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9 months ago @Edit 8 months ago
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2023 #書
latest #45
shadow
9 months ago
「一個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的人,是不需要拉別人跟自己站隊的。」
「…想離開就能離開、想不要就能不要,擁有選擇的權利,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說服 拉攏 是對自我的催眠
梳理過後的認同是磐石
不會被輕易動搖
更不需要與別人為伍
自身就是頂天立地的存在

說「不」的自由難能可貴
釐清現實與價值的衡量
明確的界線 底氣的餘裕
免除重蹈覆徹的輪迴 摒除雜質後的純粹 能使心安定
shadow
8 months ago
「…而自覺讓我有了不容易自卑的底氣。正因為不可能有人比我更深刻的認知到自己的侷限和能力,所以別人對我的羨慕或是貶低,都改變不了我什麼。」
「接納自己的平凡並不是看輕自己,相反的,正是這份自覺,讓我不容易自卑。因為我太清楚自己是誰了,所以讚美與詆毀控制不了我…」

「也許發自內心的尊重別人,需要了解到自己的渺小,不需要感同身受,也能給予理解,理解不了,也能給予尊重,給不了尊重,好歹不要苛責吧,別人可能有苦衷。因為你想不到的事情很多。」
shadow
8 months ago
一次和朋友討論
各自的人生課題是什麼
更有自信 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都是討論的重點 自己卻不太有共鳴
那時候一直想不透原因
也會有徬徨懷疑的時刻
或許是因為習慣獨處
長期耕耘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把焦點放在向內探索
外界的投射皆與我無關

整合資源投注在對的領域 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才有獲得回報的可能 與追求理想突破自我互不抵觸 全力以赴 對結果知足 擺脫競爭和焦慮的操控 認知自身的極限 他人的長處/短處都值得借鏡 Agree to disagree 更需要學習 言行舉止反映出品格 善良是根基 孕育出理解 同理 尊重 把自己縮小 世界會更開闊
立即下載
shadow
8 months ago
「『表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心裡想的、你表達出來的、別人接收到的、你以為別人接收到的,可能是四件不同的事。」
「…而事實證明,表達能力好的人,在生活中和職場中都非常吃香。因為表達跟展現自己是息息相關的,而展現自己,將會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利益、得到更多的理解。」
「千萬不要忽視表達的力量,因為很多事,你表達不出來,它就不存在。你想讓別人知道你是怎樣的人、你有怎樣的感受、你想被怎樣對待,都是靠表達。」
shadow
8 months ago
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
辭不達意 心直口快 斷章取義
吃過太多虧
以前總以為行動可以證明一切
這在社會上不管用
真心誠意的人太少
花言巧語才能出頭
而這也是一種才能
shadow
8 months ago
言語可能是第一線 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不得侵犯的堅持
主動掌握話語權
在一片嘈雜突出自己的聲音
遇見知音是奇蹟不是必然
不能期待別人有通靈的本事
shadow
8 months ago
想法的種子飄散
之間的碰撞與融合
為世間增添更多元的生態
用言語正面對決
除了自身被看見的可能
也期許開枝散葉
茁壯成能庇蔭他人的棲身之處
shadow
7 months ago
「『精準且高效的表達自己』是我一直以來很專注在琢磨的事,…我希望第一次就能把話講得清清楚楚,省得還得來回確認、或是之後衍生誤會更麻煩。二來清晰的表達自己,是一件非常暢快的事。在茫茫的詞海中,找到了能精準描述自己的詞彙,表達出來時就像是兩個卡榫被完美對準那般,讓詞彙能服務於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既舒壓又滿足。人常常是在輸出表達的那一瞬間,才真正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表達也不只是為了讓人理解或認同,表達本身就是一種探索、也是對自我的梳理。」

思緒具象化為文字
由視覺和聽覺傳輸回大腦
原本模糊的輪廓逐漸清晰
心 口 腦 三者對接
渾沌下的核心被揭露
喉中的刺被清除
腦中的迷霧散去
直抒胸臆的感受
是因為離真正的自己
又更近了一步
shadow
7 months ago
「我認為好的表達有幾個要素:言之有物、深入淺出、並且能將觀點與尊嚴脫鉤。」
「好的表達者,會將觀點與尊嚴脫鉤。因為坦率的表達自己,是需要有觀點碰撞的心理準備,然而觀點的碰撞,其實是珍貴的拓寬世界觀的機會。將觀點與尊嚴脫鉤,就能在表達時內心是輕鬆的,不會把反對的意見當成對人格的否定,萬一觀點有誤,那不正好逮到一個能改正的機會,若觀點無誤,就試著自證,也是另一次訓練表達的機會。」

