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歡樂是模糊的,痛苦是精確的」89 成为诗人,是我们靠近星辰的方式 | 包慧怡&方商羊
latest #48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情緒浪潮襲來的一個下午,成爲礁石,等待退潮的過程中,向一些星星借光。這是這一集podcast的一些筆記噗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好像不開心的小孩才會寫詩:「歡樂是模糊的,痛苦是精確的。」
「因疼痛而痛的人將永遠疼痛
懼怕死亡的人將永遠把死亡扛在肩上。」
——\[西班牙\]加西亞·洛爾迦《不眠之城》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特別喜歡這集裏的詞源追溯,所以先貼這個部分好了。包包老師(包慧怡)說她很迷戀詞源,詞源是詞語不顯著的幽靈生命。「每個詞都帶着它幽靈的歷史,如果我們能追溯得足夠久遠,就能聽到一百萬年前的蜜蜂在琥珀里振翅的聲響。」——\[愛爾蘭\]葆拉·彌罕
立即下載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Disaster-災厄,「與星辰分離」;

Desire-欲望,「來源於星辰」;

Consider-思慮,「與星星在一起」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最近幾年大家都在思考災難。disaster 的詞源是拉丁詞dis-Astra ,就是遠離星辰,災難就是與星辰分離。 那麼相反的,和星辰在一起叫considerconsider 是由拉丁文表示一起的 con 加上表示形成的 sidus。consider 就是就是和星星在一起,就是思慮。所謂和星辰在一起就是不要放棄思慮。我們活着其實是要持續的去自省,不能夠去過一種 careless 的人生,也不能過一種 mindless 的人生。(詩歌即我與星辰同在的方式,也是我為思慮賦形的方式。與星辰同在就是持續思慮,我們活着一天就不能放棄思慮和照看自己的靈魂,不能放棄對自身和世界之境遇的內省,同時也在同類中辨識出類似的靈魂。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所謂詩人,可能其實是一個對自己的心智生活負責,然後不斷的去consider,不斷的去思考的一種存在的方式。詩歌即我與星辰同在的方式,也是我為思慮賦形的方式。不僅僅是不要放棄思慮和照看自己的靈魂,同時也在這個同類當中辨識出類似的靈魂。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隨着年紀越來越大,你會覺得詩是訴說真相的藝術,但它訴說的是關於人之為人的真相,它不能訴說全部的真相,就是 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詩歌是傾斜着說出的真相, the truth must dazzle gradually or every man be blind
艾米麗·狄金森:「詩歌是傾斜着說出的真相,真相必須漸次閃耀,才不會似閃電致人目盲」(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The Truth must dazzle gradually /Or every man be blind)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無論詩人如何宣稱,詩都不可能是非倫理的。詩人的鞋必然沾上人世的塵埃,哪怕他幻想自己行於海面。在這我們不得不作為有死之身寓居的塵世上,真正的詩無法取得對人倫的豁免權。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desire,也來源於星辰。desire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一種suffering,一種感覺我們是被星辰拋棄了,被放逐到地球來,然後我們才有了這種同時是欲望,也是一種煎熬的一種心理狀態。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如果我們的身體是與我們的意識相匹配的材料,那麼,它就與我們的意識共同延展,領悟着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直至通向遙遠的星辰。」——亨利·伯格森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如何剖開自身的雲雀而倖存,訴說所見並化身音樂
Split the lark and you'll find the music,
Bulb after bulb,in silver rolled,
Scantily dealt to the summer morning,
Saved for your ear when lutes be old.
Loose the flood,you shall find it patent,
Gush after gush,reserved for you;
Scarlet experiment! sceptic Thomas,
Now,do you doubt that your bird was true? Emily Dickinson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在沉睡着星星的寧謐的黑色水波上,白色的奧菲利亞漂浮如一朵百合花」——\[法\]蘭波《奧菲利亞》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分析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的詩歌如何是欲望與宗教信仰不可調和的對立,讓寫作的壓抑導致高度風格化作品的形成,成爲「不可譯的咒語」,一種「英語語言音樂性的極致」(這部分分析也好美,講述人類的一生凝縮進傍晚至夜晚的過程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黑色十四行」(Dark Sonnets):「我的命運就像是陌路人,我生活在陌生人中間。」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年少讀詩,往往首先被其中的音樂性打動。在詩歌中,音樂是記憶的容器。「詩歌是聲音和意義之間被延宕的猶豫。」(Le poème, cette hésitation prolongée entre le son et le sens)——\[法\]瓦萊里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包慧怡:「詩歌要為現實復魅(reenchantment)」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我棲息在明亮的可能性之中,一座比散文更美麗的房子。」