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轉 #好預兆 #紀錄 #劇透注意
蓋曼回覆讀者好預兆常見問題集中串,自己會隨機挑選問題,慢慢搬運,都是機翻的內容

少部分是直接截取蓋曼在湯不熱上回覆讀者的提問(非來自集中串)Neil Gaiman Good Omens Tumblr FAQ
[下收]
latest #31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克羅里無法走在受祝福的地面上,否則會感受到相當大的痛苦,但他毫不猶豫地走進天堂(實際上是整個宇宙中最神聖的地方),拯救阿茲拉斐爾時甚至毫不畏縮。對此你有何想法?在撰寫這部劇集的劇本時,你是否有考慮到這一點?

蓋曼:
你為什麼認為天堂是神聖的?它只是一個辦公處。同一座辦公樓裡,惡魔們在地下室工作。這是中立區,這就是為什麼擁有地獄之火的惡魔也能出現的原因。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為什麼你們決定讓克勞利的頭髮是紅色的,而在原著小說中是深色的?是為了配合大衛田納特的火焰造型吗?

蓋曼:其實還是深色的,只是一種深紅色。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1:尼爾,克羅里的翅膀是黑色還是白色?在書中寫道「惡魔的翅膀與天使的翅膀相同」,但在許多插圖中,克羅里羽毛翅膀是黑色的。我考慮到這可能只是藝術上的自由,但我想確定一下。

Q2:在書中寫道:「與普遍的信仰相反,惡魔的翅膀與天使的翅膀相同,儘管它們通常打理得更好。」 書中並未提及羽毛的顏色,因此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對於羽毛的顏色持有激情的立場。
在電視劇中,阿茲拉斐爾的翅膀是白色且美麗的,而克羅里的翅膀則是灰色且有些破舊。

我一直把那句話理解成是惡魔的翅膀被打理得比天使的好,我是否理解錯誤?所以我一直想像阿茲拉斐爾是那位翅膀梳理不整的人,哈哈。
(啊,我迫不及待要看!再次感謝你,尼爾。)
立即下載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蓋曼:
不,你沒有誤解。在書中,惡魔的確比天使的翅膀打理得更好。

在電視劇中,我們將做一些在書中沒有展示的事情:我們會花時間在天使們的辦公室,還會造訪地獄。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視覺上的簡單方式來區別天使和地獄。

大約一個月後,當書出版後,泰瑞和我討論如何在《好預兆》的電影或電視改編中呈現天堂和地獄時,我們決定要將其設計為一棟摩天大樓,天堂位於頂部的美麗樓層,可以俯瞰整個世界,而地獄則位於潮濕的地下室,沒有人會想在那裡工作。(畢竟,他們輸了。)

所以當我們需要將這一切變成現實時,我就這樣處理了。因此,我們的天使們(除了阿茲拉斐爾)都穿著很時尚,而我們的惡魔們(除了克羅里)則相對破舊。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也許形容克羅里的翅膀為 "破舊" 是不公平的。它們只是沒有阿茲拉斐爾的翅膀那麼漂亮,可能是因為克羅里對翅膀比起對賓利或衣服之類的東西來說,較不感興趣。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在賓利還不存在之前,克羅里是否擁有賓利車,或者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交通方式?

蓋曼:
在賓利還不存在之前,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大多數與馬有關,通常是大而黑色的,脾氣暴躁的。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你好,有許多粉絲理論認為克羅里是大天使拉斐爾。你對這個理論有什麼看法?

蓋曼:
我覺得這絕對是一個粉絲理論。

來源

Q:嗨,尼爾,阿茲拉斐爾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蓋曼:我想是人類。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我和我媽媽有兩種不同的選擇。這讓我們家庭分崩離析。所以我們需要你來解決這個問題,克羅里和阿茲拉斐爾誰更好?