希望跟不同生活背景的人能有更多交流
因為價值觀相近 所以成為朋友
形成厚重的同溫層
卻好像少了一些火花
渴望接觸新知 過程的邏輯思辯
在他人身上反射自身的盲點
或是找到更精準有力的論證
鞏固擁護的價值
沒有對錯 僅各取所需 不用放下尊嚴 而是建立一個互相尊重的空間 所有人都能平等對話
shadow
7 months ago
「…閱讀到達一定數量,就會有創作的慾望,而喜歡寫作,又是大人眼中另一個無用的興趣。」
「…寫作是成本非常低的紓壓方式。……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就算你最後一個字都沒寫出來,但是你在準備寫作時就已經開始整理思緒了,有在思考總是好的,…而且寫作就是表達的一種,表達並非為了獲得認同,…」

盡是喜歡一些被世俗認定無用的東西
沒有產值的付出只是枉然
對我而言不是這樣
閱讀是精神支柱 寫作是能量釋放
輸入和輸出之間 身心找到了平衡
這些寧靜的時刻 慢下來的時刻
思緒會轉動得更快 腦中不斷反覆辯證
解構 置換 混合 重組
其間的脈絡即是養分 灌溉人格的價值建立 創作因子在血液流動 無論書寫與否 「治癒心情」「恢復能量」 即是文字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shadow
6 months ago
「你不一定要擅長你的興趣、你的興趣也不需要能賺錢、興趣的用處,就是能讓你開心一點的度過一天。這是我經歷了無數低潮後才體認到的事。能夠有自己的興趣,是讓在低谷徘徊的我,留在人間或遁入無邊憂鬱的巨大差別。
一個人完整的自我建構,一定是包含興趣的,興趣能讓人獲得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這個精神力量,能支撐你人生中會遇到的許多崩塌。因為並不是每次崩塌都能夠幸運的有人接住你,在更多黑暗的時候,就是你和你的意志力一起撐過去。」

如果哪一天我不再看影視作品 閱讀或寫作
就是我對人生失去希望的時刻

興趣是你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物
能夠放鬆身心 撫平情緒 匯集能量
更是仍活著的證明
shadow
6 months ago
「…這兩個興趣都能讓我進入另一個彷彿時間靜止的世界,能緩和我紊亂的思緒與焦躁。…
總之藝術能透過各種形式讓我還保有一點點自我……不管被耽擱多久,我擁有的興趣不會白白培養。……只有興趣,它會陪我一輩子,給我心理上的滿足並隨時排解我的孤寂感。」
「在任何關係中,成為一個『有事情做』的人是很重要的,若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完全寄託在他人身上,非常容易帶來壓力和窒息感。」

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
和他人共處仍能維持平衡
避免傾向一方招致兩敗俱傷

沒有任何事是徒勞無功
依然相信著這句話
純粹 無負擔的快樂更值得珍惜
shadow
6 months ago
「…擁有精神世界,也是幸運,我的興趣能被培養,也是因為有家境栽培,被送去學過畫畫、家裡有很多可以看的書。我意識到,生活對我下重手時,我之所以沒有被擊潰,並不是因為我機智或勇敢,其實就是靠幸運。」

雖並非環境培養 卻也因生活無虞
更能無束縛追求自己的嚮往
擁有生活的餘裕何其奢侈
知道一直以來倚靠的是他人
努力建構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撐起一把誰都奪不走的保護傘
shadow
6 months ago
「大家都知道努力很重要,但是有點閱歷的人就了解,通往成功的路途上,會迎來眾多的變因,不是只有努力就夠的。不要說成功了,就連過上穩定的小日子,『努力』甚至都不是關鍵性的決定因素,更多的是機運、是環境、是年輕時的選擇、是父母的健康、是產業興衰與世代變遷。」

