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後的個人murmur]<浦沢直樹 × 米山舞>スペシャルお絵描き対談 (ネタバレあり)| PLUTO | Netflix Ja...
看兩位大師級的對談
失去創作過程中構思的樂趣確實很可惜
這樣畫圖就不好玩了
latest #13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比如爬山
有的選擇搭纜車或接駁車直接攻頂
有的選擇全程步行,一步步往上爬
目標相同,達到目的方式不同

有的人可能趕時間,不想花力氣走路,或身體不便,搭車上山看風景就好
有的選擇一步步慢慢走,邊走邊看,最後到達山頂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搭車直達的人省下的是時間,失去的是沿路風景的樂趣,畢竟有些路,不是交通工具能到的,得徒步才能發現

徒步耗費體力與時間,但沿路感受到的東西一定比搭車的多
AI議題近期一直備受討論
從空白畫布開始,逐步經反覆思考後變成作品的過程,就這樣沒了

如何呈現畫面、故事、構圖,這個地方該怎麼配色來表達情緒、氣氛
是不是多加一點筆觸會更有溫度,這樣混色是不是整體畫面會更強烈
某部分透視或骨架沒那麼正確,但這樣畫比較好看之類的
所有的「我想⋯⋯」的過程都是有趣的
立即下載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個人喜好上比較著重的是場景建構
就畫一個「景」來說:

思考這邊的岩壁該長怎樣,上面可能有什麼植物,大概是海拔多少的地方
植物組成大概有哪些、大概怎麼長,氣候和季節如何,有沒有特殊地形
大概這個時間點的光怎麼照下來,影子長怎樣,反射光或環境光這個條件下怎麼配色,如果想呈現溫暖的話該怎麼配,是不是某些反射光面用粉色有特別效果,特別亮的部分用薄荷綠取代常見的亮黃色是不是讓畫面更有趣,陰影部分用紫色或偏淺的印第安紅是不是也不錯,大塊面積的陰影如果大膽一點用比較亮的藍紫色混色是不是印象更深刻,角落可以添一筆偏灰的藍綠色跳個色⋯⋯

這些大概就是我畫圖會在腦內想的東西
囉哩囉唆的但是就⋯⋯很有趣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國中科班畢業後,選擇穩定麵包毅然決然放棄美術的路
記得還因此被術科老師們惋惜,聯絡家人勸我
結果走到現在還是一隻腳在這條路上
想起來覺得,可能那時家裡兩老覺得
如果我真的喜歡畫畫,總有一天還是會回去畫的w
也證明不是在醫院工作了就不能畫,現在還不是接案變成這樣
AI的成品,是從多數大眾審美喜好框架的資料計算出來的
可是有很多很多東西,不是這些資料會有的
可能哪天,全世界的資料都被納入計算了,他什麼都有了
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體驗與樂趣,AI拿不走
因為喜歡畫某些東西,平時就會特別關注什麼這點,非常有共鳴

我手機裡都是都是場景類的照片(爆
走在路上或等個紅綠燈
「啊,這個構圖不錯」
「那個燈這樣打下來好看」
「這棵樹長的不錯」
「想畫看看這個材質」
「那片雲好看,想練一下」
「這個樹蔭光線我喜歡」
如果自助旅行,也帶小本子寫生一下
看到喜歡的,會想畫下來
寫生出來的和拍照的感覺不太一樣,我試過
一種當下的FU差了那麼一點
看寫生的往往幾年後感受依然完整,記憶點很明顯
當技能達到可以視作薪資的一部分後
剩下的是公事公辦,還是在公事中加點個人樂趣,都是個人的選擇
心態上會有很大的不同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個人目前還在反覆橫跳
目前功力尚未精煉到能一直保有樂趣的境界

即使目前主力商業案了,自認還是有很多東西不會畫、不夠熟練
遇到不擅長的,只能找很多照片,土法煉鋼觀察之後硬上(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直白一點比喻:

夠精練的話,連看資料都不費工
隨意怎麼畫怎麼到位,隨便走都直達 (輕鬆愜意

不夠精練的話,直接開怪獸卡車往前衝
碾過去那種,啊,就像這樣-> (簡單粗暴但費力
正因為要練的東西很多,雖然一直在接案
還是心心念念著哪些東西畫得不夠,好想多畫畫看,練習什麼的
這種「我喜歡這個部分」「我想畫看看」的心情
我覺得蠻重要的
不管工作還是自主練習上,都是種吸引力
Ayakii▨有在睡覺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5OpqizC3O0FL3jIabRzO4P.jpg

爬山,在意的頂上風景。
還是沿路的青苔石階也不想錯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