蓋曼:
讓我們簡化這個問題。假設克羅里代表水和光,而阿茲拉斐爾代表空氣和重力。現在你只需要決定在地球上哪個是你生存所需的,這樣你就能輕鬆得出誰更好,是阿茲拉斐爾還是克羅里。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克羅里和阿茲拉斐爾散發出什麼氣味?

蓋曼:在我的腦海中,阿茲拉斐爾和克羅里的氣味就像黑鳳凰煉金實驗室中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香氛一樣。這可能是因為當BPAL的伊麗莎白正在調配這些香氛時,她給了我數十種香氛供我選擇,我會挑選那些在我腦海中最貼近我對角色想像的香氛...

(而且我不認為克羅里有什麼難聞的氣味,盡管我懷疑在他所使用的香氛下,可能隱含著一絲蛇的氣味。)

來源
Aziraphale Perfume Oil – Black Phoenix Alchemy Lab
飄逸的麝香、金色的木質氣息和塵土飛揚的《聖經》協奏曲

Crowley Perfume Oil – Black Phoenix Alchemy Lab
地獄麝香、紅廣藿香、丁香古龍水、桃花心木、檸檬皮、橡苔、皮革和香草皮。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44cSEF9fdsKRw5O0wKKEPX.jpg
喜歡這段同好對S2的理解😭蓋曼還按讚

對於阿茲來說,「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代表著「我願意放棄書店,只要能安全地和你在一起」;而對於克羅里來說,這句話意味著「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不是書店,不是地球,也不是我們」。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https://64.media.tumblr.com/d4887fbe8392db8ecb8fdd460fa83b38/fbae1604a4361d04-ec/s1280x1920/d08f548c2ead9a97c74bd145eb3f41f5b3f75bd8.jpg
Q:這個海報上的翅膀是不是形成了一顆心?

蓋曼:是的。

來源
來源

https://images.plurk.com/4EQAu43BkoQxE1KfBkgkOU.jpg
Q:嗨,尼爾,新海報中阿茲拉斐爾手中拿的書是《雙城記》嗎?我一直在試著找出最後一個字。喜歡你的作品,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蓋曼:
是的,沒錯。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雙城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雙城記開場白: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充滿智慧的時代也是最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或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面前即使有一切或者面對一無所有,我們都邁向天堂都直奔另一條路——在簡而言之,那個時期與現在的時期相去甚遠,以至於它的一些最喧鬧的權威堅持認為它被接受,無論好壞只在最高的比較之中。


請注意這段開場白處處展現的對立面,書中內容也是這樣的,覺得蓋曼老師將這本書放在宣傳海報上極富深意。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Q:我不確定之前是否有人問過你這個問題,但為什麼你選擇了 巴迪·霍利(Buddy Holly)的《Everyday》這首歌?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蓋曼:
在1991年,泰瑞·普萊契(Terry Pratchett)和我在洛杉磯的馬蒙特城堡酒店住宿,為主權影業的《好預兆》電影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綱。在某個時刻,泰瑞和我開始談論歌曲,我說找一首恰好適合世界末日的歌曲會很好,而泰瑞建議了 巴迪·霍利的《Everyday》。他指出,這首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首歡快的愛情歌曲,但另一方面它似乎在描述即將到來的不可阻擋且黑暗的事物:

每一天,它都越來越接近...

因此,當我寫第一季劇本時,我把《Everyday》穿插其中。但後來大衛·阿諾(David Arnold)寫了更好的《好預兆》主題曲。所以我們最終沒有使用《Everyday》。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嗨,尼爾,我剛剛看完第二季,除了情節帶來的情感摧毀(謝謝你,我恨你,我愛你),我想說的是整個劇集中普萊契風格的情感讓我動容。顯然,彩蛋是一大樂事(CMOT Dibbler、六英寸高的憤怒蘇格蘭人、裁縫幽默等,我確定在重複觀看中還會發現更多)。

