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酷東東
在台大和迎暄一起聽酷演講!
故宮研究員:同學們聽到青銅器,是不是只想到毛公鼎、感覺很遙遠?其實,青銅器的痕跡就在日常裡,跟我們密切相關~
我:(泥確定ㄇ)
下一秒。
https://images.plurk.com/2hi1PHFHNKG92W0zbsZ61D.jpg
https://images.plurk.com/5nj1YMcC9mDlivAA1zVUvY.png
https://images.plurk.com/2Amd1PuOc02SafsSlvga4J.png
欸不是,日常到從來沒發現過啊
latest #28
我的天啊
我大受震撼
芝麻
9 months ago
ellenchuang18:
泥以為八方雲集的商標用饕餮紋就是全部了嗎
下面來看看真正的日常。
https://images.plurk.com/1PqBw3QdRISq0maDQ8HZbT.png https://images.plurk.com/6QISQvqkgfhouxPxz0uHxD.png

五圓硬幣的邊邊,是夔龍紋啊
立即下載
芝麻
9 months ago
這位講者還很有做迷因圖的潛能。
講到歐亞草原一帶的青銅器多半具有實用性時,搭配的投影片: https://images.plurk.com/3jvCFif93cWa7obyTxhiLb.jpg
迷因大師Piu米之作: https://images.plurk.com/11MnOIPRk9VIHX58QxH6cU.jpg
海帶啊海帶
9 months ago
救命天哪居然!!!
海帶啊海帶
9 months ago
八方雲集我救大命
我已經洞悉世界的真相了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關於青銅器風格差異
商晚期ㄉ亞醜方尊: https://images.plurk.com/3fXrAndhpVc1vMrOFzB86d.png
西周早期ㄉ召卣: https://images.plurk.com/5u78cWDzua68uBcKm1Am34.png
講者:這兩個時期青銅器最大的風格不同,可以從饕餮紋的眼睛看ㄛ。來,我們放大看饕餮的眼睛~
商ㄉ: https://images.plurk.com/6LRtTvoTicyWBqss3ipHs7.png
講者:眼睛只有一條線對不對?看起來就有點半夢半醒的!然後我們再看西周早期的眼睛~
周ㄉ: https://images.plurk.com/63G0dPUT8w90XcwS0XpfAj.png
講者:看那個圓孔!它超醒的
迎暄和我: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關於故宮博愛大鼎
鼎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3pHVDpyrBFck2TP4moDDM3.png
講者:你們看他上面寫博愛、又有梅花,很中華美學對嗎?但仔細看上面那些花紋,像雲、像海,不是一般中國鼎的樣式!重點是要把「博愛」牌拔下來,會看見裡頭的字!
拔下來之後: https://images.plurk.com/2UUEndyAwfSiuxfWTTBD3O.jpg
講者:這個鼎是日本攻入南京後,為了運回靖國神社紀念戰士而在南京兵工廠鑄造的。等戰爭結束、日本戰敗,鼎又被歸還給中國,後來被運來台灣......基本上故宮藏品裡,有「中日」兩個字的,都是日本戰敗後還給中國的
芝麻
9 months ago
接著,一位震驚的男同學發問。
男同學:所以那個鼎是真品
講者:對,它是真的
男同學:那把它放在門口......風吹日曬雨淋,沒有保存上的疑慮嗎
講者:這個噢......我也不確定耶。但它放在靖國神社的時候,就一直風吹日曬雨淋了啦
迎暄和我再次: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總之,因為意義很特殊,鼎本人被印上博愛牌、用梅花遮住原本的櫻花後,就被擺到故宮門口ㄌ!
梅花: https://images.plurk.com/22WI7PdfykqJlRyjB3N6KY.jpg
被遮住的櫻花一角: https://images.plurk.com/LL5HHIoCUkTsW7yxDgu0n.jpg