有太多事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獨生子/女還是有手足
讀明星學區或社區學校
房子的舒適度以及離市區的遠近
就像化學反應 組成元素不同
能導出成千上百種結果
生活背景 優先順序 社會結構
每個選擇 每個承擔
個人的努力 加上大環境的影響
才是最後的結果
shadow
5 months ago
「能夠一起玩樂的就一起玩樂、能夠一起育兒的就一起育兒、能夠一起談心的就一起談心。局部的知己也是知己。對於相處後發現不合拍的,我向來也是果斷切割,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是這麼大,有的人一開口我就知道他此生理解不了我,篩選大於遷就。」
「好好擇友便能無懼的交出真心。直抒胸臆能讓喜歡你的人,也是你喜歡的。越不隱藏自己,越容易獲得快樂的社交狀態,對喜歡的人大聲稱讚、對討厭的人大步遠離,就可以心裡常常明媚清爽。」
「我當不了圓滑的人,但我可以當圓圓滑滑的球,從我討厭的人身邊滾走。況且,能認清人總是好事。體諒對方,前提是對方沒有傷害你,不讓別人難堪,前提是別人沒有做低級的事,高情商並不是壓抑自己,有些話該說就說,有些臉該翻就翻,不然情商再高也是養虎遺患,留一堆等著銃康你的人在身邊而已。」
shadow
5 months ago
過去對朋友定義稍嫌嚴苛
把時間留給真正認定的人
這幾年稍微開了一些門縫
看電影的朋友 逛街的朋友
吃飯的朋友 打麻將的朋友
聊通宵的朋友 陪伴的朋友
互動過程中的感受和檢視
可能帶來重新劃定和分配
以全新的視角看待
鬆動後的彈性 是自由
shadow
5 months ago
想要擁有選擇的權利
得先以真身示人
物以類聚是真的
釋出的能量會反射回自身
捨棄無謂的妥協
留住真實 活得自在
shadow
5 months ago
靜默不代表認同
大聲不等於有理
總有些人會得寸進尺
把無知掛在身上炫耀
踩在別人的傷口還沾沾自喜
決定不再輕易放過
對別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自我審查 是謹慎 是尊重
就事論事留給理智的人
無法溝通只想咎責
以牙還牙只是剛好
shadow
5 months ago
「…因為我人生中面對的許多艱難,都不是牙一咬就能一下子撐過去的,是那種逃不掉且不知道要耗在這裡多久的處境,讓我必須得想方設法的讓自己打起精神,彷彿是防衛機制般,我必須給自己一些精神上的嗎啡讓我撐得下去,…(幽默)」
「…把自己的痛苦展示給別人看,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對我來說『笑看一切』就是一種自我治療,在折磨你的事情裡,找出荒唐的點來小題大作,專注在它的荒謬,會減輕整件事的窒息感,跟朋友傾訴或抱怨時,也不會讓人感到那麼沈重。」
shadow
5 months ago
薛西弗斯將巨石推向山頂
日復一日 循環往復
是悲劇中的主角
自己身為故事裡的配角
被迫受困同地
看著一樣的苦難重複發生
無法介入改變的無力感不為外人所知
每次以為已經到了谷底
總是能再突破下限
「永無止境又徒勞無功」
練就了強大的心智力
shadow
5 months ago
那個時段的記憶已經模糊
用旁觀者的視角來描述「劇情」
是我的應對模式
「人生遠看是喜劇」
抽離感情 遠離情緒風暴的核心
經歷的當下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引起波瀾
理解這只是封閉
處理的能力和面對的勇氣尚未建立
能掌控的變因只有自己
選擇一個最自在的方式
試著活過無法逃避的每一天
shadow
5 months ago
「物競天擇,但人類擁有物外之人性,譬如說惻隱之心、譬如說為弱勢發聲、譬如說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良知、譬如與雞蛋站在一起面對石頭。人性的光輝,絕對不是讓弱勢群體自生自滅,而是讓這個社會可以互相扶持且多元到,大家都是適者,大家都能生存。」

有太多惡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當有人開口發出呼救
一定選擇站在同一陣線
這有風險 卻是必要之舉
不畏懼發聲 敢於為自己/他人挺身而出
建立友善 包容 尊重的環境
為了正義 也為了自己
守護善良與溫柔
不枉費這輩子生而為人
shadow
5 months ago
「可以莫忘初衷,但不一定要不改初衷,畢竟想要不變或是改變,有時候是連自己都沒有刻意決定,就自然而然、甚至是由不得你就發生的事。
若把『做自己』當成不改變的理由或是傷害人的免死金牌,那真的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以前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有莫名的堅持 不允許輕易推翻
後來才理解 改變不一定是壞事
不代表否定過去 是去蕪存菁
開放接受更多可能性
持續轉化成更好版本的自己
而非故步自封 死守不合時宜的觀念
誠實面對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
破除做自己之名行輕易卸責之實的最大假象
shadow
5 months ago
「以前我爸常常對我講的話就是:『能省則省』、『需要用這麼好嗎?』、『這都是錢』,長大後,被窮養的許多後遺症開始慢慢出現,即便經濟並不窘迫,也很難改變原生家庭的消費習慣。」