但街頭商販的聚會感覺就像是直接來自《碟形世界》(Discworld)。泰瑞非常擅長從平凡、愚蠢的普通人中發現美麗的幽默。當然,世界末日可能會發生。但人們也對聖誕燈飾有話要說。當然有的。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我從八歲開始閱讀《碟形世界》系列,供應豐富(我們的圖書館只要你有禮貌地要求,可以訂購書籍,借書的數量沒有限制),我迅速上了癮。我讀過所有的書,回顧起來讀得太快了。然後,有一天再也沒有新書可讀了。今天,看《好預兆》第二季,幾乎感覺像重溫了一個新的篇章。我想感謝你。因為特瑞的靈魂在第二季中如此明顯,很難想象這不是你們一起吃壽司時想出來的。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蓋曼:
謝謝你! 這讓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
*CMOT Dibbler
在碟型世界(Discworld)中,Cut-Me-Own-Throat Dibbler(簡稱CMOT Dibbler)是一個非常特別且標誌性的角色。他是一位雜貨商販,常常出現在城市的街頭和集市上,向遊客和居民推銷他自己製作的各種不同食品。

CMOT Dibbler通常出售低廉、劣質且滿足不了衛生標準的食物,例如燒肉卷、肉醬派和熱狗。他的貨品總是以極具誘惑力的促銷詞語和廣告來吸引客人。然而,他經常忽略食品的品質和健康問題,為了賺取更多金錢而不擇手段。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CMOT Dibbler這個名字實際上是一種俚語,意思是「切下自己的喉嚨」,意指他的生意很糟糕或品質很差。即使他的食品有時不那麼受人喜愛,但他總是充滿信心地繼續推銷自己的產品。

在碟型世界的故事中,CMOT Dibbler成為了一個標誌性的角色,代表著商業的黑暗面和企圖心勃勃的商人。他的出現經常為故事增添輕鬆幽默的氛圍,並對碟型世界的獨特風格做出了重要貢獻。
------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
嗨,尼爾(我可以叫你尼爾嗎?),我真的很喜歡第二集中關於約伯記的迷你劇集。你有特別選擇改編這個特定的聖經故事的原因嗎?還有其他你未來可能想呈現的聖經故事嗎?感謝這一季,太棒了!

蓋曼:
那是約翰·芬納摩的故事(另一位好預兆編劇)。但約伯記的故事對整個《好預兆》故事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包括阿茲拉斐爾其中的一部分。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Q:我只想說,在看《好預兆》第二季的整個過程中,我完全著迷了。它無可挑剔。結局令人愉悅地令人心碎。我可以永遠談論它,但我真正想說的是非常感謝你,以及參與製作的所有人,為創造出如此美妙、真摯且令人心碎的作品。作為一名多年來一直遭遇寫作困境的作家,我感到比很多年前更受啟發。

蓋曼:
我真的很高興!

來源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Q:(有點劇透?)在你寫別西卜與加百列的故事時,你是否受到他們的同人小說的啟發?/普遍贊同

(好吧... 至少有人高興了..)

蓋曼:
不,我不閱讀同人小說。
有關詳細資訊,請參閱部落格頂部的置頂常見問題帖子。

來源
------
抱歉自己英語程度太糟,不太明白上方提問者提到/gen pos的意思,稍微研究一下可能有點像是中文圈的括號後面銜接詞彙?而他使用了斜線這樣,也歡迎知道的朋友留言給我💦

