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1983年,兩名戀童癖成員在PIE
(戀童癖訊息交流會 Pedophile Information Exchange) 解釋了我們今天在兒童教育中看到的 "一字一句(word for word) "的內容、他們在1983年建議的一切,現在已成為學校的普遍做法.....它、被稱為 LGBTQI+教育課程。」Jonny Bell 🧐💨🏴󠁧󠁢󠁳󠁣󠁴󠁿 on Twitter-
影片連結備存,相關討論續下收: #戀童癖 #酷兒理論 #跨運 #愛就是愛 #transactivism
latest #34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Read some Piaget please!
「我可以寫一篇關於這個的文章...

我的第一個看法是,這些男人認為自己是將孩子從“壓抑(repressive)”的養育中“解放(liberating)”出來。 (是的,對)。

在這種“解放”的願望中,他們與跨運主義者有著共同的根源,而跨運主義者也試圖將孩子與父母分開。」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PIE 和跨運主義者都談論將兒童從壓抑家庭的“恐怖(horrors)”中解放出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控制孩子。

對於 PIE 來說,這是為了性(sex)。 對於跨運主義者來說,這樣可以展示孩子來證明“社會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的存在。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兩個團體都否認兒童的權利和代理權(rights and agency)。
兩者都認為孩子有能力同意有害和虐待的事情。
兩人都認為保護兒童是一種壓迫性的活動,應該被破壞和擱置。
立即下載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我並不是說所有的跨運活動家(transactivists)都是戀童癖者。

然而,我確信所有戀童癖者都會支持跨運(transactivism),
因為它試圖破壞兒童保護和父母保護其子女的權利。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然後還有另一個關於權力的線索,
這些人試圖假裝的兒童和成人之間的權力不平衡並不存在……」Read some Piaget please! on Twitter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拉線。
/// 和我 之前的感想類似,蘇格大也有 分析過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Right Side of History™️
「1983年,戀童癖信息交流組織提議“讓孩子在更小的時候接受更全面的性教育”。

40年後,隸屬於聯合國的國際法學家委員會發表了一份報告,聲稱“涉及低於國內規定最低同意性行為年齡的人的性行為即使在法律上沒有規定,實際上也可能是雙方同意的。”國際法院認為,“刑法應反映 18 歲以下人士就參與雙方同意的性行為做出決定的權利和能力,以及他們在與其相關的事務中表達意見的權利。”

該報告是與國際法院、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舉行會議的結果。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自命不凡的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成員都是報告中列出的“贊同者和支持者”。」Right Side of History™️ on Twitter-
同樣的影片另一串。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Right Side of History™️應該是在講這個:@BlackBottle - 「所多瑪和蛾摩拉! | Washington Examiner」 -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2/ 聯合國也是“全面性教育”的堅定支持者。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
光看網頁簡介是看不太出來有什麼問題: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好的…看到了些不妙的字:Based on gender equality (基於"社會性別"平等)…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is a rights-based and gender-transformative approach, whether in school or outside of school. (全面的性教育是一種基於權利和性別轉變的方法,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It is most effective when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is taught over several years by integrating age-appropriate information that accounts for the developing capacities of young people.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 rights-based and gender-transformative …性別轉變?全部孩子都可跨性別的意思?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Studies of abstinence-only programmes are either inconclusive or show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to be ineffective at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
(對純禁慾方案的研究要不沒有結論,要不顯示純禁慾教育對改善健康結果沒有效果。)
Delivering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requires training and support.

/// 雖然不知道"全面性教育"的實際內容是什麼,但可以確定他沒有"任何打算"想要教導閼於"禁欲/節制發生性行為"?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順便說一下,這個是到2030年的聯合國議程 :改變世界的17項目標可持续发展议程 - 可持续发展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社會各界在三個層面上開展行動十年:在全球層面,採取全球行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更強的領導力、更多資源和更明智的解決方案;在地方層面,政府、城市和地方當局的政策、預算、制度和監管框架應進行必要的轉型;在個人層面,青年、民間社會、媒體、私營部門、聯盟、學術界和其他利益攸關方應發起一場不可阻擋的運動,推動必要的變革。
-
在「性別平等」的那項,英文是 gender equality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另個回覆資料串:
Suze x u
「mumsnet 上關於蘇格蘭 PIE 及其與 LGBTYS 的鏈接的好帖子:Scotland PIE and LGB research thread | Mumsnet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承上機翻:『女權主義: 性與性別討論 / 蘇格蘭PIE和LGB研究主題』
EndlessTea - 21/02/2023 14:36