也不是完全沒有物慾
比起擁有 更在意值不值得
生命中很多事物其實非必要
金錢觀影響人生的各個面向
食衣住行育樂 總要有所取捨
身邊有太多前車之鑑
過猶不及都不是好事
shadow
5 months ago
家庭條件並非我們所能選
珍惜擁有的資源過上嚮往的生活
絕不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
慾望無論多/寡都應當被尊重
關鍵是在能力範圍內承擔
不畏懼的同時駕馭渴望
踏實的滿足感是最美好的收穫
shadow
5 months ago
「而人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寶貴的東西。」
「我自己是學文學和藝術的,我非常清楚,靈感是需要空白的時間等它出現的。若是將瑣事塞滿生活,庸庸碌碌趕集般的過著每一天,那將會耗損掉巨大的創作能量。」
shadow
5 months ago
觀察 發現 吸收
靈感需要時間發酵
當然有乍現的可能
是長期的積累和淬煉
才能孕育出成果
過程會持續消耗大量精力
生活中的人事物是一個個碎片
佔據的空間越大 留給自己的就越小
每天重複日與夜的迴圈
靈魂枯竭是隨之而來的結果
shadow
5 months ago
自己其實滿喜歡做機械化的事
大部分人會認為無聊 沒有意義 浪費生命
這種模式卻是我腦力激盪的最佳時刻
喜歡專注思考 習慣一心多用
看似矛盾卻相輔相成
外部的持續性動作可以對神經帶來刺激
純粹的向內探索會陷入盲區 看不清脈絡
你的地獄可能是別人的天堂
shadow
5 months ago
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散步 運動 音樂
讓你忘卻空間限制和時間流逝
能夠全然放鬆身心
就是你與靈感最能靠近彼此的方式
shadow
5 months ago
「我告訴自己,善待自己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且對人生的可能性的探索與體驗,只有得、沒有失。」

因為太在乎 活得太用力
抗壓性高卻無法排解
緊繃到極限後是毀滅
那些能讓你有彈性的事物
電影書籍 甜點飲料 衣服飾品
就隨心所欲的去做吧
shadow
5 months ago
「…世界上任兩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重疊契合,因為某一個程度上,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用來作證自己的經歷,當我們在說『這人觀念很正確』時,其實是在說『這人觀念跟我一樣』。…」

原本對這段話不是很認同
認為自己一向很能接受不同的觀點
但尊重不代表認同
工作規劃 結婚生子的必要性 面對人生的態度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有我的路要走
shadow
5 months ago
「大量的觀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敏銳,所有的思考和整理都能投入自身的生活成為養分和創作。…」

在路上聽到/看到 路人的一句話 一個動作
人物小傳 情節走向 幾秒內就會在腦中成形
留意周遭人事物 替素材增添細節
故事於焉而生
shadow
5 months ago
「對小孩來說,父母的樣子,就是他們最初對於長大後的想望,當我們在說這些『要吃苦』的話時,我們看看自己,是吃完苦的人上人了嗎?後樂了嗎?甘來了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為了家庭犧牲奉獻非常偉大,但比起一個偉大的媽媽,我更想當一個快樂的媽媽。
因為我想給孩子一個活著是快樂的盼望。」
shadow
5 months ago
疫情 出社會 媽媽洗腎 外公過世
這幾年太多動盪
深刻體會生命的不可預測和自身的渺小
腦中時不時有個聲音會輕輕地問
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shadow
5 months ago
絕望感來自每天朝夕相處的人
父母人生的重心和樂趣是工作
辛苦了大半輩子
一個不理解享受的概念 另一個無福體驗
他們真的苦過 我也由衷敬佩他們的成就
但生活不易 不懂得生活更是一場災難
這樣的前例讓人很難對未來抱有期待
shadow
5 months ago
想像40年後生活的樣貌
那時候的你快樂嗎 對人生感到滿足嗎
描繪一個你願意為之奮鬥的風景
讓自己有動力面對餘生的每一天
朝著夢想中的方向前進
shadow
4 months ago
「媽媽為你犧牲了這麼多,你不要辜負我的培養。」
「媽媽為了成就你們,失去了原本的一切,不然媽媽本來是一個如何如何的人、可以有如何如何的成就。」
「這些話在孩子的耳裡,就好像自己是那個讓媽媽不快樂的罪魁禍首、他的存在帶給家人痛苦與犧牲,這樣你要他怎麽快樂得起來呢?而且這樣的模式給了小孩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現在這麼辛苦的長大,長大後的結果,是變得跟爸媽一樣繼續辛苦的奉獻?這個辛苦有到頭的時候嗎?這個辛苦有意義嗎?」