可參考網站(故宮講故事):Facebook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青銅器的簡史
商、周: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時候的鼎是拿來熬湯的?因為我們考古出來,發現裡面有大骨頭~還有豬骨頭~
鼎的下面也黑黑的,可見三足是為了把鼎架起來,下面加熱用的
北宋初:
宋時大家在田裡挖來挖去,不小心出土了很多文物,後來把文物和三禮圖對照一看,怎麼長得完全不一樣!這個考古熱一起來,蘇軾、歐陽修這些人就有考古社團,一起討論、研究。
有一些誤會也是這時候產生的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青銅器簡史支線:被誤會的爵
爵本人: https://images.plurk.com/5526sgUZZz3U4uX9MzH4VD.png
講者:之前應該有聽老師講過,「爵是飲酒器」吧?但有沒有覺得很怪,那兩根到底是什麼作用?是不是會說是拿來掛鬍子的,或是因為商滅亡了,周代為了要提醒人適量飲酒,所以拿那兩根戳頭保持清醒
迎暄:那個迷因 https://images.plurk.com/3tS82oD8DqB8fhfdq9Ikg6.png
我:戳爛
講者:這些是誤會。爵不是飲酒器,是溫酒器。它的三足是架高來幫助加熱的,那兩根突起也不會掛鬍子、戳頭頂,聽起來合理很多吧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北宋:
因為宋代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因此宋徽宗就做了「政和鼎」,完全仿造古代的器物、文字、用語、形制。當自己周公,要求整套禮的再現
南宋:
但是南宋就大歪樓了!《洞天清錄集》說「古銅瓶缽養花果」,說青銅器因為埋在土裡很久、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所以,他們就把出土的青銅器拿來插花,就像花店賣花會給你維持器那樣,希望花開久一點
明代:
到明代呢,因為出版業很興盛,大家又喜歡風雅、出版各種鑑賞指南,開始會鑑賞、愛護、買賣青銅器。如果郭台銘家裡有五個青銅器,那我家擺一個青銅器,就可以顯示我的財力和智力!這時候的青銅器也出現各種變體,文創商品很多,漂亮瓷器可能會仿製青銅器的形式,但就用來當香爐,跟禮沒什麼關係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清代:
乾隆編皇朝禮器圖式,讓周官學府與宮廟禮器再次合流~
民國:
青銅器又與權力掛勾!蔣介石六十歲的生日禮物就是毛公鼎和司母戊鼎,展現出國家正統、國家命脈的傳承與權力威嚴。
不過司母戊鼎太大,遷台的時候就搬不過來.....但是我們要以儒家觀點看,當然是字比較多的毛公鼎,比重量重的司母戊鼎重要啊
充滿反諷感耶愛死
芝麻
9 months ago
更近的民國:
1964年東京奧運時,為了迎接聖火,就打造了「毛公鼎聖火台」。但現在它就被放在小巨蛋餐風露宿,都沒有人關心它......你們路過可以稍微關心一下啦
結語:
青銅器的鑄造是一種政治力的表達,其次,對於它們的擁有也是如此。政治的面向是一條持續貫穿青銅器後來發展的線,直至今日。
芝麻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最後,放一個我超愛的對比圖。
講者:有密集恐懼症的可以先閉眼睛喔!
這是戰國曾侯乙尊盤: https://images.plurk.com/6S5bXn9PrNGiP7pp66uyZw.png
放大看: https://images.plurk.com/6XhudlBKS7dp5WB1RFwAHN.png
沙琪瑪 https://images.plurk.com/5Zv0EiDj6S5lIxAWyIPz2x.png

下面開放連署,大家一起讓故宮做青銅器迷因啦
芝麻
9 months ago
噢噢然後這位超酷的講者是故宮器物處研究員吳曉筠,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書或是演講資訊看看ㄛ
以上!!
芝麻
9 months ago
ellenchuang18:
對你洞悉一切ㄌ
silentkelp:
八方雲集商標設計者超有學問ㄉ
vu84hsialin:
ㄍ那個密集恐懼症真的,好噁心
vu84hsialin:
我都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真品在餐風露宿欸,太棒了
vu84hsialin:
宋明清對鼎的態度差異也好有趣ww
我喜歡插花
vu84hsialin:
原來那個爵竟然不是喝酒的
太酷了
南可✨米扣 [委託準備中]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我到底都錯過了些什麼
然後上面那個戳眼迷因感覺跟今天那個奇怪的面具有得拼
順便補充那個,青銅鼎原本煮湯結果後來被拿來插香,鼎:
芝麻
9 months ago
ellenchuang18:
密集版本ㄉ沙琪瑪
真品享受天地自然靈氣那麼久,餐風露宿、插個花什麼ㄉ也可以啦
補《洞天清錄集》的原文:「古銅器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若水鏽、傳世古則爾,陶器入土千年亦然。
不只青銅器,考古出來的陶土也可以插花花
芝麻
9 months ago
micomicofrog:
後面開始講東亞政治跟青銅器的迷惑作用就變超精采
笑爛對欸都可以戳到眼睛流血
鼎:
迪納
9 months ago
這個研究員也太可愛了吧
貓貓真的把魔抓伸進了各種古文明呢
芝麻
9 month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