而單純看"gen pos" 下方是自己查到的內容

是英文 "general positive" 的縮寫,意思是通用肯定或一般性的正面回應。這是一個用來表示支持或肯定的簡短語句。在上文中,它用來表示對某人的快樂或高興的肯定回應。
------
W.M.|歐美G02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有碟形世界就有我,請叫我discworldGPT
CMOT Dibbler(割我喉迪布勒)這位先生風格獨具,大多數時候會出現在安卡.摩波(碟形世界的一個主要城市)的街頭,特別是所有具有安卡摩波傳統風格的活動時(也就是無所是事、晃來晃去看看之後會發生什麼。雖說如此,他似乎也偶爾在其他地方出沒)。台灣有出版的碟形世界小說中,可以在《碟形世界特警隊》裡經常看到他的身影,販售可疑的香腸捲或是長出綠毛的燉肉,即使如此,他是個好人(原則上來說)。
W.M.|歐美G02
10 months ago
六英寸高的憤怒蘇格蘭人令人聯想到的是碟形世界中的一個種族:Nac Mac Feegle,台版應該是譯成妖精,簡中版音譯成菲戈人。他們是精靈族的一個分支,從小說中有提到的推測,或許是因為先祖冒犯了精靈於是從精靈國境被流放。他們身高約六英寸,長著亂膨膨的紅毛,全身爬滿藍色刺青和各種彩繪,慣常穿著蘇格蘭短褶裙和皮革腰帶,總是很憤怒而且在寫到他們時常帶有蘇格蘭口音。主要出現在實習女巫這個子系列裡,是主角Tiffany的朋友。
W.M.|歐美G02
10 months ago
裁縫(Seamstress,於是中文版翻成縫紉女,成員皆是信奉愛情有價的專業女性),這個職業可以在特警隊裡看見,專精的工作內容是為紳士們在思念妻子的溫柔體貼時提供有價服務,大致上是如此XD 額外附加的屬性,據威默威的說法,是有腦子的人在強盜和縫紉女之間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強盜,那至少還有一點勝算。一樣是可以在特警隊這個子系列裡看見她們的身影。
W.M.|歐美G02
10 months ago
就,浮出來講碟形世界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Edit 10 months ago
Wi1dmoon: 感謝WM支援,自己還沒看完碟型世界可能有解釋不周全的地方 (上面相關資訊也是網上的資料
😇👿 九阿春
10 months ago
希望大家有時間一定要翻翻普萊契老師的碟型世界,超級有趣的故事
W.M.|歐美G02
10 months ago
我就是個discworldGPT
雖然台灣只出了特警隊(和一點點蒂芬妮跟一本莫里斯),而且以上全部絕版,但如果有機會真的推薦找來看看。(簡中有出,雖然再繼續出的機會很低)
再然後如果喜歡小說版(和影集第一季)的克羅里的人,我想高機率也會喜歡死神這個子系列中的死神。(這個死神的形象也和影集第一季的死神形象一致,他出現在公園草地上那時更是特別特別神似)真的是有機會推薦一看QQ
Q:嗨,蓋曼先生!在我不斷地向您的收件匣堆積郵件,讓它的數量超越我獸醫學校的貸款金額,我再次向您道歉。

我注意到有好幾個場景,阿茲拉斐爾以我們都非常渴望的方式,深情地凝視著克羅里。但我對這種凝視背後的意圖感到好奇,超越了角色的背景。我記得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在第二季中,當討論「smite」的過去式時,阿茲拉斐爾帶著笑容說道:"Smitten"。當然,這確實是「smite」的正確過去式,但同時也有雙重意義。我確信阿茲拉斐爾在說這話時有意識到其中的雙關含義(特別是當他看著克羅里的時候)。這種深情的凝視是否在這場景以及其他場景中的出現,是為了在A&C的關係發展中刻意安排的,可能是劇本的要求,也可能是麥可辛先生的設計,還是僅僅是麥可辛看著大衛田納特時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種現象呢?

對於您所做的一切,我感激不盡。
😇👿 九阿春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蓋曼:
這是阿茲拉斐爾在看著克羅里。

來源
------
smite
是一個英文動詞,意思是「打擊」、「打擊摧毀」、「重擊」或「攻擊」。在宗教或神話背景中,它有時也指的是神明對人類的懲罰或擊打行為。根據上下文,它可能具有不同的涵義。在你提供的對話中,"smite" 被用作一個動詞,用來描述一個過去的動作。

覺得這提問很可愛所以放上來(blus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