( I dwell in Possibility ——A fairer House than Prose)——狄金森(寫散文的主持人拍桌www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方商羊:詩行(Line)其實就是音樂性的單位。不同時代對詩行有不同的定義,中國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並配上相應平仄的嚴格格律;英語詩也有抑揚格、揚抑格、抑抑揚格、揚揚抑格並佐之以音步(foot)的嚴格標準;指揮家博恩斯坦:「旋律是音符在時間中的延展」;「詩歌也是文字和音符的含義在時間中的延展」;音樂和詩歌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如何使用和構建重複(repetition),「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里爾克《阿波羅殘像》:通過語法上否定句式(Negation)的微妙運用,重複和嚴密部署達到振聾發聵的警句效果;「韻是旋律,節奏是舞蹈」;「在詩歌中,音樂視作為記憶的容器而存在的。」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包慧怡:跨行(enjambment)是一種非常肉身性的動作。跨行是給詩句添上雙腿。當你為一行詩、一行文字添上了雙腿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可以開始起舞,就可以迴旋,就可以忘情的走向一個未知的、微微顫動的、敞開的未來,就可以忘卻規則,甚至可以商榷、橫挪意義的界限。此時,定格的東西就可以動起來,靜止的圖像就開始被注入靈魂(這個形容好可愛🥹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驚喜來自對規律突如其來的打破,所以要先創造一種節拍器似的恆定頻率的振動,才能在意外時刻誕生出驚心動魄的變奏。詩歌的意義和形式是彼此生成的,它是對秩序的破壞和再造。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伊麗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方商羊:「形式的桎梏對寫作而言本質上也是解放。」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特別羡慕的一個點的分界綫--------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那麼當你其實做夢的時候,都是在用古英語和拉丁文做夢的時候,它不是一個益智化的需要被馴服的材料,它本身確實是變成你的 second nature 。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包包談自己的詩集:詩集裡引用了兩首古英語詩,因為古英語有陰陽性,而這兩首是Anglo-Saxon時代五六百年裡,唯一能夠確認說perspective 是女性的,或者至少是 female narrator的 。在如今留下來的 3 萬多行古英語詩歌當中,就只有這兩首是由女性聲音發出的,然後她們發出了什麼聲音,當時覺得太感同身受了。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其中一首說山谷幽暗,風巒險峻,牢房覆滿石嵐,將我咬噬,無歡樂的這個居所,黎明時分,我獨自在橡樹下環繞着地洞,原地走圈。這是一個 8 世紀的女性留下的輓歌,或者叫哀歌,但對我來說它是我的日常經驗。在愛爾蘭讀博是第一次跟真正意義上的貧窮有所體認和打交道,住在一個地下室里,窗特別的高,陽光也很稀薄。你的餐桌和你工作的書桌是同一張,論文打結寫不出來的時候,會無意識的繞着那個書桌,自己在那轉圈走路。十幾天都沒有出門,鑰匙都找不到。也因為不跟人講話,你發現你自己就是在那喃喃自語,跟自己講話。那一瞬間,已經不是共情了,而是你發現,其實人最後都是差不多的。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甚至也許這首詩是一個男性假借女性的聲音寫的,因為我們要假設非常多的東西才能夠確認說真的是一個女性。首先,這些詩很多都寫在羊皮破碎的地方,古英語詩歌只有 4 個手抄本,重要的手抄本留存下來 3 萬多行,古英語壓頭韻,裡面大部分都是像貝爾武夫一樣非常陽剛的頭韻,是關於英雄屠龍的故事,是關於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情誼,是關於戰場上的慷慨,是關於戒指的分發者,是關於海里的鯨魚。很少會有這麼日常的一首詩留下來,這很珍貴。作為一個普通人,甚至他的性別都不再重要。一個普通人在坦誠他的脆弱,或者是比較成熟地去訴說他的現實處境和精神處境。某種意義上,它是一種自傳性質的。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繼續補充詞源-----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耐心的中古英語單詞叫patience,其實也可以翻譯成堅忍。它來自於希臘文的pathos(苦痛),到拉丁文變成 patientia。這個詞既是等待(耐心是從等待這裡過來的),同時也是受苦的意思。i suffer, i bear, i endure,在這個過程當中它具有了耐心。這個其實就是我們日常共存的一種東西,也是我對耐心的體認。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耐心這首詩字面上是關於約拿在鯨魚腹中度過三天三夜的故事。這個故事在聖經里其實只有三言兩語:約拿到了鯨腹後,開始悔過,為神作了一首禱歌。詩人用波浪一樣的頭韻呈現了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人,他可以用他的信仰的聲音,用他的一首歌和歌唱的聲音,穿破鯨魚的肚子,穿破水、大海,穿破被他稱之為叫 hello womb 地獄子宮的這樣一個漆黑的大海,然後穿過雲層,直達蒼穹。一個人用他的聲音、他的歌、他的音調和節奏,去重新劃分了大海、天空和陸地的界限,我覺得這是非常驚人的。一個聲音到底可以做什麼?這樣一個過程對我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希望。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好了啦,再回到包包的詩集《我坐在火山的最邊緣》-----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文學中兩個永恆的命題:無法滿足的欲望和不可治癒的孤獨

