くだらない愛想笑い
7 months ago @Edit 7 months ago
【2023/10/17&18 《拉赫曼尼諾夫》音樂劇】

本來只是保持著喜歡拉赫的心情去看演出,
但在開演前、散場後,以及排隊買OST期間,不知不覺和好多人建立起了聯繫

也許,不像劇中說的:「握起手就會建立聯繫。」
只要願意靠近,自然而然地就拉起了彼此的緣分

BTW 真的很謝謝這兩天遇到的劇友們
韓國音樂劇初體驗的經驗真的太好啦
https://images.plurk.com/3Gbcpw9GKLK8p1ON0AQ4mk.jpg
10/17的觀劇心得&嚴重劇透

本日最喜歡的Top3場景

1.拉赫恢復作曲動力但創作不順利 找不到活著意義的獨白
(尼可拉問他作曲的目的是什麼 可拉赫想不起初衷。
瞬間想起「生きる意味をくれたから。」——因為是它賦予了我活著的意義。
然而拉赫在最後的最後才想起了他創作的初衷,最一開始是喜歡和爺爺的大提琴合奏,後來是對於病逝姐姐的愧疚,認為過於平凡的作品傳不到姐姐的身邊。)
2.拉赫和茲韋列夫老師決裂一堅持創作交響曲vs持續專精練琴
(超喜歡一人分飾兩角的設計‼︎ 也有依據角色調整語調、唱腔‼︎
同樣都是Nikolai、同個演員,一個老師、一個精神科醫生
-
由醫生來詢問拉赫 他的老師是不是個好老師的橋段也是很絕
一個Nikolai雖是他的恩師,但決裂後的《第一號交響曲》就像詛咒使他一蹶不振;
另一個Nikolai在世界的另一端被他的音樂救贖而來拯救他;
Nikolai造成的心結,由Nikolai代替他解開)

但我是邪教叛徒 比起救贖的合唱,我更喜歡師徒之爭
準確來說應該說一人分飾三角,但柴可夫斯基的人設營造比較薄弱,就是慈祥&鼓勵Max的好好老師,所以就暫且pass
立即下載
3.《第一號交響曲》不被理解而絕望的拉赫獨白
(賢珍剛開場就把拉赫的迷惘、不理解和脆弱詮釋的超級好(;´༎ຶД༎ຶ`)
中間重拾作曲但自我懷疑的PTSD發作 也又拉這段獨白出來
完美鋪陳隨著時間流逝越發焦慮不安和想封閉內心的情緒)
而且戲外的賢珍好可愛 怎麼可以這麼像天使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