我想研究一下PIE最終是如何被揭露為一個虐待兒童的遊說團體的,以及它是如何從具有影響力並得到自由黨等團體甚至哈里特-哈曼等女權主義者的廣泛支持,到被謾罵、駁斥,"paedo "一詞成為虐待兒童者的同義詞的。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我從維基百科WIKI,當我馬上發現 "PIE是作為蘇格蘭少數群體中的一個特殊利益集團成立的","1969年,它是該國第一個LGBT權利組織。"WIKI,而且這兩個組織都是由伊恩-鄧恩(Ian Dunn)創立的。這表明,在蘇格蘭,歷史上同性戀權利活動和虐待兒童者的遊說活動一直非常密切地糾纏在一起。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之所以有這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是因為在閱讀《跨世紀英國(Trans Britain)》時,我不安地發現,詹姆斯-莫頓(James Morton )加入了一個活動家團體,他們遊說對1996年《性犯罪者法案》(圍繞同意年齡)進行修正,並自稱為LGB平等網絡(The LGB Equality Network)。這個團體以犧牲保障為代價,大力推動T的發展。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此外,蘇格蘭LGBT青年(苏格兰LGBT青年协会WIKI1989年11月由愛丁堡LGBT社區成員成立的石牆青年項目)有這樣一種兒童文化[節選與隱約押韻的詞]的事實。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另一連結 ,當我們問自己 "詹姆斯-莫頓是否只是在為性犯罪者服務?"時,我強烈地感覺到這些聯繫並不那麼脆弱。』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承上一樓裡的【另一連結】機翻:『標題:(附帶內容警告) - Reduxx獨家:兩名倖存者聲稱他們被蘇格蘭LGBT青年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 "誘導 "並受到性剝削』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摘:「兩名曾在未成年時獲得蘇格蘭LGBT青年組織服務的男子站出來,向Reduxx講述了他們所描述的與該慈善組織的噩夢般的交往--他們聲稱其中涉及兒童誘騙和性剝削。 Sam Cowie和Daniel Nechtan是兩名虐待行為的倖存者,他們要求對該組織進行調查,並詢問為什麼在首席執行官因強姦嬰兒而入獄後沒有開展調查。」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拉線。原串其他人的回覆:

Motherconcerned 「我猜這就是酷兒理論。這絕對令人震驚。我在 13 歲的時候接受了性教育,當我剛滿 16 歲的時候,我就被我 40 歲的雇主性侵犯了。我的性教育並沒有讓我做好任何準備。我受到了創傷。」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 好的我又得放這一串:酷兒理論的介紹影片串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戀童癖者如何滲透左翼並劫持民權鬥爭 其他人的回覆,文章備存: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thepalmerworm
「“酷兒未來與童年純真”
《性誘導學校 2》:未來酷兒與對孩子的性虐待
在現代教育理論(正統)中,目標始終是促進和慶祝戀童癖,儘管它已被重新命名為包容性的、公平的教育“挑戰(challenges)”,“挑戰”接受的“界限(boundaries)”。」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Edit 11 months ago
YOUTUBE版-介紹文如下:

「1975年,謝菲爾德(Sheffield)的某次同性戀權利會議支持了一項贊成戀童癖的動議。衛報》對此進行了報導,寫道:"戀童癖者贏得了在同性戀自由協會中的角色之爭(Child-lovers win fight for role in Gay Lib)"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工黨副領導人哈里特-哈曼(Harriet Harman)970年代曾在全國公民自由委員會工作,戀童癖信息交流中心(PIE)隸屬於該委員會。

其目的是將與兒童的性行為正常化,作為兒童的性解放。它為 "兒童性行為(hildren's sexuality)"開展運動,收到了學生會的邀請,贏得了媒體的同情,並找到了願意推動其信息的學者。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至少有兩次,同性戀平等運動會議通過了有利於PIE的議案。 PIE認為,不應該有同意的年齡。

哈曼提出了《2010年平等法》。而戀童癖者認為,"愛就是愛"的想法,在邏輯上導致了對所有性取向的保護。
(And the idea that 'love is love', paedophiles argue, leads logically to the protection of all sexual orientations.)

沒有一個酷兒理論家反對過他們的觀點。」
BlackBottle
11 months ago
/// 又看到了熟悉的句子: 愛就是愛
back to top