火山是既富生命又有滅世意味的意象,坐在邊緣是對倖存狀態的迷戀。

你有一個精細的精確的一個目標,然後你有達成他的手段,然後你一步步的往前執行。這是我們今天所嘉獎的一種新教美德,但是它是多麼的令人沮喪,當我可以看到終點,我就完全喪失了上路的力量。我想要的是一個不斷在路上,然後不斷保留一種爆破的可能性,一種敞開的鍊金術一樣的旅程。坐在火山的最邊緣,就是就裡爾克說的我在這世上很孤獨,但又孤獨的不夠,好像保留了一個抽離,一個觀察世界、他人與自身的合適距離。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我在這世上太孤獨,但孤獨得尚不足夠。」(Ich bin auf der Welt zu allein und dochnicht allein genug)——里爾克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約翰·卡西安:六世紀後期之前「悲傷」曾為一宗罪,中世紀有「八宗罪」(饕餮、淫慾、憤怒、悲傷、懶惰、虛榮、驕傲)。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生活已經那麼慘了,喪一點還是罪嗎?為什麼不讓我們悲傷?對他們來說,自我振拔是一種倫理義務。這一開始專門是形容那些沙漠修士,甚至有一句名言是「勤勉越甚,悲傷越深」。也就是,恰恰當你在精神上有非常強烈的一個自我要求和追求的時候,你容易因為用力過度陷入悲傷,也就是很多人會遭遇的「靈魂的暗夜」(結束信仰或結束生命)。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今天會把悲傷及其導致的怠惰合起來稱為Depression,一種因悲傷而喪失行動力,陷入下墜的困境中的過程。後來的「七宗罪」沒有了悲傷,只剩下懶惰,其實其中包含一種深層的精神危機,不是「躺平」這麼簡單,這其實是我們每天都在遭遇的。對人來說,相比飛升,很多時候是向下墜落的那種欲望,那種沉淪的欲望,主宰着人的心靈,也主宰着我們最好的文學。如何在這種上升之路和向下之路當中去站穩,去在這個峽谷當中讓自己不要墜落?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卡西安繼續寫,八宗罪里驕傲不僅沒有放在第一,反而恰恰是最後一宗。開始都是一些肉體的,比如他第一項就是饕餮,然後蝴蝶效應,饕餮導致淫慾,導致憤怒,憤怒導致悲傷,悲傷導致懶惰,以此類推。而虛榮和驕傲後來被合併成了嫉妒。嫉妒在拉丁詞裡是invidia(envy, jealousy),這個詞源是一種不正確的看, a wrong way of looking ,就是不正確的看待他人的命運和看待自己的處境的一種觀看的方法。嫉妒的體現,是一種錯誤放置的視線。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其實詩歌都是在處理我們如何去災後重建這件事情。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插播一首包包的《關於抑鬱症的治療》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現在,我只需把胸中的鈍痛精細分辨
命名、加注、鎖入正確的屜格:哪些眼淚是為
受苦的父親而流,哪些為染霜的愛,又有哪些
僅僅出於顫慄,為這永恆廣漠、無動於衷的星星監獄裡
我們所有人的處境。假如每種精微的裂痛
都能如煩惱於唯識宗,找到自己不偏不倚的位置
如罪業於但丁的漏斗,它們將變得可以承受。

每種我不屑、不願、不能傾訴的苦痛
都將鬱結成棕色、橄欖色、水銀色的香料
在時光的聖水瓶里醞釀一種奇蹟。修辭術在受難的心前
隱遁無蹤,言語儘是輕浮,假如不是為了自救 鋪陳不可饒恕。假如可以帶粉筆進入迷宮,以純藍 標記每一處通往災禍的岔口:「我到過這兒 必將永不再受誘」,它們將變得可以承受。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假如我嘗過的每種汞與砷
能使你免於讀懂這首詩
——它們將變得可以承受,
小病號。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插播完畢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私人事件與現實經歷作為船錨,「詩的目的不在於停泊而是航行」;現實經歷與邏輯是我們起跳足下那片狹窄的疆域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寫詩可以不符合現實的邏輯,但必須構造一個自洽的邏輯完整體:音樂、句法……句法模擬意識的走向,是詩人靈魂的外衣,讓不可摹狀的思緒和情感顯形,只能量身定製;通過對智性詩人句法的挖掘,可以抵達思緒未曾達到的領域。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詞語也有自己的意識,你選擇了某個詞開頭,去劃破這片混沌,它就像銜着自己尾巴的蛇,已暗示了結尾的可能性。詩人的行為像占卜的工作,從那些可能性中捻出這麼一根來,其中一半是可控的邏輯的運作,另一半像神秘的靈視(scrying)。當詩人在虛空中拈出句子的時候,空白的紙頁就是他們的水晶球。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語言是我們介入世界最親密也最脆弱的一層皮膚。也許它是瑕疵百出的通道,詩歌的存在是為讓這個通道更加清晰,去恢復語言的有效性。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詩歌是朝向未知的開始。往往現實的結尾是詩的開端。私人事件和現實經歷是作為起步的狹窄的江域,詩不為停泊而為航行。我們要朝向星星!至於向着哪一顆,可以自己決定。都柏林大學校訓:Ad Astra(向着星辰)
luluontheroad
6 months ago
收工(打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