自取,沒有查核機制怕東西被別人拿走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整體來看小差錯不斷,但也還是能持續能修正的地方,需要累積經驗。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以上是這次的觀察成果==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ACE的困境==

綜整上面所述,ACE的困境並不只在這些展覽新手犯錯的地方,而是用了高成本在一個不適合的期程、場地上舉行活動,活動規模雖大但是卻沒有自己的調性。那麼,接下來呢?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我們對活動通常的期待,一屆要做得比一屆更好,或是維持在與過去一樣水準。但是接下來的ACE要維持這樣的成本、參加陣容是可行的嗎?我認為是有一點難度的。

另外這個規模時間也得調整,但是黃金時段能不能跟那些老活動競爭,在場地方的角度優先提供給長期合作活動,也是另一個挑戰。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ACE的可能性==

murmur也都說完了,但並不是只想嘴砲,在我看來ACE的可能性有2: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第一種,假設後續的情況下沒有新的投資方,那可考慮維持現在的一些條件,但是規模需要縮小來維持長期財務運作。雖然一定會有人批評怎麼氣勢弱了,但對於一個品牌能夠轉型是好事。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第二種,可以考慮轉型,朝向東南亞或歐美系的festival 形式活動,這是目前台灣還沒有的。

這類的活動多元有趣,能夠多重的體驗,現在的調性去轉變,可參考AFA、Comic-Con。但當然長年臺灣沒有這樣的活動確實是跟代理商們活動策略有關,想要做這點畢竟要取得授權,是需要花時間溝通、協調的。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

以上,本屆ACE特派員分析,我要去聽angela了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參考資料:

*1:參展2023ACE企業招商資料​​. (2023). Retrieved from

*2:ACE活動主辦負責人個人臉書. (2023). Retrieved from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靠邀真的寫太長了
Hotaru螢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人力訓練和資訊統籌也是這次災難元素,尤其後者。
過去兩次累積的活動經驗似乎並沒有讓這塊成長;如果要轉型fes型態的話,資訊統籌能力會變得更為重要,希望他們能意識到這點並下次改進。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Edit 6 months ago
susukihotaru_riken: 所言極是,假使真的要往fes型態,甚至空間規劃都會有所變化,更強調整體的協同處理,確實如果以他們目前的狀況可能有難度

但是可以持續進步的點之一
RandyHGMAC 阿仁
7 months ago
at404DataBeFound: 台灣跟其他東南亞場次比起來真的很特別,代理商因為有漫博/動漫節,兩大同人場大概也因各種原因所以一直沒有跟代理商有什麼太大交集(頂多偶爾有些小小官攤,像青文來清畫冊庫存之類),所以一直跟FES類型無緣
抱歉不太會找資料
想請問FES類型的展覽大致上是指甚麼呢?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juicefish: 基本上可以找找像是Comic-Con或是C3AFA這樣的活動
at404DataBeFound:
感謝回覆 我再去看看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RandyHGMAC: 是的,說真的台灣在這塊因為供需的關係,過去確實沒有多少Fes型活動。

這也是我很強調要做這塊需要著重「溝通」,廠商們也不是吃素的。
波波奇
7 months ago
BANG ACG應該可以視為下一個
不知道會怎樣...
404資料Be Found
7 months ago
poki543: 雖然有點跑題,不過也簡單回覆一下
1.Bang ACG的同時是TCCE這檔B2B授權展,在商務洽談活動旁邊直接放音樂活動,有點怕

2.這是不是花博IP賦能計畫的一環

以檔期來說這個時段的承租廠商是TCCE,Bang ACG看起來可能是分支的合作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