做人可以自私一點
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
不甘願的犧牲奉獻
只看得見痛苦
留下的情緒債難以抹除
惡的循環看不見出口
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shadow
4 months ago
「有個朋友說,她不結婚也不生小孩,因為她不想成為跟她爸媽一樣的父母,也不想生到跟自己一樣的孩子。我聽了很心疼。」
「供給愛和供給食物,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是一樣重要的,這些都是身而為人的基本需求。而且父母的供給,對小孩來說是有時效性的,孩子們不會永遠需要父母的庇護與陪伴,所以有些東西,得抓住時間在小孩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們,在他們依賴我們時好好建立他們的安全感。」

堅持每週家庭聚餐
珍惜和年幼親戚的相處
錯過後記憶會留下空洞
在真正需要的時刻陪伴
健全人格才有機會建立
shadow
3 months ago
「怕麻煩、計算著回報、把生小孩當成投資的,就別生了吧,風險高成這樣何必呢?把錢拿去投資其他有穩定回報的不好嗎?有些小孩需要幫忙卻不去找父母,不是因為不敢,是因為知道八成會在興師問罪後被拒絕。」
shadow
3 months ago
「最後引用東野圭吾在《時生》裡的句子:『為什麼所有為人父母的,都只是考慮自己要不要這個孩子,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孩子願不願意讓我去做他的父母。沒有人想過,我當你的父母,沒有讓你失望吧。』」
「『教育』二字對我來說,『育』可能更重要一點,因為各項技能、知識、體群美並不是只有我能教孩子,甚至給專業的教更好,但只有我能養育他們,想要小孩有好的品格,也不是口頭言教即能達成,還是得用關愛、陪伴和身體力行示範給他看,讓他享受當孩子的同時,也對成為一個大人有所期待,這對我來說才是育兒的核心。」
shadow
3 months ago
「你是從垃圾桶撿來的」
「你是送子鳥帶來的禮物」
亞/歐家長在面對孩子最核心的差異
應該是認為一個是來討債的
一個是來報恩的
家教是一個人的基礎
言教與身教是土壤和水
孕育著幼小的種子發芽
茁壯與否取決於照顧著的灌溉是否足夠
shadow
2 months ago
「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價值是什麼?
這種大哉問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但我覺得所謂的幸福,指的是情緒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快樂。」
「…但我也知道就算我自始至終都當一攤爛泥,在他眼裡我仍然才華洋溢,無論我如何選擇,他都不會投給我一絲失望的眼神,是他不管怎樣都堅定的把我視為珍寶而讓我變得更好,才不是什麼激將法。」
shadow
2 months ago
現在對人生的質疑好像比過去少
也許是找到可以一直培養的興趣
沒有終點的成就感 讓人有動力持續
幸福太抽象 快樂又太難
現在追求的是平靜
安逸穩定的生活
就是最好的模樣

所有的一切好與壞
能夠無條件被承接
不被控制 貶低 打壓
善良會露出鋒芒
shadow
2 months ago
「天真一定會消逝,但我想讓它消逝的慢一點。對於小孩,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應該被保護。
在我的理想世界中,世界應該無條件的讓孩子們快樂。他們眼裡多點光,性格就能更敞亮,他們身後有依靠,就能少點徬徨。」
「殘忍的社會是誰造成的?是充滿愛的人造成的嗎?還是那些沒有被無條件包容過,所以不會愛的不友善人們?
現實的殘酷,我想讓小孩越晚領教到越好,沒有想幫他們先預習。我教孩子什麼是愛,社會遲早都會讓孩子知道現實是什麼,我教孩子現實,是指望社會去教他如何愛嗎?
在我的理想世界中,不需任何理由,孩子們就應該無條件的被保護。不應該用教導或是任何名義傷害他們。
有挫折再來面對也不遲,故意讓孩子有挫敗感,更多時候只是純粹的傷害而已。社會已然險惡,但險惡不該來自家庭。」
shadow
2 months ago
小時候認為「你感覺很成熟」是誇獎
現在聽到別人對小孩說這句話
會覺得很心疼 想知道他都經歷了些什麼
超齡和成熟有本質上的差異
一個是被迫面對不該承受
大部分與自己無關 無能為力改變的狀況

不只是孩子
願大人眼裡也能有光
點亮每個靈魂
讓世界環繞在明亮之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